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右心室压力超负荷原理(预激与异常Q波束支阻滞)
患者男,48岁,图为其手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
诊断结果:
窦性心律
心室预激(B型)
分析意见:
如图所示,各导联可见明显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可判定其为窦性心律;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120ms,多导联起始端粗钝和模糊,为预激波(deta波)。V1导联主波向下,PR间期小于120ms,由此判定其为心室预激(B型)。心电轴明显左偏(大于45°),II、III、AVF导联呈QS型,SIII>SII,但暂不报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见下文)。QRS波电压:RV5=3.0mv,RV5 SV1=4.0mV,此处亦不诊断左室高电压(见下文)。
ST段:I、AVL、V4-V6导联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0.1mV。
T波:I、AVL导联倒置。继发性ST-T变化可能。心室预激成份越大,继发性ST-T改变越明显。
扩 展 阅 读上面这份心电图,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
1、预激合并下壁Q波。是否为异常Q波,陈旧性心肌梗死?前几期已做过相关内容整理,这里不多说,感兴趣的老师朋友,点击括号链接查看详情(→预激与Q波关系);2、预激合并左前分支阻滞;3、预激合左室高电压。
预激波与QRS波形态关系较为复杂,一时间说不完也道不清,且有些内容证据还不是很充分。这里简明谈谈老黄牛的个人意见,当作抛砖引玉,麻烦各位老师指点一二,纠正错误,共同学习进步。
不同位置旁路下传产生预激波对QRS波起始端、时限和振幅都会产生干扰影响。预激QRS波是旁路下传与正常房室交界区传导通路的心电向量综合,两者可以相互抵消,也可以互相加强。
如:正常传导情况下,QRS波起始端是小r波时,预激波能与之抵消后产生Q波,也可以使Q波变成R波。QRS波电压同样可以发生叠加或消减(常见为R波)。
简单记忆:当δ波向上,原来的小q波可消失,R波电压增高(左、右室高电压);当δ波向下时,原来rS波变成QS波,如:I、AVL和II、III、AVF导联)。
所以,当预激产生高侧壁及下壁的Q波时,观察ST-T改变、紧密结合临床及动态分析心电图。常规的心室肥大诊断标准,此时已不可参照,故不宜再诊断心室肥大。
A型预激,V1导联电压常常超过1.5mV,很多人习惯诊断右室高电压,提示右室肥大,并不可靠。注意!V5、V6导联出现深S波则要注意排除右室肥大。I、aVL导联有δ波,符合左后分支阻滞不宜诊断左后分支阻滞。
B型预激,下壁导联δ波向下时,符合左前分支阻滞不能诊断左前分支阻滞;一般不好排除患者是否合并右束支阻滞。
今 日 读 图
患者女,60岁,因长期胸闷心慌就诊
参考诊断,明日送上
请大家于留言区发表看法…
谢谢!
图谱来源于:中大医院心电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