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真实身世之谜(她一生遇到过三个男子)
文|晨夕
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她是鲁迅口中的“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她一身才华,却一生飘零。
1942年1月22日,她留下一句“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遗恨,离开了人世。
那年,她年仅31岁。
她,就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民国女作家萧红。
萧红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但这个苦命的女子,却用顽强的抗争精神和卓越的文学天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原生家庭的烙印,使萧红一生缺爱,却也成就了她桀骜不驯的性格
1911年6月1日,萧红出生在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因为是女儿,父母并不是很喜欢她。
9岁那年,生母病逝,父亲续弦,萧红的日子更加艰难,她在书中说:“偶尔打碎一只杯子,父亲也要骂到让人发抖。”
萧红的童年是不幸的,但她的性格却很倔强,像一匹不驯服的小马,横冲直撞。
虽然生在封建时代,但萧红却敢于向封建卫道士发起挑战,她穿起了白上衣、青短群,剪掉了长辫子,梳短发。
小学毕业时,萧红更大胆地向父亲提出要去哈尔滨读书,父亲自然不同,还给她定了婚约,对方是抽大烟、不上进的纨绔子弟汪恩甲。
父亲的百般阻挠,没有吓倒萧红,她选择了反抗,把刀架在脖子上,以死相逼,父亲无奈,只能选择妥协。
进入初中后,萧红积极参加一系列爱国运动,却不慎惹怒了校长。为此,舅舅扬言要打断她的腿,父亲则命令她必须回来结婚。
面对家里的压迫,萧红越发叛逆。于是,她和表哥私奔到了北平,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让表哥家里勃然大怒,断了他的经济来源,缺衣少食的境况下,表哥很快抛弃了萧红。
纵然心比天高,但在穿衣吃饭面前,萧红只能选择妥协,不得不硬着头皮回家。
然而,迎接她的却是父亲的巴掌和软禁,她绝望、无助,泪水沾满了衣襟。
好在,姑姑对她尚有一丝怜悯之心,于是,在一个夜晚打开了门锁,偷偷将她放走,她才保全了性命。
从此,萧红走上了颠沛流离的流浪道路,至死都没有回过那座东北小城。
2
夹缝中求生存,面对困境,一丝希望都不放过
出逃后的萧红,成了没有家的孩子,她独自流浪在哈尔滨街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萧红从十几岁就和命运抗争,一直想要独立、自主的人格,但在封建余孽尚存的社会,一个弱女子,想活出自我,太难。
在生存面前,人的尊严一文不值。最后,饥饿寒冷的萧红为五斗米折腰,接受了找上门来的汪恩甲。
他们在哈尔滨过起了未婚同居的生活,但王恩甲还是辜负了她。在萧红身怀六甲时,这个男人以回家取钱为由,狠心将她抛弃。
汪恩甲的离去,直接把萧红推入了万丈深渊,因欠钱旅店的老板将她关押在杂物间,更是扬言待萧红生完孩子后,直接将她卖到妓院。
若是平常女子或许会选择死,也或许会选择认命,但萧红不同,她是一个即便身处夹缝中也会拼命求生的人。
绝望之际,萧红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写信求助,信里她说:“你和我都是中国人,中国人见中国人不能不救啊。”
裴馨园随即委派一个叫萧军的年轻人给萧红送书,他们因此结识。
那时的萧红,身怀六甲,脸色蜡黄,但萧军还是被眼前的女子吸引了,他温柔地对萧红:“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
萧军的出现点燃了萧红几近绝望的生命,他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3
很多人的不幸来自于贫穷,萧红也如此,但她从未放弃。
1932年8月7日,一场足足下了二十七天的大雨,导致松花江决堤,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瞬间成了人间地狱。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说:倾覆一座城,只为成全你们的爱情。而哈尔滨的这场灾难,也成就了二萧的倾城之恋。
大雨中,萧军凭一己之力将萧红从小旅馆中救出。从此,这对文艺青年,正式成为了恋人。
出逃后不久,萧红分娩,她自然无力抚养这个孩子,就狠心送人,出院后的萧红,就开始与萧军同居了。
遇到萧军是萧红命运的转折点,他不仅救萧红于水火之中,还带领萧红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那时的“二萧”,生活除了“穷”还是“穷”。最艰难的时候,用咸盐沾着馒头吃,寒冷的冬日,唯一给他们带来温暖的,只是一个单薄的床单。
萧红经常饿的四肢疲软,她在散文集《商业街》里这样描述:
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气的皮球”。“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可以说,没有哪个女作家像萧红这样,在20几岁的年纪就经受了众多苦难,与家族决裂、逃婚、情变、被当做人质、失去孩子、战乱、贫穷、饥饿。
贫寒的日子,导致萧红疾病缠身,在朋友的记忆中,她总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恹恹的姿态。
后来,她在散文《饿》中写道:那是一段“没有青春,只有贫困”的日子,读来让人心酸不已。
4
如何与现实搏斗?唯有坚毅的信念和永恒的梦想。
有些人面对生活的贫瘠无力反抗,有些人即便身处泥沼也不会放弃梦想,萧红就属于后者。
