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1)

《聊斋志异》里有一篇故事叫《西僧》,说的是从西域来了两个和尚,一个去了五台山,一个去了泰山。他们向别人描述他们的旅程的时候,说他们来的路上,经过了火焰山、流沙河,还有两条白龙把守的关隘——姑且叫白龙关吧。这经历听着就像《西游记》一样离奇,但是还有更离奇的。他们说他们在西域的时候,世传中国有四大名山,一座叫泰山,一座叫华山,一座叫五台山,一座叫落伽山。相传山上遍地都是黄金,在那里可以见到菩萨,而且人到那里可以立地成佛,长生不死。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2)

这让我们生在东土的土著听来,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这不是我们东土对所谓西天极乐世界的想象吗?可这四大名山我们是可以去看看的呀,明明不是这俩西僧传得这么邪乎啊?那么是不是我们对“西天”的想象,是不是也这么不靠谱呢?

今天的我们当然知道这混不靠谱,但是东方西方对于彼此的想象,却长久以来就蒙着一层朦胧的面纱。

想象的东方

太久远的就不说了,就说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他在他的《马可·波罗行纪》中不吝溢美之词,书里中国的大城、中国的人民、中国的财富,让几代西方人魂牵梦萦。不管事实上马可·波罗是不是真的到过中国,五六百年前的欧洲人,正是在他的著作吸引下,强烈想要去往那个遍地黄金的东方古国的。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3)

在那个年代,东方意味着财富,东方意味着权势。可是亚欧大陆上的传统陆上通道,被强大的中间商狠狠地赚着差价,所以他们才想到远涉重洋,不惜九死一生,开辟新航路也要到东方来。这就催生了欧洲人所谓的“大航海时代”,西方对东方,进而对整个世界开始探索,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4)

里斯本发现者纪念碑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5)

哥伦布墓

而在他们所谓的“发现”东方之后,其实还有一段长长的向往期。去往东方的路虽然打开了,但是往来依然不变,能去东方的依然是一些冒险家。而他们传回来有关东方的消息,往往被打上了深深的朦胧美的滤镜。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6)

欧洲殖民者

17、18世纪,欧洲各国的上流社会,对东方无比地推崇,欧洲王室大刮“中国风”。最盛行的时代,当时东西方各有一位雄主在位:在西方,是“太阳王”法王路易十四;在东方,是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这两位,一个在西方称霸欧陆,引领时尚潮流,一个在东方内平外拓,开启太平盛世。有趣的是,这两位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的年代又差不多同时,于是就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格局。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7)

路易十四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8)

康熙皇帝

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东方的中国几乎完美契合他们的想象:由一个柏拉图式的“哲学王”进行着统治,人民在孔孟之道的指引下,个个彬彬有礼,城市、乡村干净整洁,文明程度远超欧洲那些臭气的城市街巷和乡村小道。从中国传过来的茶叶、丝绸、瓷器,成为欧洲宫廷的时尚奢侈品,在各位君主的倡导之下,风靡整个欧陆。甚至在孤悬海外的不列颠岛,北方寒冷阴湿的苏格兰宫廷里,都有一间满满中国元素的大厅,那里遍布中国的瓷器和屏风,连钢琴都装饰着中国式样的云纹板——这可是我亲眼所见,今天去爱丁堡旅游的话,还可以看到。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9)

当时欧洲的知识界对中国也是推崇备至。大文豪伏尔泰就是其中最积极的鼓吹者。他写了一个剧本叫《中国孤儿》,故事明显是以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为蓝本的。他认为中国人行事充满了道义,是早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反正比欧洲人强太多了。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10)

伏尔泰

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看来,他们看到的中国,都是经过厚厚的滤镜扭曲过了的。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虽然以中国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但如果你仔细看看这个文本,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西方式的故事。还有后来的《图兰朵》,这故事里说的中国公主为招驸马出谜题,答不上来就要杀人,这样的故事更像是《格林童话》,或者是《一千零一夜》,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中国的故事。而再比如说安徒生写的童话《夜莺》,这故事也是号称发生在中国,但除了这个词之外,我们现在看来,故事更是跟中国半毛钱关系也无。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11)

普契尼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12)

