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自己最喜欢的人物(那个金庸笔下最让人心疼的姑娘)

知乎上有一个帖子,在金庸小说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位女子?有一个回答是:程英。

金庸的小说中,不乏容貌美艳、招人喜欢的女子,比如赵敏,一句“我偏要勉强”,抢走了张无忌;比如阿朱,温柔灵巧,是大英雄乔峰的至爱;比如任盈盈,端庄大气,与令狐冲琴瑟和鸣。

而程英,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神雕侠侣》中,论容貌,她比不上小龙女;论家世,她比不上郭芙;论成就,她比不上郭襄;她像一枝寂寞的芙蓉花,涧户无人,花香幽幽。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为谁断肠?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她的陪伴,就像雪落寂静无声,触感轻盈,但时日一久,满地的白,让人无法忽视。


程英一生中影响最深的三件事,一是童年经历;二是少时学艺;三则是遇到杨过。

程英从小父母双亡,被托付给陆立鼎抚养。寄人篱下,学会了察言观色。她不像表妹陆无双,明艳活泼,从小受尽万千宠爱。

童年奠定了程英一生的底色:温柔与谦让。

小姐妹外出玩耍,看到“流浪汉”武三通,表妹陆无双称之为怪人,只有程英纠正她,要叫老伯伯。别的小女孩都在笑话怪人不会吃莲蓬,只有她心善,主动剥掉莲子心送去。

蒙古军进犯时,正逢李莫愁寻仇,她也是自身难保,却可怜打铁匠年老,拿出十两银子让其逃生。

绝情谷一役,公孙止与郭芙动手,她虽然恼恨郭芙砍掉杨过手臂,却不忍郭芙也遭断臂之痛,出言阻止。公孙止火烧山庄,又是她第一时间想到要去抢救公孙绿萼的遗体。

她谦让懂事。

神雕的开头,她便是懂事小姐姐的形象出现,对表妹无原则退让。武家兄弟摘了凌霄花,抛给了程英,因为陆无双想要,她便立刻给了表妹,却被陆无双当即扔在地上踩了几脚。

金庸自己最喜欢的人物(那个金庸笔下最让人心疼的姑娘)(1)

《神雕侠侣》程英 | 张可颐饰

生死之际,陆立鼎将李莫愁的旧物-锦帕给了程英,想要保得她性命,程英见姨母陆夫人伤心吐血,便连忙把锦帕递给表妹。

陆无双被李莫愁抓走,程英一见,大叫:「表妹,表妹!」随后跟去,她明知那是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啊。

与杨过离别之际,本想多坐一会,看到表妹的身影,怕她多心,站起身来,走出房门。

每个人都有渴求的事物,而程英,习惯性的把自己的需求至于他人之后。

程英的一生,得到的爱太少,得到的甜太少,付出的却是很多的暖、很多的真。

她的温柔体贴,当然也为她赢得很多。陆家庄被灭门,她服侍黄药师无微不至,获得高人的怜爱,把她收为弟子。

某种程度上,她已经是人生赢家。拜得业界大牛为师,容貌美丽,不愁没前途没好姻缘。但她学成武艺后,心心念念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表妹,去报大仇,从来没想过要为自己快快活活的活一场。

东邪黄药师,十足冷情,也十足痴情。他的痴情,都被掩埋在乖僻的外表下。也因为这外表的冷漠,让人望之生畏,更别提进入他的心了。程英把黄药师的冷情、专情,都学了个十成十。

最初,她的温柔善良,会吸引你靠近;但随之你会发现,温柔的下面,是不与人分享的孤单与沉重。

金庸自己最喜欢的人物(那个金庸笔下最让人心疼的姑娘)(2)

如果你能融化她的心,回报你的将是如水的柔情、无限的包容。但她的心门,只对她爱的人开放,别人都不行。不得其门,又怎能进入其心。

桃花岛的几年,与其说是拜师学艺,不如说是一位老人与一位孩童的相互陪伴。程英的天赋,不是最出众的,却能静下心来,将奇门遁甲学得比黄蓉还好。

桃花岛远离中原,只有孤僻的师傅、懵懂的傻姑;血海深仇,少女心事,只能深埋在萧声与波涛中。

她的温柔与善良,孤单与沉重,都是屏障,隔绝了他人对她的探究欲与追求。

不懂她的人,会一味汲取她的温柔,忽略了她的孤单;

不懂她的人,会转身逃避她的沉重,放弃了她的温柔;

而懂她如杨过,只能回报她以敬重,无法让故事以喜剧收场。


人只会爱上同类。我们喜欢的人,与本真的自己,是类似的。

杨过舍命救陆无双,人品与武功,撩动了程英本如古井般的心。她看似无波无澜,可情之所钟,也免不了内心的波动。

程英为他缝制的新袍底下,依旧还是那件小龙女缝制的破烂旧袍子。程英的心,酸了一下。这个时候,她才像一个真人。

陆无双会吃醋,会发脾气,程英,从来都是淡淡的,什么也不说,只要杨大哥好,就够了。

杨过受伤,程英为他做饭缝衣,让杨过大为感动。鬼精灵杨过,发现撕破的碎纸上,都写着八个字“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意思是:见到了有德的君子,怎么能不欢喜呢?

