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烈度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说起地震就要谈到烈度)

来源:【中国科普网】新“十万个为什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地震烈度和什么因素有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震烈度和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说起地震就要谈到烈度)

地震烈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来源:【中国科普网】

新“十万个为什么”

一提起地震很容易想到震级,震级越大,可能造成的破坏力越大,而破坏力其实还有另一种指标,可以更为直观地描述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这就是烈度。

我国的地震烈度采用国际上比较常用的12度分级,小于3度,人没有感觉,大于9度,会对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最大值12度可以使山川易景。烈度和观测点有关,同一个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汶川地震后,靠近地震断裂带的地方烈度非常大,达到毁灭级11度,距离地震断裂带越远,烈度越小。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除了与震中距离以外,还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建筑物性能、震级大小,以及震源深度等因素有关。

很多人关心自己家的房子能抗几级地震,其实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自家房子抗震设防的烈度是多少。我国抗震设防的目标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里的小震是指低于设防烈度1.5度左右的地震,中震指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大震指高于设防烈度1度左右的地震。

除了整体目标,我国还绘制地震区划图,具体到某个地方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地震区划图本质是地震的长期预测,根据地震历史资料和断层特征、断层地震演化规律等地质资料,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的预测,再结合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地下构造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等因素,确定目标区域内的设计地震动参数。

1957年,我国绘制成第一代地震区划图。随着核电站、油气管道、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建设量增大,设防要求也要与之相适应,地震区划图不断修订,目前已修订到第五代。现在的地震区划图叫做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区划图不断修订可以使各地的建设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烈度水平,并提高我国的整体抗震设防要求。

除了地震区划图,利用烈度还可以绘制地震风险图。这种图是把烈度固定下来,然后绘制概率分布,人们就可以知道某种烈度水平下,某地发生地震风险的概率,地震保险业也可以通过地震风险图开发产品。

烈度还有一种隐藏功能,就是帮助人们通过历史上对于烈度的记录和描述,寻找历史地震。人类利用仪器监测记录地震数据的历史大概有一百多年,但对于地震的破坏力很早就开始记录,因此科学家也可以从文献资料里找到一些关于破坏情况的记录,可以分析出大概的烈度,梳理历史地震。

(作者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来自【中国科普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