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孩子变畸形(你这个孩子真的很差劲)

以“羞辱创伤”的形式来说,有许多人以为,“羞辱创伤”就是发生在原生家庭但实际上,羞辱创伤出现的形式有许多种,也不仅仅出现于家庭,在学校、人际,甚至职场,都会延续着这个“羞辱”的文化习惯,一刀一刀地划在孩子的心上,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当你的孩子变畸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当你的孩子变畸形(你这个孩子真的很差劲)

当你的孩子变畸形

以“羞辱创伤”的形式来说,有许多人以为,“羞辱创伤”就是发生在原生家庭。但实际上,羞辱创伤出现的形式有许多种,也不仅仅出现于家庭,在学校、人际,甚至职场,都会延续着这个“羞辱”的文化习惯,一刀一刀地划在孩子的心上。

01

外貌、性格、能力与价值否定

“我没办法停止吃东西,特别是压力大的时候。我知道我又胖又丑,从小我爸还有我奶奶他们那些亲戚,最常这样说我:“你是猪啊!天啊!你又胖又丑,真的很恶心!”他的声音一直在我耳边,我一想到,就会狂吃东西,停不下来。当我很有罪恶感时,我就跑去催吐,但是当耳边响起他的声音时,我又忍不住大吃。我觉得自己好可悲、好糟糕。”

“从小,我妈就说我是家里最笨的,大概未来做什么都不会成功,最好是就找个男人嫁了,但又说我不漂亮、性格不讨人喜欢,大概也很难有什么好日子可以过。即使我念书的成绩其实都比哥哥弟弟好,但是我仍然一直认为自己是笨的,觉得就像我妈说的,我只是运气好,考运很好,刚好都考了我会的题目。我一直努力想要获得别人的肯定,但又在获得时觉得自己其实是运气好,不管得到多高的成就,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好的。”

“小时候,我们家是个大家庭,许多亲戚住在一起。当时我爸妈对我生活的规矩要求很高,只要我一没做到,他们就会说我是个没家教的孩子,或是骂我、打我、嫌弃我。他们常会拿其他手足或其他亲戚的小孩跟我相比,而其他小孩很容易可以做到他们要的,我爸妈常常称赞他们,说我不好。久而久之,连那些亲戚的小孩、我的手足他们都会欺负我、嘲笑我……我觉得,自己在家里像个失败品一样。”

02

包裹在“为你好”的羞辱,最难识别

许多受到羞辱创伤的人们,小时候所感到最直接的,是外貌、性格特质、能力,甚至是存在价值的否定与羞辱。关于这类的否定与羞辱,有些父母甚至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提醒孩子。“那是因为我是你爸妈,会说实话,外面的人不会。如果连我都不说,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包裹在“为你好”的羞辱,最难以被辨识,也最容易会被着急地、以为把自己变好才能被接纳,且以此得到安全感的孩子给收下来,成为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中,不停去羞辱折磨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被别人接纳肯定的判断工具。

这份工具,成为孩子拿来伤害自己、限制自己表现的刀,把不符合别人框架的自己全都切掉,让自己血肉模糊地站在别人为自己设的框框里。在这样的过程中,遍体鳞伤的我们,只会急着告诉自己说:“放心吧,我们在大家的期待里面,我们是安全的。”而无视于自己的伤有多重,心有多痛。

若无法让自己能够符合这个框框,自我价值与自尊,就在施予羞辱创伤者一次又一次的羞辱中,消失殆尽。

遍体鳞伤的我们,只会急着告诉自己说:“放心吧,我们在大家的期待里面,我们是安全的。”而无视于自己的伤有多重,心有多痛。

03

“逗弄”是隐微且不易辨识的羞辱

一类的羞辱,还可能会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出现,例如类似于“逗弄”的样貌。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听大人讲过“你是从垃圾场捡回来的”,然后让小孩在急于否定甚至气哭的过程中,大人仿佛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笑话一样,觉得这么认真、把玩笑话当真的孩子好好笑。

