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都在看什么电影(日本人生活并不幸福)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今年看了很多书,大概是慌不择路吧。毕业后心高气傲想靠着自己的钱买个房子,去年回家看了房价,又看了自己自己为数不多的存款,彻底死了心。也是在查询买房知识的时候,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原来对日本的经济泡沫有些了解,日本在90年代爆发经济危机,直到现在依旧没有缓过神。而上次重创所产生的历史原因,也被国内一些人解读为中国发展必经之路。
比如书中提到的80年代的轻奢主义与天价房,俨然中国的正在发生。最近日本出的一些关于青年生活的电影,也透漏着这帮年轻人所面临的时代重压。
这未必不可能是我们将要面对的生活。
房子的梦想:
租房在日本电影中比较常见,也很少有专门刻画租房苦涩的。
13年的《横道世之介》,男主世之介只是刚来东京上学的学生,却也租住在外,有一间自己的小房子。大概20平左右,被隔成两间,里屋是住房,外屋是厨房。
而他的同学也都是选择在外居住,只不过有些条件差些,像他租住的公寓,很像北京五环外的自建房。
去年大火的日剧《请和废柴的我谈恋爱》,女主已经30岁,依旧一事无成。她也一直寄宿在咖啡店老板黑泽那里,或者是好友阿晶家。
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中,阿部宽在城市工作也是租住在外,自己的妹妹惦记着母亲的房子,希望把房子留给她们。
或许这些人都稍显落魄,买不起房子,但这也恰好是世间的大多数。
银魂里有一句话,“我们这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高房价已经使青年一代妥协、接受,但是他们也没上代那么执着,以平和的姿态接受租房。
劳累的工作:
在《失去的二十年》有经济学角度讲述日本职业现状的分析:二战之后,作为曾经中心力量的集团正在失去向心力,而全球化又把共同生活体解体为个人,在这种冲突下日本依旧艰难变革着。
在中国的“树挪死,人挪活”的观念放到日本是行不通的。日本认识中,“跳槽”是在原单位混的不好,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而且日本仍有对正式员工保护过度的情况,许多青年人在进入公司时会拼命工作,积攒人脉与经历,力求一个铁饭碗。
在今年的《世界奇妙物语·秋季特别篇》中有一章叫做《揣度》。
外星人过来侦测地球人的行为,发现有一种思考方式叫做“揣度”,意思是下属根据领导的行为,推测领导的意图,然后做出反应。
只有善于“揣度”的人才会被前辈重视。
讽刺的是,片中所有的揣度都没有帮助企业达到最大化效益,并且最终的决策权只是最最顶层人的一句话。
年中还有一部电影是《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男主在“黑心”公司工作一年半,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社交,连打扫房间垃圾的时间都没有。
每月加班数高达150个小时,回家之后领导仍派遣工作过来,逼得男主欲越轨自杀。
幸得一名叫“YAMAMOTO”的男子拯救改变人生。后边有些魔幻,而且影片提出的逃出日本,有些逃避现实的意味。
在《失去的二十年》中提到“日本年自杀人数已经连续11年超过3万人,平均每10万人里有23.7人自杀,自杀率位居世界第八,比G7任何一个国家都高。”(书是2012年出版)
日本有一种说法是“社畜”,即公司的牲畜,是上班族的自嘲,这也从侧面看到他们所面临的工作压力。
无法接受的爱:
在我的印象中日本是个浪漫的国家,这其中就有每年日本上映纯爱电影太多的因素。
但在2010年李相日导演的《恶人》中呈现出一段无法接受的爱。
影片由妻夫木聪和深津绘里主演,这两位后面都还有电影介绍。
妻夫木聪交往的女友拜金主义,他发现女友上了一辆高富帅的车后,大怒之下将其杀害,之后被通缉逃窜。
在这过程中他约上曾经网络聊天的一位售衣员深津绘里开房。两人在接触过程中逐渐产生感情,然而妻夫木聪始终心存芥蒂。
深津绘里则深陷其中。
因为曾经的背叛,一人已经失去爱人的能力,两人的结合注定没有好结果。
这或许是一个极端,但失信在日本社会并不是个例。