夜晚,程英吹笛,翻来覆去,总是〈淇奥〉的五句。听曲的杨过,知晓这曲子的意思,是赞美一个男子的雅致美好。他七窍玲珑,便什么都猜到了。

杨过再请她奏曲,她却不再吹〈淇奥〉,而是一首宾主之礼的〈迎仙客〉,她的箫声中也带上了面具,不肯轻易透露心曲。带上面具,隐藏自我,是最安全的方式,也阻绝了被爱的可能。

她太过明白,太过清醒,杜绝了任何一点暧昧发展的空间。放肆浪荡的杨过,只有在她面前,才有一点正经样子。

初次见面,杨过昏迷,误以为她是小龙女,唤了无数次姑姑;后来他知晓了她的师门,玩笑道:这下真该叫姑姑了。而她立马严肃脸:你已经有姑姑了。杨过和小龙女再见后,她纠正杨过,再也不能叫陆无双媳妇了。件件小事,都极其有分寸。

别的女子,都和他亲昵相处过,或多或少产生过爱情的错觉,只有程英,是完全清醒理智的爱上了他。这样的爱情,才是最无可救药的。

或许是天性使然,程英天生与世界、与他人有段不可捉摸的距离感;她过于明白,所以在故事的开始,就拉开了距离,不敢让心陷的太深;然心却一个劲的向他而去,如鲸向海,鸟投林,无可避免,退无可退。

深情纵然深藏,在生死关头亦无处遁行。

她一生中,最快活的时候,是生死之际,一间破草房内,与杨过、无双,一起抵抗强敌。以他们三人的武功,与李莫愁动起手来,徒然送命,而程英心中却快乐甜美,弹起了一曲《桃夭》。

她把锦帕给了杨过,也是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让给了他。对她来说,能和心爱的人一起死,竟已是难得的甜蜜。读来酸涩,程英的一生,孤单太多,幸福太少。


陆无双刁钻活泼,郭芙骄肆自恣,耶律燕豪爽不羁,完颜萍楚楚可怜;而小龙女外冷内热,是趋于极端的性格。

这些女子个性都非常鲜明,自我的辨识度极高,而程英最大的优点是:让人舒服。

和她相处,心里宁静平和,这和杨过所认识的其他女子全然不同。对别的女子,他戏谑恣意,撩拨了无数芳心。只有在程英面前,他有所收敛。清醒时的一句“程姑娘”,便少了许多旖旎心思。

程英,是他最不忍辜负的。因为她太好,又太隐忍。程英不但像他的姐姐,更像母亲一样慈爱温柔。

金庸自己最喜欢的人物(那个金庸笔下最让人心疼的姑娘)(3)

但她,与杨过相遇太晚了。

杨过师徒二人,年少相识,相依为命,已经不是单纯的情人,更是亲人。

杨过一生,渴望的是极深的认同。他的童年,不断重复被抛弃的经历。在他的潜在认知中,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只有小龙女,是绝不会离开他,抛弃他的。

少年杨过内心的感情渴求,与小龙女极端的外冷内热恰恰契合。他会对别的姑娘好,但不是对小龙女的那种好。小龙女,只有一个,无可取代。

断肠崖下,杨过要与陆无双、程英结拜成兄妹。陆无双眼含泪水,程英立马接口,笑道求之不得。

陆无双刁蛮任性,爱憎分明,至少快意恩仇,活得洒脱。而程英,活得通透,也过得孤单。

程英说:「这位龙姑娘真美,人又好,也只这样的人才,方配得上杨大哥。」

陆无双道:「你怎知道这龙姑娘人好?你话都没跟她说过几句。

程英未说一句表白,却桩桩件件都是表白。

除去小龙女,程英是杨过一生中最敬重、最亲近、最信任的女子。只有程英,能与他立下“三击掌”之约,劝他杀郭靖之前三思,让杨过没有酿成大错。小龙女留下“十六年之约”后消失后,杨过癫狂欲死,也只有程英的话,他能稍稍听得下去。

小龙女塑造了他,而程英成全了他。

杨过的“我值得甚幺,何苦如此?”道出了这段感情的矛盾之处。

十六年后,她还是当年的好女儿颜色,娇脸凝脂,眉黛鬓青,只有黄蓉想到她闺中寂寞,相思难遣,为她心酸。

人世间多的是痴男怨女,爱恨离别更是常态。但正如程英说的:“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