现实的贫苦和疾病并没有磨掉萧红的意志,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追求,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和命运抗争。
在寒冷的出租屋里,守着一盏昏暗的油灯,萧红用冻僵的手继续创作,有时候肚子会饿的直叫,她也不去管。
萧红是倔强的,生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她将自己一生的痛苦和不幸,都归结为“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虽然命运对萧红极其刻薄,吝啬到不给她半点温暖,但她的作品却是积极向上的。
正如她在小说《亚丽》中所说:
“为了要追求生活的力量,为了精神的美丽与安宁,为了所有的我的可怜的人们,我得张开我的翅膀……。”
而且,萧红很有家国情怀,在不顾个人安危,和萧军合作写出了抗日小说《跋涉》。
在书中,他们歌颂了沉睡中的人民正在慢慢觉醒,也通过文字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面。
很快,萧红很快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怀疑,为了拒绝做亡国奴,她不惜离开熟悉的哈尔滨,踏上了流亡的道路。
在居无定所、到处漂泊的岁月,萧红拖着病痛之躯,坚持创作,最后用惊人的意志力创作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生活是一道深渊,但萧红却在深渊里苦苦挣扎,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在逃亡的日子里,萧红有幸和结识了生命中的贵人鲁迅。
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出版了《生死场》,鲁迅在序中写道:“与其听我还在安坐中的牢骚话,不如快看一下《生死场》,她才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5
如果自由的代价用爱情来换,你会义无反顾吗?萧红是。
《生死场》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萧红也因此走红,名气甚至盖过了萧军。
张小娴说:“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他在她有所期待的时候让她失望,在她脆弱的时候没有扶她一把,在她成功的时候竟然妒忌她。”
在萧红最艰难的时候,萧军照亮了她的生命,带她走进了文学的世界,那会,他是骄傲的。
可萧红的文学才华,注定她会备受瞩目,成为文坛里一颗耀眼的明星。
随着萧红的走红,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重,萧军不但出轨,甚至还对萧红家暴。
一次朋友聚会,朋友发现萧红眼青,萧红随即解释:“没什么自己碰到了硬东西。”
一旁的萧军却叱责地说:“干嘛要替我隐瞒,是我打的。”
萧军的一句话,让他们的感情无可掩饰的向外界呈现出了裂痕。
饱受痛苦煎熬的萧红写下这样一组《苦怀》诗,“我不是少女,我没有红唇了,我穿的是从厨房带来的油污的衣裳。为生活而流浪,我更没有少女美的心肠。”
萧红曾试过挽回这段感情,但有裂痕的爱情,注定无法修复。
最终,无休止的争吵,让二人都疲惫了,一次萧军在洗脸,萧红望着萧军的背影眼角含泪,面带微笑的说:“三郎,我们永远分手吧!”
萧军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淡淡地回应:“好。”
能一起走过的低谷的人,却未必能携手余生,这对一路相互扶持的文坛伉俪,相爱六年后,终究还是分手了。
6
自由的背面是孤独。
萧红是双面的,她一面是勇敢的,在民族危难之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敌人的罪行,不断地鼓舞人民要积极抗日。然而,在感情上,萧红又是脆弱的,她无法忍受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和萧军分手后,身怀六甲的萧红,嫁给了东北作家端木蕻良。
在婚礼上,主婚人胡风提议新人谈恋爱经过,萧红讲了一段话:“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1940年,萧红和端木蕻良逃到香港,萧红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写出了长篇巨著《呼兰河传》。
茅盾评价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一直想要岁月静好的萧红,在婚姻中并不快乐,端木忙于自己的创作,对她疏于关心,慢慢的他们之间变得无话可谈,萧红说:“是一种无法说出的痛苦。”
萧红的内心盛满了寂寞,最糟糕的是,她又被庸医误诊为喉癌,手术后病情加重,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带着遗憾和不甘,走完了她坎坷的31年。
7
萧红的一生写满了不幸,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爱过几个男人,却没有人能给她现实安稳,何其凄惨。
但是,萧红又是伟大的,即便步步艰难,她也从未想过妥协。
在感情上,萧红不够自立,但在和命运的抗争中,她却毅力惊人,她说:“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后人评论萧红时,都说“她的一生,太辛苦”,却又敬佩她的爱国之情和文学才情。
虽然她的一生,犹如一颗流星,只有短短的31年,但萧红却用文字,书写了人生的辉煌。
正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萧红即便生在旧社会,感受过世间的无情和冰冷,但她也在自己的青春韶华里与生命对抗,活出了自己一生的“黄金时代”。
作者:晨夕,一个爱读书、爱写文的自由人
(本文原创首发,抄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