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

春旱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常有发生,轻的影响玉米的播种、发芽出土和生长发育等,严重的无法播种、播后不出苗、断垄缺苗、不能拨节抽穗、部分或大部分干枯死亡等,绝收的也不鲜见,要引起足够重视。详情如下: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1)

一、对玉米的主要危害

1.1 致播种延迟或无法播种

每年的3至5月份,我国的一些地方会出现春旱或冬春连旱,长时间不降雨或无有效降雨,致土壤持水不足或严重缺乏,无法满足播种要求,此时如无灌溉条件,就无法播种,只得延迟播种或改种其它作物。土壤持水量70%~80%最适玉米播种、发芽和生长发育等,若土壤持水量低于60%,玉米播后难以发芽或发芽推迟,发芽不整齐,发出的芽小而弱,易出现缺苗和断垄等。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2)

1.2 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发芽后遇旱,生长发育不良,苗小、苗弱,植株整齐度差,根少而弱;旱情较重时,部分植株叶枯或整株枯死。长时间的干旱又无灌溉时,大片的玉米会全部干枯死亡。玉米生长中期受旱,植株生长缓慢,叶小株弱,不能拨节或拨节不整齐;旱重时,植株停止生长或干枯死亡。玉米中偏后期受旱,抽穗少而小;受旱重时,植株难以或不能抽穗;抽穗后遇旱,难以授粉或授粉不良,灌浆受影响或不能灌浆,空粒和半空粒增加,产量明显下降;受旱特重的将绝收。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3)

二、综合防控

2.1 改土保墒

无法灌溉的玉米地,冬季雨雪前要深翻和耙地1~2次,按照要求预先整畦作垄,遇几次雨、雪后用稻草等覆盖畦面,土壤能蓄贮大量水分,到春播时将垄上的表土扒于垄沟内,露出湿润土壤后尽快开沟播种,能保证出全苗。冬季雨雪前玉米地深翻,事前667m2撒施1500~2000kg腐熟猪牛粪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加速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大幅提高土壤蓄水、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土壤为酸性的玉米地,冬季深翻时667m2最好撒施50~70kg生石灰粉;如为碱性土壤,可撒施没腐熟猪牛粪等有机肥1500~2000kg。保水剂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吸收自身重几百倍或上千倍的水,玉米地冬季深翻整畦时,按表层土0.3%~0.5%的量撒混保水剂,土壤吸、持水量可增加60%~100%,春季就是遇较大旱情,也可保证玉米及时播种和苗齐、苗壮。旱时玉米地整地,不可深耕,要适当浅耕细耙,以减少水分蒸发,缓解旱情。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4)

2.2 种子的科学处理

玉米种子播种前晒种3~5d,有一定的杀菌和驱虫作用,能提高出苗率10%~13%。米种子播前用20~25℃温水浸种48h,后捞出晾干播种,可加速播后出苗和出苗整齐度,抗旱增产效果较好。玉米种子播前用氯化钙1kg,兑水100kg,拌种子2000~3000kg,闷种5~6h播种,有好的保苗和抗旱作用。旱时玉米地鼠害和地下害虫会加重,应高度重视防治玉米播种前用500g75%辛硫磷乳油,对水25~30kg,拌玉米种子250~300kg,拌后闷种3~4h;或用500g40%乐果乳油,对水25~30kg,拌种250~300kg,拌后闷种3h,都有很好的防鼠、虫作用,对旱时保苗有明显效果。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5)

2.3 抢时播种

当春季5~10土层地温达8℃、播种层土壤持水为60%~70%时,可开始播种露地玉米。春旱时,玉米适播期内应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若知何时会下雨、降雨量可达播种基本要求,雨后应抢在土壤水分没大量蒸发、空气湿度较高时播种,能保整齐出苗。玉米适播期内,遇旱又无有效降水,土壤表层墒情欠佳,但中、下层土壤湿度较好时,可于播种前一天傍晚用石碾等全田滚压一次,借土壤毛细管将深层水分引向地表,表层土壤水分可提高2%~3%,第二天开小沟播种,可基本保苗全。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6)

2.4 灌溉播种

春播玉米遇旱时,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应在播种前2~3d翻耕整畦作垄,向畦沟中灌适量水,后在畦沟中覆盖一层薄细土,过1~2d扒开畦沟细土及时播种。若旱情重又长,玉米播种后要在畦土表面喷施一层土表化学覆盖剂,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蒸量可达30%~50%,不仅能节水抗旱,还可提高20cm深处土温1~2℃,有好的保全苗作用。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7)

2.5 育苗移栽

为防春旱时无法播种,采用营养小袋等集中育苗移栽,待到遇有效降雨或机灌时及时移栽,可避开短期的旱情影响,保证春玉米栽培计划的如期进行。旱时集中育苗移栽,可用较少的水培育出尽可能多的优质玉米苗,以保大田苗全和苗壮。春玉米育苗时要采用少量多次浇水来保持苗床适合的土壤湿度,发芽前控制膜内温度28~30℃,发芽后控制膜内温度20~25℃,幼苗长到3叶1心左右可移栽大田。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8)

2.5 播种后地面覆盖等

春旱遇雨或灌水抢时播种后,要在畦面覆盖一层厚3~4cm谷壳或地膜、稻草等,能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草害和鸟害,有较好的保全苗和苗齐、苗壮作用。玉米地用稻草、麦秸等覆盖,中午土壤5cm深温度比露地低4℃,反射辐高于露地20%~40%;晚上和早晨,土壤5cm深温度比露地高2~3℃。干旱的春季降雨贵如油,玉米地行稻草等覆盖,遇降雨可降低雨水对表土的直接冲刷,抑制泾流的产生,大大提高土壤渗水量,可控制水土流失30%~40%,提高0~40cm土壤含水量8%~15%,能增产10%~25%。旱时对玉米植株喷洒1~2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每亩喷25kg,可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还可增产5%~10%。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9)

2.6 选用抗旱丰产品种

中单2号、农大84、云瑞6号、云瑞8号、先玉335、成单13号和川单9号等玉米品种相对抗旱又丰产,播种后可提高出苗率和减少烂种等,增产效果明显。耐旱玉米播种后发芽快而整齐;根系发达,生长快,扎土深;叶相对小而厚,蜡质层较厚,气孔小,叶鞘茸毛较多,光合能力强;较早熟,灌浆快,产量高。

玉米种植新技术及后期管理(玉米种植高产的基础)(10)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说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小编会根据情况来为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小编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