无所适从的社会:
去年旬报十佳的最后一名同样是李相日的《怒》,这个片子卡司感人。
《怒》的观感极煽情,叙事手法符号化,被很多影评人打了低分,但它在《旬报十佳》中不无道理。
影片讲述一栋住宅区的夫妇被人残忍杀害,杀人者在墙上写下“怒”字。
几年后,警方发布通缉令,并宣布凶手已经整容。这时在日本的三个地方分别出现三个神秘男子,他们都有些特征像是凶手。
这三个地方分别是千叶、冲绳、东京。
千叶篇由松山研一、宫崎葵、渡边谦主演,讲的是失足少女被拯救爱情的故事,背后是对司法的批判,在日本黑帮和风俗店都是合法的,这也使得在这些组织行使权力的时候,平民得不到有效保护。
冲绳篇由森山未来、广濑铃、佐久本宝主演,讲的是美军强奸少女事件,在冲绳的美军基地经常发生,美国驻军强奸日本本土少女的事情,而这些人又受美国保护,经常是从轻处罚送回美国。
东京篇由绫野刚、妻夫木聪、高畑充希主演,讲的是同性得不到社会认同却也自我放弃、生活糜烂的事情。
这些社会问题,使日本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对政府的不信任,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亲人。而由于凶手的出现,更使得每个人丑态毕露。
阶级跃升:
年中有一部电影《愚行禄》,由妻夫木聪和满岛光主演,两位当红明星让电影备受期待。
影片由一件杀人案牵起。某高档住宅区一家三口被杀,凶手下落不明,妻夫木聪饰演的调查记者前去房屋主人的生前好友家中采访。
采访对象包括女主人的同学、同学的前男友、男主人的前同事、男主人的前女友等人。
这一挖不要紧,男主人生前的劣迹被一点点暴露,他与公司前辈欺骗女同事感情,同时交往好几个女友只为拿到正式“内定”名额。跟前女友联系是因为应聘的公司是前女友父亲家的。
而女主人的调查结果则是大型“绿茶婊”现形记。她上学时就是学校的焦点,她设计抢走美国归来的转学生宫村淳子的男友,让宫村陷入痛苦。她利用满岛光试图加入他们“内部生”圈子的欲望,做人肉交易,将满岛光推向万劫不复。
里面的人没一个好人,包括小七扮演的调查记者。他们同样可悲,他们在阶层固化的社会中拼命爬行,顾不得他人生死。
影片阐述了一个事实:底层向上跃进,是世间最艰苦的爬行。
无处宣泄的青春:
今年圣丹斯电影节有一部画风独特的短片叫《就这样,我们把金鱼放入了泳池》。28分钟却分成9个章节。
这是发生在日本的一起真实事件,4个少女把400多条金鱼放进了学校的泳池。
你觉得很无聊是吧。
对了,青春就是这样。
她们在KTV大喊大叫,她们喝着五颜六色的饮料。她们骑着车子在小镇的路上奔驰,又在走着时说为什么不发生地震,不发生战争,父母突然死了,僵尸之类的啊。她们在超市走着,突然灯光暗了,出来四个大妈说“我们就是你们的未来”。
她们在混乱又无聊的演唱会间隙,将金鱼放进了学校泳池。
导演曾经想给影片起名叫做《金鱼,你是跳不出来的》
错乱的一代:
在美国有“垮掉的一代”,在日本也有“错乱的一代”。这不是我说的,是去年旬报十佳的其中一部《错乱的一代》。
关注这部电影是因为柳乐优弥,他可是在2004年14岁的时候,凭借《无人知晓》打败过梁朝伟的人,戛纳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无人知晓》之后真的没什么值得称赞的作品,而在这部电影中拿了旬报最佳男演员。
这部里还有“苏打”管田将晖和小松菜奈,都是当红演员。
电影讲的是在松山小港口城市发生的混乱事件,小镇青年柳乐优弥每天在街上晃荡,寻衅滋事,管田将晖期初也只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怂包。
两人相遇后就在一起厮混,柳乐优弥帮管田出头,谁惹他他就打谁。之后管田将晖开始恶意伤害路人,从不敢动手到最后无差别打人,见人就是一顿暴打。
没有任何理由。
而另一位女性角色小松菜奈也是个惯偷。
影片将少年的失序展现的淋漓尽致,且没有任何理由去解释管田及柳乐为什么会去打人。全程无差别攻击。
这种场景放到校园霸凌中也很常见,可以回忆到小时候。一帮人去排挤一个人,是因为他做错了吗?不是,只是需要找个人出气。为什么孩子会下手那么狠呢?因为他眼中没有法律意识,也不知道要承担什么后果。
这种行为普遍存在后,就变成“错乱的一代”。
菊与刀:
日本人是个很奇怪的民族,在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中就有观点非常犀利的解读。
