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历史有多久(一文看懂客家人从哪来)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一文看懂,客家人从哪来?
NO.1306-客家人从哪来
作者:那日苏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不同于游牧民族,农耕文明更重视家园和土地。中国人历来就有着“安土重迁”的传统,搬家从来都是一件大事。
但是在中国却有着这样一群人,在过去一千七百多年里,从未停下迁移的脚步,逐步翻越群山,从中原出发,南下去开辟新的天地,甚至在万里之外都有他们的足迹。
这群人就是中国客家人。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和大多数地域的汉族人一样,客家人的先祖来自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洛地区。黄河中下游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中国最早的农业经济中心。但正因为它的繁华富庶,使它难以避免兵戈之祸。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世家大族、书香门第纷纷逃往江淮一带的南方地区以避祸患,史称“衣冠南渡”。这次人口的大迁徙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农业科技,让原本贫瘠而未开化的南方地区得到了充分地开发,南方的文教事业也开始兴起,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重心的第一次南移。
从三国归晋到西晋灭亡
其实只有短短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就从西域辽东,一路退到了淮河流域
无数中原百姓纷纷南渡▼
南齐书州郡志云:“南兖州,镇广陵。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元帝大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民上有司,为给客制度”。
而到了晋元帝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客”这个字来称呼从北方迁至南方的移民。这个字很微妙,一方面客是对拜访者的敬称;另一方面,客人始终做不了主,这一方山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归属感,当战乱再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毫无留恋地离开,再次寻找新的家园。
从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
北方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战乱,还代表着新的秩序
而南方从东晋到宋齐梁陈
贯穿其中的则是土、客大族之间无尽的争斗▼
唐末,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据《通典》记载,在安史之乱前夕,唐朝人口达到了农业社会空前的五千三百万,此后进入了二百余年的战争和混乱,到了宋初统治者再有余力去进行人口统计时,抛去幽云,只剩一千六百多万,人口锐减70%。
虽然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又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内部早已陷入事实上的分裂
伴随的内战也并无止息,社会与经济大大倒退▼
这段时间内由于藩镇混战,受到战乱波及的就不只是传统的中原地区了,江淮的客民也不得不继续南迁到多山的闽赣,更加远离大规模战争。
宋代制作政府簿籍,使用了“客户”的专称,而客家一词,则为民间的通称。由此“客家”这一颠沛流离却始终自强不息的汉族民系,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此后又经历了宋元之际、明清之际战乱影响,流民又一次充实了客家队伍,但客家人的主体确实是在宋代以前固定的。现今客家人的方言较多的保留了北宋官话的语音语调就是证明。
由于北宋的灭亡,淮河流域实际上失守
黄河向淮河移民,也就完全转变为北方向长江移民
而长江流域同样是战争前线,恐怕只有岭南是安全的▼
然而客家人在逐步向南方迁徙的时候,也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影响,尤其是居住在东南丘陵的畲族。两支民众由对抗而融合,吸收了彼此文化和方言的特点,以至于在近代产生了“畲客本一家”的说法,也给新中国民族识别时鉴别畲族还是客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今天的客家人口主要聚居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南部、和广东省东北部。这里地域本来就狭小,更有分隔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五岭存在,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就是形容客家人居住的湘粤闽赣边地区。
客家人与畲族主要分布区域▼
但是和客家先民一样,客家人始终有着拼搏闯荡的精神,乱世进山避祸,太平时期也不畏惧走出大山。因此客家人也广泛分布在中国十七个省,一百八十多个县市。也因此,清中期的“湖广填四川”也少不了客家人的身影,形成了四川版图上的“客家方言岛”。
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
山区环境是客家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他们来说,武夷山脉、五岭、罗霄山脉、玳瑁山脉、彩眉山脉、博平岭山脉、松毛岭山脉、五岭余脉、项山山脉、阴那山脉、凤凰山脉等南方名山早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从长江流域到岭南和闽南
