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名有哪些(南京这些地名背后的秘密)
在南京待那么久,你知道
孝陵卫和下马坊有什么关系?
养虎巷和象房村又有着怎么样的渊源?
平江府路为何在夫子庙附近?
别说,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真正探究之后才发现
南京的地名之间原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说你还真的不一定知道
明孝陵系列地名
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且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孝陵卫
孝陵卫一名钟灵街。位于明孝陵陵门东南侧。顾名思义,孝陵卫就是护卫孝陵的军队。为保卫孝陵,在朱元璋安葬之后的一个月内,即设孝陵卫和神宫监驻守。“孝陵卫”是大明帝国一支精锐部队的番号,其地位不亚于京城内的皇家卫队。今孝陵卫镇、孝陵卫街、孝陵卫西桥等地名,均因“孝陵卫”而得名。
这是下马坊公园里的牌坊,并非真正的孝陵卫现址
今孝陵卫附近还有小卫街、卫岗等地名,亦因曾驻守过护卫明孝陵的军队而得名。小卫街位于明孝陵下马坊东侧,明代曾驻少量军队守卫,故称小卫街,曾名孝卫街。
卫岗,因此山岗上曾有驻军守卫孝陵,故名。现在卫岗也比附近的地势高,南京农业大学就在这里。
下马坊
当年孝陵卫是皇家禁地,近6000名精锐士兵驻扎于此,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现在下马坊遗址公园里,还有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
PS:苜蓿园:值得注意的是,苜蓿园并不是孝陵卫系列地名之一,而是元官署名,属大都留守司上林署。掌种苜蓿,负责饲养马、骆驼、山羊,故名。
明故宫
即明初皇城、宫城所在地,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其规制成为北京明清皇城的蓝本,是朱元璋构筑南京城时最先创建的一项杰作。现在虽然被毁,但是地名仍在。
御道街
以前的御道街南起光华门,北抵午朝门,是南京故宫的南北中轴线,明朝国都宫城的御街和御道,故名。如今的御道街就是在明皇城洪武门至承天门前外五龙桥的御街和承天门至午门(今午朝门)前的御道故址上拓建的。不是以前的御道街。
西安门
明故宫皇城的西门,位于今中山东路与龙蟠中路交汇处西侧。西安门是旧时南京进出明皇城最方便的城门,历史上曾长期被讹称为西华门,至今附近还有西华东村等地名。而在南航东面,确实还有东华门,是明故宫的东门。
后宰门
南京明故宫宫城北门,又称厚载门,取自《易经》“坤后载物,德合无疆”之意。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即仿照南京明故宫建造了皇宫,其皇城北门也叫北安门,元朝皇城叫厚载门,取自《易经》“坤后载物,德合无疆”之意,故明北京皇城的北安门也俗称厚载门。当年一些失宠的太监来南京避风头,他们集中在北安门,他们习惯上称后宰门,于是“后宰门”的名称在南京民间一直流传至今。后宰门现已不存,现仅作地名使用。
孙中山系列地名
中山路
中国最早的中山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并由此而得名。
中山码头
又称下关码头,1928年为保障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顺利进行,国民政府决定在下关江边建设码头,以迎接先生灵柩。大典举行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灵柩登陆的下关码头亦被定名为中山码头并沿用至今。
中山陵
孙中山的陵墓,故名,无需多做介绍。
逸仙桥
在中山东路上,紧临明故宫皇城西安门,是为迎葬孙中山灵柩筑中山大道时建,以孙中山字“逸仙”二字命桥名。1929年建桥,名逸仙桥,1963年、1997年改建,仍称原名。此外,还有逸仙村、逸仙小学等地名。
云锦系列地名
南京云锦博物馆
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主要展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中国民族织锦艺术。
江宁织造博物馆
是在江宁织造旧址上建造的一座现代博物馆,据史料记载,曹雪芹于康熙50年公元1711年就诞生在江宁织造府内。而江宁织造府就是南京负责云锦织造,在《红楼梦》里,曹雪芹也写了很多和云锦有关的衣服。
大行宫
因此区域为清康熙、乾隆南巡时在江宁府的行宫而得名。康熙帝六下江南时,四次居住在当年的江宁织造府,因此就把江宁织造府所在地称为大行宫。现无具体地址,而是指一片区域。
仙鹤街
位于内秦淮河新桥西北,南起集庆路,北至升州路。古代城南仙鹤街是云锦作坊密集的地方,据说这里的工匠师傅善于织造各种仙鹤图案的云锦。他们所织的仙鹤在全国非常出名,惟妙惟肖,千姿百态,曾被定为御用贡品,故名。
朱元璋动物系列地名