在日本人身上可以同时存在“顽固”与“妥协”的态度,书中写到“一切个人的思想都要跟随集体的观点而改变”,所以日本人虽然以顽固出名,但是当周围环境改变时,他们又能欣然接受这种改变。
而这种对立也出现在电影中。
在漫改电影中,最是极端,以引进内地的来讲,去年就有《寄生兽》的引进,那是一部非常血腥恐怖的电影,而今年引进的漫改有《银魂》,这就是非常搞笑而且轻松的电影。
在校园类型的电影中,有恐怖向的《大逃杀》、《真实魔鬼游戏》,也有《垫底辣妹》这样的励志电影。
我很喜欢的一位日本导演是枝裕河,他在04年的《无人知晓》中,营造了那么悲惨的一个世界。却在11年的《奇迹》中将小孩子拍的单纯可爱。
在青春电影中除了表现“青春残酷物语”之外,每年也有大量的纯爱类型上线。
今年的《溺水小刀》和《明天的我和今天的你约会》等都火过一段时间,而且后者从逻辑上就根本接不上去,硬是看着小松菜奈的甜美笑容陷入对爱情的幻想中。
去年大热的《你的名字》就更别提了,登上日本影视票房榜前十了都。
在重压的对立面也有青年一代的追求,在泡沫经济破灭后,人们买东西更注重体验而非价格,
在个人兴趣选择上也呈现出千人千面的姿态。
物哀:
江户时代有个学者提出了“物哀”的词汇,指对物品的感情,在《你的名字》中就有“物哀”的展示,从小镇历史的消失、乡镇的萧条、红头绳的结、口嚼酒的神奇都透着淡淡的情绪。
“物哀”讲的是对物品的关注,在畅销书《断舍离》中也有这种概念,降低物欲,寻找每一件物品对自己的意义。
给人生做减法。
而矢口史靖导演则直接号召年轻人回归田野,有一部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染谷将太和我老婆长泽雅美主演的。
影片用非常戏谑的手法将少年郎骗去山村,在山村中染谷逐渐被村民感染,每天去伐木、适应村中的生活,最后还参加了村落的祭祀大典。
在今年的《生存家族》中更是用大停电的软科幻外衣将一家四口人逼向农村。在骑车返乡的一路中经历了人性的考验,也有不同生活价值观的冲击,最后还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而在这个过程家里的两个青年也学会干活,与父母交流增多。女孩不执着于化妆衣服,男孩也不天天抱着手机。家人的联系变得更紧密。
顺便提一句:深津绘里都演妈了!
影片用轻松喜剧的手法拍了一部灾难片,里面有很多镜头印象深刻。比如米店老板门口一堆人排队换米,钱已经没有用,有人拿出了劳力士手表还有马萨拉蒂车来换。被老板一口拒绝,那些东西对生存一点帮助没有。
这部片子更极致一点就是《小森林》,不过不是每个少年都有这门手艺啊。
青年焦虑:
以上推荐的几部影视作品多少都能反映出日本青年的生活现状。
可以看到他们也承受着房子、工作的压力,渴望爱情,却小心翼翼。他们沉迷幻想,又关注当下。即能发出“我们这些人活着已经竭尽全力了”这种哀叹,又能说出“虽然今天吃了很多,依旧希望能减4公斤”的自嘲。
“one”生活公众号去年有一篇关于青年焦虑的文章,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解释的:中年的危机是因为生活可以一眼望到结局,由此而生出的心灰意冷。而青年的危机则是,生命走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主角,意识到自己的平庸与局限性,人生中很多不切实际的可能性逐渐被关闭。但是因为“年轻”,对就是这个词,“年轻”,又会时常觉得不甘心,觉得一切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希望与失望反复交叠,自我怀疑与自我期许不停循环,从而产生大量焦虑与迷茫。
而日本青年一代,他们处在青年焦虑与中年危机的双层困境之下,苦苦寻求存在感。在与社会和解的过程中,也在努力与自己和解。
这些处境于我们,也未尝不会经历。
看电影时总想去捕捉电影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尤其现在处于青年焦虑状态下的我,更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启迪。
如果可以预见这般生活,自己早些做好打算。
如果预不见,自己也能随遇而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