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怎么说话显得你更有格局(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寒暄的认同心理)

开口怎么说话显得你更有格局(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寒暄的认同心理)(1)

人与人交谈,只有把话说明白,其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图才能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否则,容易造成误解。

开口怎么说话显得你更有格局(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寒暄的认同心理)(2)

  *如何把话说明白呢?

  一天,卡内基上课,与学生讨论「烦恼的副作用」,一个名叫卡尔.雷森的学生站起来发言。他一会儿谈到全市到处在种牛痘,防治天花,因为有两个人死了,两千名医生、护士在日夜加班;一会儿说自己被胃溃疡折磨了十二年;还谈到全美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有两百万……然而,他始终没有说清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又怎样影响人的健康和学习。

  长得美丽动人的安妮一上台也是显得侷促不安,还没说完五十个字就跑了下来。连烦恼的边也未摸著。

  卡内基认为,卡尔.雷森和安妮等人,其实是没有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该怎麽说,亦即如何把话说明白。

  要把话说明白,首先就耍突显重点。

  说话不同于写文章,文章写完后,白纸黑字,还可字斟句酌,反覆删改。说话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要突显重点,方能明白而不含糊地把你的思想、意图传达给对方。

  例如:你要向家人介绍一种行动电话,这就要看你介绍此种行动电话的目的是什麽。

如果你的动机是推销此种商品,你就要把重点放在介绍它的功能和质量上;如果你是因不慎遗失行动电话,要寻找此物而向别人打听,你的重点就应放在它的型号、样式、构造和特点上,让人听了一目了然。总之,你不能不问说话的目的而把行动电话各个方面都说到,那样,反倒说不明白!

寒暄,是指人们相遇时随意地简短交谈。得体的寒暄,是交谈双方心理认同的表现,是检验一个人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尺标,可产生十倍于平时说话的功效,满足人们的亲善要求。

开口怎么说话显得你更有格局(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寒暄的认同心理)(3)

  *寒暄的形式很多,较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问候

  这是两人相遇经常用的一种形式,或点头招呼,或微笑握手,或询问对话,互相礼敬,互相尊重,显示出一种亲近之情。

  例如:

  甲:「你好!」

  乙:「好啊,你也好吧!」

  甲:「多日不见你了,忙些什麽呀?」

  乙:「哎,还不是跑跑跳跳,给公司搞推销。」

  甲:「你现在要去哪儿呀?」

  乙:「去○○厂谈一份合约。你呢?」

  甲:「开计程车,干老本行。」

  乙:「好,再见!」

  甲:「再见!」

  这称寒暄的好处是,互相都很讲究礼貌,也都很亲热,话也说得得体,表现了一种亲善的关系,双方心裡都很愉悦。

  ˙夸讚

  这是一方讚美另一方,或双方互相讚美的方式,可以活跃寒暄的气氛,使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得到满足。

  例如:

  甲:「小王,你昨天在大会上的发言很精彩!」

  乙:「唔,谢谢你,过奖了。」

  或:

  甲:「小李,你这头瀑布似的长髮好美呀!」

  乙:「唔,你这头高绾著的盘龙髻也很漂亮嘛!」

  短短的对话,双方都得到满足。当然,接下去就可以顺畅地交谈了。

  ˙言他

  这是指寒暄时谈论彼此本身以外都感兴趣的事。

  例如:

  甲:「你听天气预报了吗?今天的气温高达三十九度啊!」

  乙:「真是太热了。你家裡装有冷气机吧?」

  甲:「有哇,你呢?」

  乙:「我家也有。」

  这种言他形式,可以较轻鬆地架起寒暄的桥梁,沟通双方的情感。

开口怎么说话显得你更有格局(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寒暄的认同心理)(4)

  总之,寒暄虽比较单调、平淡,且漫无目的,但确实是一种有益的交谈方式,它可以把双方的感情拉近,建立一种亲密的友好关系。但切忌交谈会引起争论的话题,以免触发敌对的情绪。

  据社会学家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之一,就是一方表示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一方表示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一般熟人之间的寒暄,有时只要一句话,一个招呼,一个眼神,就行了;而陌生人之间的寒暄则需要两三次回答的往复过程。

-THE END -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

开口怎么说话显得你更有格局(如何把话说明白与寒暄的认同心理)(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