养虎巷和象房村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在大修城墙、大建宫殿的同时,也不忘顺手给自己搞个皇家动物园,地点就在御花园一角,饲养了许多珍禽异兽。不过一些身躯过于庞大,或是野性未驯的猛兽,都被安置在皇城之外。例如,南京外郭城门有“大驯象门”、“小驯象门”,在通济门七里街还有“象房村”,这都是明代驯养大象的地方。养虎巷,则是朱元璋圈养各地进贡猛虎的地方。
1421年,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迁都北京,皇家动物园衰败了,皇家养虎场和象房逐渐废弃,现在只空留一个地名了。
马群
公元1373年朱元璋在此设立管理牧马机构,牧养战马和皇家御马,并按毛色分养大批番人贡马,马群因此而得名。至今这里附近还有青马路、天马路、奔马路、金马路、神马路等众多与“马”有关的地名。
夫子庙系列地名
夫子庙
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后宋仁宗景祐元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
江南贡院
位于夫子庙学宫东侧,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中国南方地区开科取士之地,也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说白了,古代南方读书人科举考试,就在这里。
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
考棚,又称“贡院”,是科举时代士子们的应试考场。中华门内的上江考棚、下江考棚,在明清时期分别是安徽和江苏的学子预试考场,前者旧称上江,后者旧称下江。现在只留下地名了,在老门东。
平江府路
平江府路在夫子庙旁边,明初苏州府称平江府,因平江府考生考棚设在此处,故而得名。
秦状元里
位于中华路西边,以秦状元巷得名。清朝《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清朝这里有位秦大士自幼聪明好学,38岁进京考中状元。后来地方官就把他自小住的地方叫做秦状元巷。长乐路上还有秦大士故居。
秦大士故居
三元巷
古时殿试第一,称为状元。而在殿试之前,要经过乡试、会试,南京就曾有这么一个“考霸”,三次考试都拔了头筹。他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尹凤。相传他武学超群,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获三个第一,号称“连中三元”。做官后,当上将军,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中,屡建奇功。于是,他在白下桥西,也就是今天中山南路北段西边的老房子所在巷子,被叫做“三元巷”。
其他有关联的地名
鸡鸣寺与进香河路
进香河得名于明代,当时在鸡笼山(鸡鸣寺所在地)南麓设立“十庙”,尤其是鸡鸣寺的交通特别方便,有一条河把鸡鸣寺跟城外的秦淮河相连接,又经过那四通八达的河网,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使得这里的香火长年旺而不衰。后人因此将这条可以直抵鸡笼山的河流取名为“进香河”,是马娘娘进香必经之路。
1958年,由于南京市政建设的需要,进香河被改成了一条暗河,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原河边的土路被拓成了宽阔的左右分道的进香河路。1959年,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进香河改为暗河,上面修建了进香河路。
河消失了,但小河附近的地名却一直被沿用下来,如莲花桥、老虎桥、大石桥等,这些地名都暗示着那条河的往昔。
朝天宫和止马营
朝天宫在明洪武时,为祭祀天地等国家大典前,文武百官“净身”(脱离与妻妾等女人的接触)的场所,又是王公贵族和官僚子弟袭封父兄爵位之前,演练朝贺“天子”礼仪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庄严的所在。
在“万仞宫墙”西侧、“道贯古今”牌坊前有一石碑,碑上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十二字,百官至此,须下马步行,以示崇敬与忠诚。。当时的老百姓就称此地为“止马行”,后来就误传为“止马营”。止马营巷附近还有东止马营、西止马营和止马村等地名,均因止马营而得名。
狮子山和绣球公园
绣球公园位于中山北路406号。始建于1952年,因园内有绣球山而得名。该山为狮子山余脉,独兀狮子山南,与之形成“狮子盘绣球”之势,故名。
狮子山
绣球公园
朱自清说,逛南京,就像是逛古董铺子
南京那些曾经辉煌的历史
即使一切痕迹都消失了
还在我们每日挂在嘴上的地名上保留了下来
生活在南京,就像是活在鲜活的历史中
你还知道哪些南京地名是有关联的
欢迎写留言亮出你的看法
来源:南京那些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