这个过程就翻了无数座山
每过一道坎,就有一些人留下定居
这漫长的过程,就形成了客家人的分布范围▼
高峻延绵的山脉和低矮起伏的丘陵地带交结,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盆地。这些盆地和缓坡上的梯田就是客家人主要的耕地来源。在这样物产匮乏、交通不便、耕地紧张的环境下,也孕育出了客家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不管平地还是丘陵,走到哪种到哪
(图片来自:ic / 图虫创意)▼
首先是独特的居住方式。面对山贼土民、山野猛兽的袭扰,客家人建造出了堡垒一般的客家土楼。土楼是由夯土筑成的圆形堡垒,以防御功能为首位,接近地面的一层二层不设窗户,以防止敌人和盗贼的进入。
漳州南靖-客家土楼
(图片来自:冬靑木 / 图虫创意)▼
夯土围墙极厚,能抵御刀枪和火攻,甚至在近代还能抵挡洋枪土炮。唯一的薄弱点大门,也被包上了铁皮,门上放置可用来灭火的水柜。
外土堡,用来防御
(图片来自:Z小学 / 图虫创意)▼
土楼的内部结构,则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另一特点——表现强烈的宗族纽带关系。从空中鸟瞰客家土楼,是一个同心圆的结构,最中间是宗族祠堂,向外依次是祖屋、围廊,最外层是房屋。
内民居,族人生活的地方
(图片来自:Marco781 / 图虫创意)▼
客家土楼的建筑理念就是,同一祖先的子孙们团结向心,外御其辱。这既是对中原文化里尊卑有序的继承,也是一千七百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涯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生存总是第一位的,而最值得信赖的就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
团团圆圆,整整齐齐
(图片来自:我是維辰 / 图虫创意)▼
这种文化熏陶下产生的排外心理,以及随着人口增加而持续恶化的人地矛盾,造成了清末的土客械斗。
名为械斗,实为小型战争。土客冲突持续了十余年,伤亡数目没有明确记载,一说近百万,最终以清当局调停,收缴双方兵器,另外安置客民与粤西南沿海地区为结果。
经历了流血漂橹的惨痛教训后,客家人和粤人也终于走向长久的和平,在岭南地区和谐相处。今天广东的客家人也多习得粤语,与广府人少有分别。
本质上就是农业时代的民间要塞
有些还是建国后建的
可见这一自卫的传统习惯延续之久
(图片来自:dreamstime / 图虫创意)▼
梦里不知身是客
近代以来,客家人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散。
太平天国乱世以后,出于躲避战乱、和获取财富的目的,客家人既有主动下南洋淘金的,也有被动以“卖猪仔”、“契约劳工”等形式被贩卖至东南亚、南亚甚至北美,命运多舛,令人叹息。但是客家人始终以勤劳节俭、刻苦自强的品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寻找生机。
近代又碰到动乱时局
但这也不是第一次启程了
(太平天国是一个擅长运动的军政集团,并非同一时期占据这么大范围)▼
1930年,中山大学古直教授发表了一篇可称之为客家研究开山之作的《客家对》。在这篇文章中,他对客家人的性格就作了很精辟的论述:“今以播迁之旅,迫处五岭间,犹不屈已从人,维冀式彀似我。屈强介立,自画鸿沟,永永年年,长皆客名。”
就像客家乐队九连真人在《莫欺少年穷》的歌词一样,“求神冇用,民古兼炯,捱阿民,定会出人头地,日进斗金!”。
屈强介立,不信神、不信命,只信自己的双手,客家人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大山里的哲学相结合,造就了自己的传说。
另一方面,客家人崇尚和重视文化教育的风气也是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山区条件艰苦,但客家人绝不放弃读书。与广府人、潮汕人重商的习俗不同,客家方言里有“不读诗书,有目无珠”的谚语。为了保障后代子孙有书念,宗族长辈常把办私塾当成一件大事,规定祖偿田中拨出一笔稻谷支付私塾先生的教书薪金,哪个宗族发现有读书冒尖的子弟,全族人还会自动出钱送他上学。
建筑功能上可能是防御要塞
然而其社会学实质是一个自治自理的小型社区
并以集中力量的组织能力弥补规模的不足
(图片来自:强七少 / 图虫创意)▼
由于重视教育、读书成风,客家人在历史上涌现了不少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物。从清末至1985年,仅梅县一个县,出国留学获博十学位有73 人.出任国内外教授者155人、副教授者141人,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留洋经历最扎实的群体。
建国后他们仍然在延续这个传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广东有21人,梅州地区就有10人。而到了目前,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梅州籍的更有20多位。
经济虽然落后,学习却能改变命运,客家涌现出如此众多的精英人物,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同样都是移民,晋陕人走西口,把他们的方言和文化带到了内蒙古西部,融入了广袤的荒原中,变成了“内蒙人”;冀鲁人闯关东,在关外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在白山黑水间建立新的家园,自称为“东北人”.
只有客家人,他们征服群山、远渡大海去寻找容身之所,却始终称自己是客。
因为他们记得,自己虽然漂泊,却有着自己的根。现在脚下的土地终究只是借住,中原故土才是无论如何都要依依北望的家。
参考文献:
《血脉传承寻根之旅——从“湖广填四川”看客家人的迁徙》,江雪
《关于客家人的定义、源流与分布》,黄火兴
《浅析地理环境对客家民系文化性格的影响》,钱伟
《客家历史源流研究述评与展望》,钟俊昆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大光圈595 / 图虫创意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