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精选七言绝句100首(唐诗七言绝句十首)
一、《凉州词》王之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唐诗宋词精选七言绝句100首?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唐诗宋词精选七言绝句100首
一、《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中天才不少,但王之涣绝对是天才中的第一人,他流传下来的诗只有区区六首,只此一首,足可让其跻身一流高手之列,再加上那首都知道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想不成为江湖大腕都难。本诗大气磅礴,意境优美,豪迈中有郁闷,郁闷中有控诉,字字珠矶,句句经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说它是千古第一名诗,唐代离现在1000多年,那时人说话与今人说话肯定差别很大,那时人写的文章现代人理应难以看懂,可是那些唐诗,特别是五绝、七绝,简简单单的句子,都是那么美,那么通俗易懂,难道是唐代的诗人们都有预知未来的功夫?
二、《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和前一首一样脍炙人口。李白毫无疑问是唐代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史上最棒的诗人,其诗想象奇瑰,变化多姿,律诗、绝句这类格律要求较严的形式是不太符合李白口味的,但所谓功到极处,信手拈来即是诗。本诗从文字上来看,基本就是信口出来的。
当是时,李白被流放夜郎,那可是典型的鸟不下蛋之地,李白心中可谓郁闷至极,恨不得投江明志。但流放路上到达白帝城时,却接到了无罪释放的通知,从大悲到大喜,心花怒放,估计和杜甫一样,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坐在舟中再看那猿啼三声泪沾裳的三峡,一丁点多愁善感、悲天悯人之心也没有了,于是乎,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这种诗句就出来了。李白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当他没有当官时,就发牢骚,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他即将做官时,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当他做了官时,就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这等拍马屁的诗句。
三、《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不象现在,交通发达,所以唐诗中送别诗很多,有名的也很多,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等,都属佳作中的佳作。但在七绝中,本诗与下面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名气最大,个人认为,本诗似乎更胜一筹。别的不说,单说本诗被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就知其魅力。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咸阳古道,灞陵桥畔,小雨初下,轻尘不起,柳色依依,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行路的大好时候,王维在咸阳酒店大堂摆酒一桌,为元二送行,元二欲何往,塞外安西地,安西距长安,不知几万里也。怎么也得走上五个月。此地一为别,相逢不知年,他心中那份依依惜别之情可想而知。无可奈何人要走,唯有饮尽杜康酒,此时此刻,除了劝元二再喝一杯酒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再说出了阳关再哪有象我这样的朋友陪你喝酒呢。本诗以景写情,景切情真,其情之深,意之切,感染力之强,渭城曲尚在,读罢泪沾襟。
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别诗的又一力作,但本诗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却是绝然不同的风格:王维是送好友去上万里外的安西边塞,为苦寒之地;李白送浩然兄是顺水而下几日可到的扬州,为烟花之地。送的人不同,去的地方也不同,送人者的心境自然也不同。维诗的总体风格是低沉、压抑、郁闷的,白诗却是高昂、欢快、明亮的。
