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古树名木的树龄(深植故土发新枝)

【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⑧】

编者按

您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株古树吗?近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古树一般指树龄百年以上的树木,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经岁月更迭、载人世悲欢。古树还是珍贵的物种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扇窗口,是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科学、文化价值。“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部署。保护古树,对于涵养生态、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期,我们邀请四位与古树相关的实践者,讲述他们守护“绿色文物”的动人故事。

一级古树名木的树龄(深植故土发新枝)(1)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辉煌村的古银杏树。新华社发

一级古树名木的树龄(深植故土发新枝)(2)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花溪乡林业工作人员对位于辖区安作村珍稀古树进行巡查。冯海军摄/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把“绿色遗产”传下去

讲述人:河南省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 靳红军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里早先有三棵古柏。传说,它们是当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册封”的三位“将军”。这个故事,吸引着很多人前来感受千年古树的魅力。

现在,经历了沧桑变迁后,三位“将军”只存活下来两棵,“大将军”长势较好,“二将军”主干已被劈裂,活体组织不到整体的十分之一,却仍然苍劲挺拔。2004年至2007年期间,我成了这两棵柏树的专职保护员。

刚开始,我对古树保护的知识了解不多,只能边摸索边积累经验。2006年春夏之交,我发现“二将军”主干西侧枝的叶片明显比去年黄。这是为什么呢?身边没有古树专家可以请教,我便白天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晚上上网查阅资料。最后,我终于找到了枝叶发黄的原因,对症下药后,“二将军”重新焕发了生机。这次经历让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从那时起,我便下定决心为古树保护做更多实事。

2008年,我有幸参与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名木古树保护工作,其中一项任务,是护理嵩院寺西岭的一棵桧柏。当时还没有通往山上的公路,我便带领几位工友肩挑背扛,将护理设备和材料一件件运送上山。为了节省工期,白天我和工友们驻扎在山里,渴了喝泉水,饿了啃方便面。晚上,我不放心将设备和材料留在山里,便搭了一座临时棚独自住下。没想到,有天晚上风雨太大,临时棚倒塌了。我只好用雨布包住身体,在山上瑟瑟发抖地坐了一夜。类似的经历真不少。好在,历时三年,“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名木古树保护任务如期完成,为建筑群成功申遗奠定了基础。

二十多年来,我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古树两万多棵。人们问我有啥经验,我说,只有六个字:“人养树、树养人。”我想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古树保护中,把祖先留下来的“绿色遗产”传下去。

大榕树上,有片“鸟的天堂”

讲述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村村民 陈社燕

我们天马村河心沙洲岛上有一棵400多年历史的古榕树,独木成林,树冠覆盖面积足有1公顷,是一棵“生命之树”。据说,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指的就是这棵树。

天马村建于明朝,已有约570年历史。听父辈说,古时候渔民为了在岸边固定船只,常常折下榕树枝条插入泥土,把系船的绳子拴在上面。久而久之,扦插的枝条长成了小树苗,小树苗日复一日地成长,其中生命力最顽韧的一棵,就成了这棵参天大树。

一级古树名木的树龄(深植故土发新枝)(3)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大榕树。阮国志摄/光明图片

大榕树是天马村一宝,能遮风挡雨、固土封沙、调节水患,世世代代村民都像守护亲人一样守着大榕树。听老人说,抗日战争时,敌人在村子附近侦察地形,从外围看,这棵大榕树把村子遮挡得严严实实,敌人误以为这里没有人烟,便放弃了进攻。大榕树保护了整个村子,大家都深深感念着它。

我今年84岁了,年轻时在家务农,后来成了生产队队长,现在是天马老人会会长。务农时,我每天忙完归家,都会从地里挖一抔泥土,带到河心沙洲岛,把它填在小岛的外沿,为的是让大榕树的“地盘”更宽敞、根须更舒展,让它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这可不是我的“发明”,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村里每个人都自觉地这样做,爱树、护树的情结,已经深深烙印在天马人的记忆和血液中。

大榕树能结出甜滋滋的小果子,榕树下的湿地有肥美的小鱼小虾,这里是鸟儿们最理想的栖息地,叫它“鸟的天堂”,一点也不夸张。一年四季,有上百种鸟飞到树冠上觅食、筑巢、繁衍生息。我们天马人爱树也爱鸟,在我们心里,只有好好爱护树木和鸟类,村子才能更美好、更有生机。

不过,随着来大榕树栖息的鸟越来越多,枝条压折、叶子掉落等情况不断出现。怎么爱树又护鸟?我们想了不少办法。

前些年,村委会在大榕树生长的小岛旁造了几个新岛,种上榕树、簕竹,吸引鸟儿。果然,鸟儿们“迁居”过来了。尤其是一株株簕竹,引来好多小鸟筑巢。簕竹枝干比较硬,有相互交织的稠密刺丛,成了理想的搭巢地。小鸟们有了“新家”,大榕树的“负担”轻了不少,就能好好生长了。

爱树护鸟,是每位天马人一生的信念。我会尽我所能,让更多年轻人把这份爱传下去,守护这片孕育生命、见证奇迹的福地。

一株皂角树,一脉乡土情

讲述人: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白浮图镇戚庄村村民 张鲁贤

从我记事起,门前的皂角树就像个慈祥的老人,默默站在我家门前,守护了我77年的人生岁月。没有人记得它的来头,我太爷爷曾说,很久很久前我们这儿发大水,树种被冲到了这里,便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到现在已经有700多年了。