实际上,类似这类的“逗弄”,完全没有增进亲密或感情的功用。这种“逗弄”唯一的功用,就是让逗弄者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全知的;可以不在乎地操弄被逗弄者的知识真相与情绪,引发被逗弄者的羞耻感,觉得自己似乎是糟糕的、不好的、被抛弃的。

你发现了吗?这其实也是一种“羞辱”,也就是使用一些手段,贬低、压抑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或价值,乃至影响到对方的自尊、对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对方感受到羞耻、觉得自己很糟糕。这类的羞辱极为隐微且不易辨识。若当时的周遭氛围,是允许大人可以对孩子这样做的,那么这样的创伤会慢慢累积,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而被对待者与对待者,都不觉得这种不尊重他人的感受与情绪、不平等位置的对待,是有问题的。

这是在生活中时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那就是:有权力、有权威者,可以随意定义、评价他人的外表、能力、价值、性格……而标准,是他们订的。处于弱势的权力位阶者,例如孩子,没有同样的权利可以评断他们。若说出来,可能会被攻击、压制,甚至遭受更深的羞辱……这种现象,深刻地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当中。

04

“心理控制”的教养方式

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还是个体?“心理控制”的教养方式,与“情绪勒索”有些类似,也就是父母使用一些方式来干预、控制孩子的心理自主性与自我表达,不考虑孩子的个人心理需求与感受,也不鼓励孩子可以主动发展自我,或是对外接触等等。也就是说,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尽可能按照父母的期待与需求去过生活,而不鼓励孩子成为与父母不同的独立个体。

在这过程中,使用“心理控制”教养方式的父母,会选择一些控制孩子心理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需求,例如撤回关爱、引发罪恶感、逐渐加深孩子的焦虑感、限制孩子的表达等。而在我的实务经验中,发现经历过“心理控制”教养的孩子,是最不容易被发现有着“羞辱创伤”的一群人。

因为,就过去台湾的教养经验中,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父母“为你好”,所以你应该做到父母要你做到的事情。如果不做到,就是“不听话”、“不孝”……这是一个约定俗成、不会被认为有什么问题的教养状况。

但是,什么叫做“听话”?父母责骂、要求的程度,怎样叫做“订规矩”,怎样叫做“控制、限制孩子的身心发展”?这些模糊的标准,让有些父母无法觉察到自己控制孩子的行为已然太过,侵害到孩子的情绪界限,使得孩子的生活必须压制自己的情绪与人格发展,以父母的标准与情绪作为行为依归时,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大。

05

言语的轻蔑与否定

曾有朋友向我分享他的一段经验:他们全家一起去看车,当时身为哥哥的他就读高中,还有一个四岁左右的妹妹。买车的理由,是因为常需要接送他与妹妹,于是父母与业务讨论要买小客车,还是房车。业务极力鼓吹房车:“你们还要放儿童座椅,房车坐起来比较舒服。”妈妈问了价格,房车的费用比小客车贵上许多。

这时候,听到价格的哥哥面有难色,就说:“妈,我们要不要先买小客车就好了?”没想到妈妈立刻转头骂他:“你都只有想到你自己,怎么都没想到妹妹?你真的很自私!”

我听到这段时,忍不住问他:“天啊,你妈居然当着大家的面这样说……可是你会说要买小客车,应该是因为觉得房旅车太贵吧?”他看似无所谓,耸耸肩回答:“对啊!不过说了,我妈也不会相信。反正就这样,我习惯了。”

我听到的时候觉得好惊讶,又好悲伤。那句“反正就这样,我习惯了”背后藏着多少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被轻蔑、被羞辱与被贴标签?是真的无所谓?还是因为太痛了,得让自己无感,才能“习惯”?

被自己生命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人,一次次地否定与贴标签,是多么痛苦与残忍?而为什么,我们需要习惯这种事?