当是时,李白遇到了比他年长且已名动江湖的孟浩然,两人刚在黄鹤楼中推杯换盏,听完江湖艺人们笛吹“梅花落”,应该是十分高兴的。李白可是非常崇拜孟浩然的,还模仿星宿派弟子的语气赋诗一首,诗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基本上把老孟捧上了天。酒后送别偶像,李白心情一定是舒畅的。孟浩然可是风流天下闻,他去到青楼梦好的扬州,那还不是如鱼得水、醉卧花从的干活。可以想象,年青且自认比孟更加风流潇洒的李白,在送别时心中一定象喝了蒙年酸酸乳一样酸溜溜的,所以才有了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含醋率较高的诗句。孟上船后,李白极目远眺,孤帆远影、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不由诗性大发,美妙的诗句自然就脱口而出了。
五、《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春寒料峭,春愁黯黯,或许是赶着去扫墓,或许是赶着去会朋友或会情人,一股莫名的思绪从行人心中泛起,于是,想起了消愁解忧的良药----酒。可是哪里有酒馆呢?只得去问那牛背上的牧童,牧童遥指远方,抬眼望去,酒幌子在雨中隐隐约约,那就是杏花村,消愁的好地方。纵观本诗,字字传神,处处留意,精巧精致,浑然天成,宛如中国水墨画的清明烟雨图。有好事者将此诗生吞活剥,每句删两字,成了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虽然少了些许味道,但仍算是一首好诗。本诗理论上应该写的是江南清明时节,诗中的杏花村应该是泛指喝酒的地方,这也说明山西汾阳杏花村的酒在唐代已名满天下,可惜的是,现在杏花村汾酒空有这么大名气,但始终没有看到这个品牌大红大紫起来。看来仅有名人效应还是不够的。
唐代诗人中,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同属第二集团的领军人物,但两人各具特色。李更善七律,象“春蚕到死丝方尽”、“庄生晓梦迷蝴蝶”之类,而杜似乎是专攻七绝的,在蘅塘退士版的《唐诗三百首》中,七绝杜选9首,李也选了8首,杜诗整体水平要高出许多,这9首“折戟沉沙铁未销”、“烟笼寒水月笼纱”、“二十四桥明月夜”、“繁华事散逐香尘”,均为顶级豪华之作。反观李诗,除了一首“君问归期未有期”还算佳作外,其它的只能算是平庸之作。诗人词人多为好色之徒,喜欢寻花问柳醉卧花丛者多的是,但象杜牧这样洒脱不羁的还真不多。一般人都是光干不说,老杜却是又干又说,春香院中,潇湘馆里,处处留下墨迹,还自吹“赢得青楼薄幸名”。老杜混迹欢场十余年,从没不认帐的。
六、《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回。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300多年的历史中,侵略或被侵略的时间较长,中间还有个安史之乱,战伐较多,故边塞诗人也多,著名的有高适、岑参等。就七绝而言,是没有人能比得过王昌龄的,甚至在当时就有人认为他的七绝只有李白才可比得上,足见王昌龄功底之深。他的精品很多,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奉帚平明金殿开”等,本诗可算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诗大意是借李广讽刺当时将帅无能,其实汉唐以来边关战争一直不断,汉代固然有龙城飞将李广这样的将军,胜仗较多,但唐代猛将也不少,在边关战争中也是胜多负少,王昌龄其实没必要大叹世无英雄的。当然即使是胜利,但也是边庭流血成海水,古来白骨无人收,当炮灰的都是普通士兵。本诗恐怕不仅仅是讽刺将帅无能的,其矛头可能是直指最高层。再联想王昌龄的身世,多次被贬,估计对朝庭心存不满,发这样的牢骚也是正常的。唐代的诗人中好象对朝庭满意的没几个,是否当诗人的前提条件就是不当官呢?幸亏这些人生活在一个还算清明的时代,象前面的王之涣、后面的刘禹锡,搁宋代那得脸上刺字再发配江州,搁清代说不定会引起一场文字狱,大批人要砍脑袋的。唐诗之所以能繁荣发展,流传下来的也多,估计跟唐代政治相对清明,言论比较自由有关。唐诗反映社会现实的较多,宋词卿卿我我的较多,清代就不说了,著名诗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乾隆爷,其他人哪敢写诗啊,多少人因写诗把脑袋都写掉了。
七、《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爱摆酷,有事没事喜欢对朝廷说些风凉话,看他写的诗,什么“前度刘郎今又来”、“我言秋日胜春朝”、“道是无情却有情”、“吹尽狂沙始到金”等,透出一股傲气,在他被贬连州那个南蛮之地九年后被召回了长安,估计想再次启用他,可他到玄都观散散步,又写出了“玄都观内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这等与朝庭唱反调的句子,自然又逃脱不了再次被贬的命运。
