教资还有含金量吗(教资热背后教师职业越来越有魅力)

2021年10月30日,南京,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开考,考生等候入场图/IC photo,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教资还有含金量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资还有含金量吗(教资热背后教师职业越来越有魅力)

教资还有含金量吗

2021年10月30日,南京,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开考,考生等候入场。图/IC photo

3月1日,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开通查询通道。与此同时,“教资认定”“教资面试成绩”等多个相关话题迅速占领热搜榜。

教师这个职业现在有多吃香,从两组数据中可见一斑。首先是“教资”报名人数: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260万人,2017年达410万人,2019年则攀升至近900万人。其次是认定人数:“十三五”期间,全国年平均认定教师资格人数在160万以上,较“十二五”期间增长约37%。随着教师职业的走俏,“拿两证”(取得学位证和教师资格证)成了不少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标配。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青睐当老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薪资待遇不断提高。确实,提高教师待遇是近年来的高频词,教育部去年底公布的《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的确,一份体面的职业,离不开一份体面的收入,这既是对教师劳动价值的体现,也是尊师重教的应有之义。

不过,吸引年轻人的绝不只是薪资待遇。作为一种职业,老师的寒暑假令人艳羡不已,对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年轻人来说,超长假期提供了无限可能。撇开物质打量,还有些年轻人看重精神需求。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支教,他们一方面致力于为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迷恋自然风光,享受与孩子相处时简单纯粹的快乐。

近年来,名校硕博士毕业生竞争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新闻多次引起热议。无论对此持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必须承认,这是年轻人在择业观上的一种表达:有人看重薪资待遇有保障,有人喜欢时间充裕的寒暑假,还有人只是留恋简单纯粹的校园生活,以及那些笑容灿烂的孩子们……年轻人纷纷对老师这个职业表示向往,这本身就足以说明这份职业具有超出物质层面的特殊意义。

小学教师带着学生们在操场散步。资料图。图/IC photo

获得“教资”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当老师,但想当老师一定要获得“教资”。虽然“教资”认定数量逐年递增,但相比起在校学生总数来说,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数量仍存在很大缺口,老师这个职业散发着强大的吸引力。实际上,在关注“教资热”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略一个问题:获得“教资”,就一定要当老师吗?

“教资”不仅是一种从业资格,同时也是一种技能认定。无论是普通话能力、还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教资”的用武之地显然并不限于三尺讲台。就家庭教育而言,多数家人不缺热情缺技能,如果家长具备“教资”,家庭教育难题可能就会得到较大缓解;而从社会交往维度来看,身处终身学习的时代,掌握沟通能力与掌握学习能力同等重要,多一些有能力和热情答疑释惑的人,更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

正因为如此,“教资热”不仅体现着一种择业观,同时也预示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掌握教育技能、探索教育规律。这种变化,令人欣慰。毕竟,家庭教育是每个人都无法绕开的课题。希望未来更多年轻人将“教资”作为一种能力培养,而不限于作为求职的“敲门砖”。

特约评论员 | 赵志疆(媒体人)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王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