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3)

文图 | 老理行

德雷克海峡,是从乌斯怀亚港口出发,驶向南极的唯一通道。一旦穿过它,南极大陆就呈现在眼前。

然而,要在两天时间里,平稳顺利地穿越这个以发现者---16世纪英国的一名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的名字命名的海峡,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4)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5)

看看这幅驶向南极的航行“路线图”,就会对我们此次“穿越”行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海钻号游轮从火地岛的乌斯怀亚出发,经过长约300公里、宽95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的德雷克海峡,然后才可能抵达目的地---南极半岛。像这样的穿越,谈何容易啊!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6)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7)

这倒不是因为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和最深的海峡,而是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在这里交汇,加之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因此,海峡中有着家常便饭般的狂风巨浪,有时浪高可达10至20米。风暴成为德雷克海峡的常客和主宰,同时,还不时会伴有冰山漂浮物的骚扰,以致在历史上,曾有无数挑战它的船只在此葬身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自然也就有了“杀人的西风带”、“魔鬼海峡”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别称。

难怪发现它的德雷克船长最终也放弃了航经该海峡,只是通过麦哲伦海峡到达火地岛。这绝不是这个海盗出身的船长不够勇敢,而是他不愿冒这个风险。这在当时的航海技术和条件下,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当然,时至今日,以海钻号这种现代化的游轮穿越德雷克海峡,船上的人们已无生命之忧。但在飓风狂浪的作用下,剧烈晃动的船只会让人的五脏六腑“翻江倒海”,随之而来的便是“晕船呕吐”、“不思茶饭”。这将是十分难熬的两天。

对此,我们提前做好了精神准备和应对措施。

所谓精神准备,就是树立“坚持就能胜利”的信念,不放弃,不退缩,不服软,与狂风巨浪死磕到底。

所谓应对措施,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必逞强充能,晕船药还是要吃的。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8)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9)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0)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或许是我们大家的“人品好”,上天眷顾,或许是吃了晕船药,迷迷糊糊,对风浪的反应大大减弱,不知不觉,海钻号在德雷克海峡已经行驶了30多个小时,从当地时间15日下午起航到16日晚上,德雷克海峡始终是风和日丽,风平浪静,“和善友好”,一派祥和,没有以我们预想中的那副“凶神恶煞”般的狰狞面目出现。也就是说,我们没有遭遇到令人恐惧的“西风带”。真是谢天谢地!

看来,我们的运气还真不错!欧耶!

不过,这多少也让我有点遗憾和失望。因为有一句话:“不遭遇西风带,根本就不算来过南极!”但愿我们在返程时能够与它“幸会”,也好认识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也算真正来过南极。

人啊“人”,有时就是有点“怪”,甚至还有点“贱”,包括我在内。

就在海钻号游轮满载着游客“雄赳赳、气昂昂”地穿越德雷克海峡之时,船上各种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探险专家举办南极知识讲座;组织开展登陆前的各项准备;船长举行欢迎酒会,等等。船内呈现出的是一派忙碌有序、喜庆快乐的喜人景象。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1)

探险队长伍迪在给大家讲解明天登陆及巡游的注意事项。我只记住了关键的两点:一是登陆以后,什么也不要留下,什么也不要带走,当然除了照片和脚印之外。二是注意自身安全,没有防水衣、裤的不能登陆。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2)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3)

探险队员雷音,别看她很年轻,而且还是一个“女生”,其传奇经历足以让我们这些“男爷们”自愧不如,甘拜下风:她先后往返南北极30多次;13岁学骑马,19岁时她曾和马友沿中俄边界骑行400多公里,啧啧,真是一位“女中豪杰”。难怪乘坐“冲锋舟须知”由她来讲。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4)

探险队里的海洋生物学家安妮介绍南极的生物知识,让我们这些“南极盲”开了眼界。而且,像类似这种南极知识讲座在今后的几天里还有许多。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接受科普知识培训学习的机会呀!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5)

鸟类学家艾缀安讲授的南极鸟类知识,是大家最爱听的。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全世界共有一万多种鸟类。而在南极,主要是企鹅,曾经有40种企鹅,目前仅剩下18种,其中有身高1.6米、体重可达60公斤的企鹅。但愿我们此次能看见这种企鹅。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6)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7)

船上7个旅行团队共计186人的总协调赵鑫,凯撒旅游公司的一位八零后帅气小伙子,也是一名南极旅游通,他所做的《认识南极》的讲座也很精彩。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8)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19)

探险队员正在发放的这“同声传译接受器及耳机”,是听老外讲座时必须佩戴的,否则,届时的耳朵就真成了“摆设”。我还是第一次使用这“玩意儿”,也算是“开了荤”。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0)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1)

在登南极岛屿之前,必须对所有携带的旧物件进行消毒处理,包括衣、帽、鞋以及相机三脚架等,以确保任何病菌不会进入南极大陆。注意环保是南极最大的“政治”。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2)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3)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4)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5)

在正穿越“德雷克海峡”的船上,船长举行的欢迎酒会将全天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游客和探险队员们相互频频举杯,在庆贺即将顺利穿过“德雷克海峡”的同时,也祝福明天首次登陆获得圆满成功!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6)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7)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8)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29)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30)

看来,我们这批游客的人品还真是不错,老天爷除了让“德雷克海峡”这两天变得温顺了许多之外,还在我们即将到达南极半岛之前,派遣了一座巨大的冰山远远地漂浮过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一展它的风采,送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是一个好兆头,它预示着:我们的南极之行必将好运不断,一路通顺!

南极德雷克海峡(挺进南极3)(31)

(整理于2017年12月,修改于2022年7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