像这种“你很自私”、“你只在乎你自己”、“你根本一点都不想努力”……这些话,失去了对等与尊重,只有一方的声音与标准,而另一边时常是被误解与伤害的。

06

情绪压制、否定与忽略

阿平从小就知道,只有爸妈可以生气、吵架、发脾气,如果自己有脾气,一定会被打得很惨,或是会被惩罚。

有一次带着小孩、太太一起去郊游,小孩昨天因为太期待而没睡好,所以沿途一直吵时,阿平突然忍不住大吼孩子,说:“不要去玩了,回去好了!”

他愤怒地开车回去时,太太被吓到,什么都没说。孩子小声抽泣着,车内一片安静……他突然发现这场景好熟悉:“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感觉?每次我出现情绪,我的父母就会惩罚我,让我没办法做我想做的事、去我们原本讲好要去的地方?”

某一天,阿平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年纪很小,他正在哭,许多大人包围着他。他们对他说:“羞羞脸,男生还哭哭。”“你看,别人都在笑你了……”“男生哭哭好丢脸,不要哭了。”

在梦里的他觉得好羞耻、好丢脸。他拼命擦着眼泪,想要让自己不哭,让这些大人不要笑他,但是止不住泪流。然后,他醒来了,眼角带着泪,心中充满了悲伤。他终于想起来了:“原来,我一直觉得,表现情绪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会被人嘲笑、看不起,不会有人来照顾我。那种羞耻的感觉,挥之不去。

非常多人跟我提到,自己在童年时遭遇到情绪被否定、被压制的经验。有性别的关系,被要求不能表达情绪;也有因为自己的情绪无法被父母接纳,而被否定、忽略的经验。

那种“你有情绪是很丢脸、不好的”与“你怎么可以有这种情绪,会这样,就是因为你太敏感、情绪化”……这类的情绪压制与忽略,其实不停地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与文化当中。

最悲哀的是,在采取“心理控制”教养方式的家庭当中,常见出现:只有父母的情绪是情绪、父母的感觉是感觉,孩子是没有被允许能有情绪自主性的。于是,当因为一点小事,父母情绪爆发,或是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够好,就会失去照顾与关爱”的这些事情,都是“日常”的时候,孩子就带着这样的创伤长大。“心”这个容器,装的就不会是自己的感受与需求,而是能主宰他的生活的父母,他们的情绪与要求。

于是,长大之后的孩子,无法辨识、知道自己的喜好,因为能够指引他们的情绪已经瘫痪;即使情绪升起,他们还是会习惯性地以别人的情绪与感受为主,让自己处在“自我需求”与“他人期待”的两难当中。

而最后,“他人的期待”几乎都会获胜,因为这就是他们成长的生存法则。

07

跳脱不当的教养方式,需要先有意识

有些孩子,在经历许多创伤之后,愿意回过头去看自己在这过程真的受伤了,接受父母有其限制的可能性;但是在理解自己的创伤时,仍然不习惯先照顾好自己的感受,而会逼迫自己:“既然我已经知道他们有困难,也很难改,那我有能力,我应该多做一点。”

但却在这“多做”中,尚未照顾好自己过往的创伤,而会在历经与父母关系中再一次的挫败时,出现更大的情绪重现,而忧郁、愤怒、羞耻感等会一涌而上。最后变成恨,甚至造成彼此关系的直接断裂与疏离。

而这,是最令人伤心的结果。

我了解讨论这些互动并非易事,甚至有些父母会感受到被责备,因此会有许多情绪。但我仍强调,谈论这些并非要讨论谁对谁错。因为若这是一个文化习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框架,就无法跳脱这样的教养方式。

我们要做的,不是讨论对错,而是弥补、改善与预防。若有机会了解,怎么做能让孩子得到爱与支持、怎么做能让孩子不受伤害、怎么做能让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了解孩子与大人一样,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平等的人,需要被平等的对待与尊重,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原文出处: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2383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原文未标注作者,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