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1)

气象学者,研究空气界自然现象之学也。凡寒暖(即温度)干湿(即湿度)风向雨之类,皆空气界之自然现象。此等现象,如何而起,其起时又从如何法则,皆研究气象学之目的也。

——《气象学》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2)

对于气象研究来说,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各种气象观测仪器了。徐家汇观象台(上海气象博物馆)里珍藏着多台颇具历史价值的气象仪器,这些用于气象预报、气象监测等领域的专业设备,现今个个都有100多岁了,满眼都是故事。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3)

1、垂直自记气压计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4)

垂直气压计(法国 1850年左右)

垂直自记气压计在全球不超过5台,可以说十分珍贵。垂直自记气压计是根据真空膜盒随大气压力的变化而伸缩的原理制造的。简单说,就是当大气压力有变化时,就会使真空膜盒(图中圆形盒子)像弹簧一样伸缩,来回拉动连接真空膜盒的笔杆,笔杆就会在纸上留下像心电图一样的轨迹线。

2、菲茨罗伊气压计/温度计/风暴瓶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5)

菲茨罗伊气压计/温度计/风暴瓶(英国 19世纪末)

菲茨罗伊气压计/温度计/风暴瓶多功能气象观测仪器,是由菲茨罗伊于19世纪末所制造。菲茨罗伊曾担任英国皇家海军的海洋测量员,在海洋气象观测方面有着巨大的功绩。本仪器功能性强,共由三个仪器组成,中间是气压计,右边是温度计,而左边这个是风暴瓶,其内部的结晶体在不同的天气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变化。

3、Tennelot牌棍式气压计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6)

Tennelot牌棍式气压计(法国巴黎 19世纪末)

Tennelot牌棍式气压计,是一款便携式气压计,三个脚是可以收起来的,和现在的三角架一个原理,收起后就可以放到左边这个长条形布袋里,带着各种跑了,真的是既能当“登山杖”又能预报天气的旅行必备仪器啊!使用仪器时一定要注意把脚支起来,并且保证仪器垂直于地面,使用完之后也必须垂直摆放。

4、折叠式红水温度计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7)

折叠式红水温度计(法国 19世纪初)

折叠式红水温度计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里面放的是煤油,一种则是酒精,徐家汇观象台的这款里面装的是煤油。煤油的沸点一般高于150℃,凝固点低于-30℃,因此这种温度计量度范围在-30℃~150℃。酒精款的温度计量度范围在-117℃~78℃,能测量更低的温度,但是并不怎么实用,因此市面上卖的普遍都是装着煤油的温度计。

5、毛发湿度计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8)

毛发湿度计(20世纪初)

毛发湿度计是利用了人类的头发制造出来的测量湿度的仪器。人的头发吸收空气中的水汽量是会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而头发的长短又和它所含有的水分多少有关。通过把人类的头发放在仪器上,不同的湿度下头发会有不同幅度的伸缩,从而通过仪器上的刻度来了解当前的湿度是多少。

6、自记湿度计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9)

自记湿度计(20世纪初)

自记湿度计同样是以毛发作为湿度感应元件,利用其随湿度高低而改变长度的特性而制造。每当湿度变化时,毛发的长度将会改变,笔杆会被拉动,笔尖会在记录纸上记录湿度曲线,比毛发湿度计观测的数据更加准确精细。

7、气压计温度计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10)

气压计温度计(法国,1900年左右)

这是一款功能多样、外形美观的家用型气压计温度计,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抽成真空的金属盒,与盒盖中央相连的弹簧片配有立式底座,辅有老水手立像与旗帜装饰,透露出浓浓的北欧航海气息。

8、温度气压计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11)

气压计/温度计(法国,1900年左右)

这款温度气压计通过古朴、优美的木雕形式,将水银温度计与金属盒气压计集成到了一起,简约大方。这款仪器当时主要用于放在家里进行气象观测,十分便捷。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12)

气温观测仪器诞生史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13)

1592年:荷兰人C. Drebbel von Alkmar与意大利人Galileo Galilei同时发明空气温度计。

1620年:荷兰人C. Drebbel von Alkmar 发明酒精温度计。

1643年:德国人Kircher 发明水银温度计。

1665年:荷兰人Huygens 作温度计温标,确定水之冰点及沸点。

1714年:德国人G.D. Fahrenheit 制作水银温度计,订华氏温标。

1730年:法国人Reaumur 制订列氏温标。

1742年:瑞典人Anders Celsius 制订摄氏温标。

1794年:英国人Daniel Rutherford 发明最高最低温度计。

1887年:德国人R. Assmann 发明通风干湿计。

◆ 编辑丨HA.z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14)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微信ID:XujiahuiOrigin)

气象博物馆官网(海派之源-徐家汇源)(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