本诗是刘公然藐视朝庭权贵的代表作,是他当年从和州奉如回洛阳,在南京凭吊古迹时写的。本诗借古讽今,以王导、谢安往昔的兴盛与现今寻常百姓家作比较,深刻揭露了世事兴亡和更替的自然规律。与李白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胜一筹。之后没几天,他在扬州遇见了白居易,又写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虽然脾气又臭又硬,写诗的功夫还真不含糊。
顺便说一句,唐代的皇帝们基本上都算是厚道人,象刘锡禹这样专与朝庭对着干的家伙,虽然前后经历了六任皇帝,可居然没有被砍头,而且居然还没撤职,而且还居然在他死前一直都在当不小的官,最后甚至还加了礼部尚书衔,虽然是虚职,但省部级待遇还是享受了,这就充分说明唐代是重视人才。
再顺便说一句,象他这种傲慢的人,居然写出了“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梢头”这样的宫词,是否虽然被贬多年,但经济上还很宽裕,家中妻妾成群所致。
八、《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前面已说过,唐代边塞诗较多,而且总体水平也较高。边塞题材比较容易融入感情,且大多数边塞诗人都有从军经历,对边塞、对征人都有亲身体会,故容易出好诗。但边塞诗基本上都是调子沉郁,多为悲愤、凄凉、郁闷之作,读边塞诗,心情沉重,一股忧国忧民的想法往往就冒了出来。本诗可算是个例外,就好像从张飞、李逵等同志笔下出来的一样,豪迈旷达,大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置生死于度外之势。
日落、星升、大漠,中军帐里,灯火通明,刚与胡人一战,大胜而归的将士们济济一堂,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大家手持白玉杯,杯中斟满了从胡人那里缴获的葡萄酒,随军乐手奏起了琵琶曲,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不喝死也说不定哪天会被杀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马革里尸、战死沙场。全诗雄浑激昂,势大力沉,抑扬顿挫,钪锵玫瑰,不愧为千年难遇的佳作。王翰诗名并不响,全唐诗仅录其十三首。本诗可谓是王翰个性的真实写照,他恃才傲物,豪荡不羁,且为人极爽,常直言进谏,被贬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他特有意思,别人被贬一般垂头丧气,可他倒好,照样吃喝玩乐、夜夜笙歌,好不快活,别人一个小报告上去,再次被贬。唐代诗人中一贬再贬的不少,前面的禹锡同学即是一例,可象王翰这样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再贬的,估计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九、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又是一首边塞诗,正印证了前面所说边塞诗容易出精品的论断。作者李益,曾从军十年,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为人豪放,常横槊赋诗,口占一绝。本诗估计不是横槊赋出来的,横槊赋出来的诗常大气磅礴,燕山雪花大如斗之类。小弟认为,本诗是李益深夜突然想起远在千里之外家中的娇妻美妾,心生郁闷,有感而作。
此诗写的是征人思乡之情,前两句写景,以边塞大漠上的绝妙夜景来衬托其凄凉,如霜的月光静静照在受降城外,让回乐峰前染血的黄沙变成雪白,万籁此俱寂,不知何人何处吹起了芦管,如泣如诉,随着如霜的月光洒遍大漠,战士们闻笛思乡,那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魂牵梦系,可古来征战几人回,不知能否再回到她的窗前┄┄,唉,如果小弟是受降城的司令官,一定要把那个吹笛的人抓起来,没收其笛,再赏他几军棍,晚上不睡觉吹哪门子笛,搞得士兵们都无心作战,估计是一间谍,专门来瓦解我方斗志的,不砍你头算是优待。
李益的强项是七绝,其语言、韵律,堪与李白、王昌龄相较,唐才子传称其为“高适、岑参之流”,可见其边塞诗之出色。该同学早初为进士出身,当县长多年未见升迁,无奈之下投笔从戎,曲线救国,功夫不负有心人,象猴哥一样历经磨难,但终成正果,官到礼部尚书之高位,也算是功德圆满、出人头地了。
十、《金缕衣》
无名氏
劝群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劝人抓住时机及时行乐。本意就是“行乐须及春”。是啊,少时不行乐,老大徒伤悲。年青时只知道象老黄牛一样埋头干事,年纪大了再想行乐,估计是拨剑四顾心茫然。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