安徒生

而从《图兰朵》这样的名字可以看出,西方对他们所谓的“远东”的认知,在当时是非常模糊的。“图兰”,实际上是中亚里海旁低地平原的名字,图兰平原,或者叫图兰低地那里时代生活着的人,就叫“图兰人”,他们的公主,就叫“图兰朵”。这跟中国实在也没有多少关系,顶多算是摸到中国一点边吧。但是对欧洲人来说,他们可傻傻分不清楚,就把这里已经当作中国了。就像China这个词,有一个渊源说的是来源于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这是一个契丹人建立的中亚强国,极盛时期曾经称霸中亚,名声传到欧洲,甚至被他们当作传说中的祭祀王约翰。而从这个强大的契丹人政权再往东,对于他们就是更加陌生的世界,于是他们也就笼统地把东方都叫做“契丹”了。

所以,历史就是在这种层层的误读之中滚滚向前,直到欧洲人长期对东方的美好印象,被此起彼伏的力量消长,和对东方更加深入的了解所改变。

“大航海时代”不仅开启了人类认识全球的新时代,也向全球带去了殖民、野蛮和杀戮。用坚船利炮一点一点解锁世界地图的西方人逐渐认识到,以前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的东方,真正到了之后才发现不过如此。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事件最有代表性,他一路上的见闻和跟中国各级官员、皇帝打交道的经历,让西方人发现了古老东方帝国的外强中干,而鸦片战争的冒险行动,又坐实了他们的试探,对东方的美好情怀,从此就转向了完全相反的偏见:对东方的蔑视与傲慢。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13)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漫画)

这样的转向带有极其强烈的逆反心态,就像恋爱中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男神/女神竟然如此地不堪,从而生出抑制不住的恨意:当初我是瞎了眼了,怎么会喜欢上他/她?!

想象的西方

而对于东方来说,这个想象的过程好像是恰恰相反的。

早先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想象咱就不说了。对于中国这个早熟的文明来说,中土长期以来都是“天朝上国”,西方什么样,真的不稀罕。有限的对西方的想象,大概就像《山海经》一样荒诞不经。郑和下西洋算是一次大规模认识西方的事件,但是那时的南洋、西洋(跟后来说的西洋概念并不一样),的确也大概符合这份想象——的确不如我们嘛!至于更西边的“泰西”,那还不是更加蛮荒的边缘之地?他们要我们的茶叶、丝绸、瓷器,我们要他们的什么呢?不需要啊!“天朝上国”什么没有?也就只好挣他们的银子就好了嘛!

一直到西方人打上家门口了,我们对西方人的认识,即使在林则徐这样“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里,都闹着现在看来特别不像话的笑话——他认为西洋人腿不能打弯,认为我们只要断绝了跟他们的贸易,不给他们茶叶喝,他们就会很快撑不住,会死。

为什么和尚都在北方呢(想象的东方和西方)(14)

唉!这睁眼看世界的第一眼,实际上也就是个睡眼惺忪,看到的不过是幻影——这就叫“西洋景”吧。

但是之后,就有人开始崇洋媚外——被打怕了嘛,觉得洋人这么厉害,自然什么都好。可还有人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不服输的,觉得洋人这么厉害,我们是不是也能这么厉害?这个过程贯穿了中国的近现代史,一直到现在。

那么事到如今,我们真的看明白真相了吗?究竟西方是“遍地黄金”,还是“不过如此”?

其实都是假象呀

回到蒲松龄写的这个小故事。我们可能很容易破除那两个西僧的谬误,因为我们真的知道泰山、五台山不是那样的,什么“遍地黄金”不过是夸张的传言。那么连带着,他们说的火焰山、流沙河、白龙关可信吗?由此说来,我们想象中的西方,又可信吗?

那么,如何能破除这些谬误、看到真相呢?

解决之道,其实蒲松龄在他这篇小文儿里就已经写了:

倘有西游人,与东渡者中途相值,各述所有,当必相视失笑,两免跋涉矣。

也就是说,两边的人如果凑一块儿聊聊,不就什么都搞明白了吗?这就是在说沟通的重要性啊!

拜当前信息时代所赐,我们对西方的了解已经多了很多,按理说西方对东方的了解也应该是多了很多了。可是我们看到像“西僧”这样的误解,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确不会再认为对方那里“遍地黄金”了,但是出于有意无意的信息干扰和扭曲,我们真的能实事求是地了解到彼此的真实吗?这样造成的假象,实际上跟“遍地黄金”的说法,本质上又有多大的差异呢?

滤镜时代,网上个个都是美女。大约等我们卸除了“遍地黄金”的滤镜,再卸除了“不过如此”的滤镜,东方和西方,就能够真正能看到彼此的样子了吧。到那时,我们又会怎么看待对方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