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十大良将排名(蜀汉第四号谋士)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提起蜀汉的谋臣,不少三国爱好者会不假思索地说出诸葛亮、庞统和法正的名字。诚然,这三人属于蜀汉第一梯队的谋臣,为世人关注的程度也最高。但如若继续追问蜀汉还有哪些谋臣,也就是蜀汉第二梯队有哪些谋臣,那么就众说纷纭了。在笔者看来,不论小说还是正史,马良均可以排在蜀汉第二梯队谋臣的前列。

一、文学作品中的马良

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良的戏份不算少,主要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定四郡。小说第五十二回,刘备向伊籍询问荆襄贤士,伊籍推荐了马良。马良到后为刘备谋划了南取四郡的目标,并提出了攻取四郡的先后顺序,为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助守荆州。小说第六十三回,诸葛亮奉命入川援助,留下辅佐关羽镇守荆州的文官第一位即马良。尔后,马良在关羽单刀赴会时曾劝阻关羽切勿轻往,且随同关羽北征,又在关羽刮骨疗毒时同关羽对弈。三是传递消息。小说第六十三回,马良替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婉转向刘备、庞统转达不可急功近利的建议。小说第七十六回,关羽落败,遣马良和伊籍急赴西川求救。小说第八十三、八十四回,马良劝刘备将连营七百里绘制成地理图本给诸葛亮一看,并担任了传递工作。四是随从东征。小说八十一、八十三、八十四回,马良随同刘备东州孙吴并掌理文书,曾提醒刘备适可而止,同时劝阻刘备不可轻视陆逊之才。

二:历史上的马良

小说中,马良的颇有才名且样貌清奇,其“眉间有白毛”,通常毛发呈白色者,会给人以飘飘欲仙或老成持重的感觉。当然,马良的这一样貌特征并非小说虚构,历史亦有相应记载。《三国志马良传》载:“(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与马良的清奇的样貌相比,小说中不少马良的事迹倒是虚构的,如上述所言马良计定四郡在历史上就并无明确记载。马良是否长期辅佐关羽镇守荆州也不得而知(笔者按:《三国志马良传》记载“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可见,马良当时并未随从诸葛亮入蜀,而是留在荆州,故而小说写马良辅佐关羽留镇荆州亦有其依据,只是历史上马良不知何时又从荆州调至益州)。而马良虽然随从刘备东征但是否有如小说中那样多次提醒刘备提防陆逊的谋略也无详细资料记载。可以说,小说中马良的事迹在历史上都较为模糊。那么,真实历史上的马良水平究竟如何?

历史中马良的表现主要在两方面。

蜀汉后期十大良将排名(蜀汉第四号谋士)(1)

一是外交。

《三国志 马良传》载马良曾经出使东吴,这是小说中没有提到的。但是,马良这次使吴的时间不详,笔者推测,马良使吴极有可能发生载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刘两方载荆州关系剑拔弩张的时期。故而,马良此次使吴的意旨明确,即“协穆二家”,缓和孙刘两家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所以,马良的外交辞令也显得颇为谦逊(“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原降心存纳,以慰将命。”)。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马良和诸葛亮的私交甚好,马良曾在书信中称诸葛亮“尊兄”。在笔者看来,也正因为马良和诸葛亮关系甚厚,他才能够充分领会葛亮结盟孙权的意图,故而马良出使东吴才能达到“(孙)权敬待之”的效果。

二是统战。

历史上,马良亦随刘备东征,同时马良还承担了招纳五溪蛮夷协同作战的任务,结果“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此处大抵可以看出马良善于做统战工作,不知道尔后其弟马谡对蜀汉西南少数民族的“攻心为上”是否受到了马良之前招纳五溪蛮夷的启发。不过,历史上马良殒于夷陵惨败,这和小说中的描述不同。小说第八十七回,诸葛亮征孟获时马谡“素袍白衣”,是“为兄马良新亡,因此挂孝”,可见小说描述的马良逝世于诸葛亮南征孟获期间,并未在夷陵之战中身殒。

历史上的马良在外交和统战工作上都有一定的成绩,和小说中谨慎的形象略有不同,历史上的马良表现得颇为谦逊,陈寿评价“马良贞实,称为令士”,应当说十分恰当的概况了马良的历史形象。

蜀汉后期十大良将排名(蜀汉第四号谋士)(2)

三:对马谡问题的思考

与马良相比更为著名的应当属马良之弟马谡,马谡失街亭更是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刘备逝世前,曾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世都以为刘备知人。在这里,笔者有一个大胆的疑问,即刘备为何在临终前特别关注了马谡这个人?而刘备对于马谡的评价究竟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还是综合了他人的告诫?

这里笔者推测,刘备对于马谡的评价有可能是受到过马良的提示。

一者,马良是马谡的亲兄长,对马谡的了解程度一般来说比刘备要深。马良对马谡的缺点把握,往前类似于赵奢对赵括的认知,往后类似于诸葛瑾对诸葛恪的担忧。因此,马良也许有向刘备提及过马谡的问题。

二者,马良是有机会向刘备提及马谡的问题的。上文所述,马良曾被刘备辟为左将军掾,又曾随同刘备东征,虽然留驻在荆州一段时间,但是还是有大把时间待在刘备的身边,有机会向刘备进言。

蜀汉后期十大良将排名(蜀汉第四号谋士)(3)

三者,马谡的成长提干确实过快,马良作为兄长也许会有隐忧。与马良留驻荆州不同,马谡是“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的(笔者按: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兄弟二人分驻两地,类似的兄弟还有麋竺和麋芳,麋竺入蜀,麋芳则留在荆州任南郡太守),而且很快“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根据马谡亡时三十九岁的年龄判断,马谡这个时候大抵二十四五岁,属于年轻干部。即便时马谡确有才干,难免会有些飘飘然。而前文所述历史上马良的个性较为谦逊稳重,虽然暂时与兄弟不处于一地,但是对于马谡过快的成长提干马良作为至亲应当也会对刘备提出建议,这样做目的大抵也是为了保护马谡。

结语:

笔者认为刘备临终前对于马谡的评价,也许并不仅仅是其个人锐利的识人眼光,可能还与马谡之兄马良的旁敲侧击有关。马良虽然不如蜀汉一线谋臣知名,但小说中却有意增加了其戏份。历史的马良虽然事迹不多,但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是殒于夷陵,作为荆襄集团的代表人物,加之与诸葛亮的深厚关系、对孙刘联盟的认识以及较强的统战能力,马良极有可能成为同蒋琬、费祎、董允比肩的人物,称之为蜀汉第四号谋士,绝不为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