这棵皂角树高12米,树冠直径约21米,树干直径超过1.5米,三个成年人才能勉强将它抱住。树干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空洞,可能是长年累月的雨水蓄积浸泡形成的。小时候我们经常钻进去玩,累了便躺在里面,美美地睡一觉。

烈日炎炎的夏季和硕果累累的秋天,是皂角树下最热闹的时候。劳作了一天的乡亲们来到树荫下乘凉,男人们聊着庄稼的收成,讨论着接下来的农活;女人们三五围坐,一边说些家长里短,一边忙着手里的针线活;“象棋痴”们在树下展开“厮杀”,一张破旧的小木桌旁,围了一圈人“指点江山”;女孩子踢毽子跳皮筋,男孩子玩老鹰捉小鸡,热闹得没完没了。就连生产大队召开会议,也是召集乡亲们聚在皂角树下。

皂角树每年都会结好多皂角,秋风一吹,一树皂角“哗啦啦”地响。皂角形状像刀扁豆,虽然不能吃,却可以用来洗衣服。每到果实成熟时,我就用竹竿打些回去,拿砖头轻轻砸烂,洗衣服时放在里面搓揉,和洗衣粉一样“带劲”。等到皂角长老了,风一吹就会自动掉下来。我把它们捡起来装进一个箩筐里,放在院子角落,乡亲们谁需要了,就会顺手拿些去用。

皂角树陪伴着一代代家乡人走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沧桑变化,早已赢得了村民们的喜爱和敬重。前些年,有个商人出价80万元想买这棵树,我说什么也不同意,果断拒绝了他。因为,这棵树不仅承载着我和乡亲们的回忆,更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哪儿能用金钱衡量?保护这棵皂角树,才是我和儿孙们的使命。现在我一有时间,就拿起笤帚清扫大树周围,有时还会给它培土浇水,希望多长一些新芽。如果有小孩子顽皮淘气在大树上刻刻画画,我一定会去制止,还给他们讲古树的价值。现在,皂角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树”,经常会有游客前来探访、拍照。

皂角树守护着我们一代代地繁衍、成长,希望它能得到更多关注和保护,也希望它的历史被记录下来。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壮士长歌

讲述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文献研究和整理室副主任 郝常立

左公柳,承载着新疆人最深沉的文化记忆。哈密河湿地公园的左公文化苑里,展示着当年中原王朝经略统辖西域的历史、左宗棠收复治理新疆的历史,印证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光绪六年(1880年)四月十八,年近古稀的左宗棠离开肃州(今酒泉市)抬棺进疆。临行前,他满怀豪情地说:“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表达了坚决收复伊犁的决心。五月初八,左宗棠抵达哈密,谋划新疆地区战后治理事宜。

左宗棠在哈密工作生活了近半年,留下了兴修水利、屯田储粮、整修道路、植桑种柳的众多遗址遗迹。《哈密地区志》《哈密林业志》《哈密县志》记载: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宗棠命令进疆西征军张曜部率嵩武军进抵哈密,“择低清闲地、搜折树枝,排插成林”,每个士兵栽柳数棵,每棵树上都挂着写有栽种人姓名的牌子。每隔一段距离,还要挂盏灯笼,以便夜间巡逻,并引起过往骡马车辆的注意,不撞到树木。

经过精心护理,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从兰州到哈密,凡有人处,“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左宗棠幕僚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诗文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赞颂左宗棠广植杨柳最知名的一首诗。

老辈人常说,1930年前,哈密城乡到处都是榆柳,特别是左宗棠驻扎的哈密凤凰台大营附近,柳树最多。为纪念左宗棠保疆安民的伟绩,后人将左宗棠和兵士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

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树,首先就要对古树历史文化有深刻了解。年少时,我并没有体会到“左公柳”的珍贵,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常常折柳枝编草帽,做“咪咪”哨子,比一比谁的草帽编得密、谁的哨子吹得响,笑声过后,留下满地柳条。回想往事,结合现在的知识积累和历史认知,我深深感到,必须加强对古树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进行广泛宣传教育,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历史与价值,世代相传,讲好古树背后的故事。

2018年,我到哈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工作,对哈密古树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目前,哈密依然存活的“左公柳”有218棵,我们对这些古树全部进行了档案登记、挂牌保护,由园林专家对修剪枯枝、病虫害处理、树木营养液配置、主枝干辅助固定保护等每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保障“左公柳”延续生机。同时,我们还以“左公柳”母本为基础,培植续代“左公柳”,使其生生不息。

保护古树,需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作出规定。2019年9月,《哈密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审议通过,于2019年12月批准执行对“左公柳”等文物的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作出具体规定,为古树保护提供了法治化保障。

数百年来,人们不仅为“左公柳”扎根漠野的顽强精神叫好,更为左宗棠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操所感动。近年来,通过宣传教育,更多人已经行动起来,为保护好西北天际这一抹生命之绿而执着努力。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李晓、李慧、吴春燕、崔志坚、赵秋丽、冯帆、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徐梦玲、任晓盈、张绪令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2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