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琵琶行简单介绍(白居易琵琶行入选课本多年)

公元816年的秋天,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遇见一位歌伶,听对方弹了一曲琵琶,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一篇千古名作。大家应该已经猜出来了,没错,这就是《琵琶行》,是一篇入选课本多年的妙诗。

白居易的琵琶行简单介绍(白居易琵琶行入选课本多年)(1)

这篇乐府长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全诗加上小序共754字,个人认为,《琵琶行》至少牛在这三点上:

首先,诗中金句频出,其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名句,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描写音乐之美这一段,确实是绝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诗句,化无形的乐声为有形,诗魔笔力之非凡,仅这几句就看得出来。

再次,白居易在此文中提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想法,千百年来安慰了无数天涯游子,直到现在仍经常被人挂在嘴边。

但是,作为一位语文老师,笔者近期听到教研室的老师说起他们班的一件趣事。这位同事说,他们班的孩子回家背《琵琶行》,他那做生意的家长听到其中7个字后表示:这诗课本就该删了!他指的是文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一句,这句诗的前后文是: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位家长不喜这一句的原因,大家一看就能明白,他觉得这7个字会让自己的孩子对商人有误解。他自己本就是个生意人,这么想其实并没有多大问题。事实上,我在教学生时,每次讲到这一句,也会有孩子来问我:“老师,诗里为什么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呢?”说明对于这句话,孩子们其实也是有困惑的。

白居易的琵琶行简单介绍(白居易琵琶行入选课本多年)(2)

“商人重利轻别离”这一说法,虽是白居易第一次说的,但这个概念却并非他首创。当年李白曾写过一首名为《长干行二首》的诗作,写得很有水平,“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一句还诞生了成语青梅竹马。但事实上,这也是一首写古代商人妻抱怨丈夫的诗作,在这组诗李白写道:“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也是抱怨嫁给商人的离别太多。甚至在诗中的最后一句,李白还写了“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哪里想到会嫁给个商人为妻,要担心这担心那。

古代的闺怨情诗很多,但嫁商人为妻之苦,是众多文人写得最多的一类之一。除了唐诗,宋代文人江开的《菩萨蛮·商妇怨》等,都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

白居易的琵琶行简单介绍(白居易琵琶行入选课本多年)(3)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古代人口流动不像现在这么大,那时候多数人是不需要离家四处奔波的,但有两类人除外:一类是四处为官的士大夫,另一类是商人。士大夫任官是能带上妻儿的,但商人们却往往不能。而那时候的商人,多数都是船商,也就是《琵琶行》中的女子所嫁之人。所以琵琶女说“商人重利轻别离”从她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但其实商人们也是为生活所迫。

我们了解了以上这些背景后,再来看看这位家长因7个字,就建议课本删掉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否有道理?笔者个人认为,这是说不过去的:

首先,“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话,是在特定环境下,琵琶女的一曲抱怨而已。大家在理解的时候,不应该单独把它拿出来看,而应该放在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来品读。琵琶女指的只是她的丈夫,而白居易只是用写实的手法,把她的话记录了下来。这让笔者想起《诗经》名篇《氓》中的那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这话要是翻译成白话文,言下之意其实就是说:“男子的誓言并不可信,分分钟就可能不爱你了”。这同样只是女子的一句抱怨而已,并非是诗人下定论,不能因此就认为这话有损所有男子。

其次,对于古诗词我们是否该对号入座?这位家长建议删除,显然是因为自己是商人,所以对号入座了。但事实上,如笔者上面讲的,在古代商人经常要与妻子分离,是古代的行商方式决定的。咱们看待古诗词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将过去的说法直接套用在今天。

再次,《琵琶行》确实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若仅仅是因为这7个字就删了,对孩子们来说肯定是一种损失。

综上,笔者认为这篇诗删不得。至于家长们怕这首诗影响孩子们对商人的看法,完全可以让老师在讲课时,对诗的背景等认真说明。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