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尊师重教是前提)
两会期间,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做客新华网、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就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回应网民。他认为,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
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部署。在两会的“部长通道”上,陈宝生用“提、改、育、用、保、尊”这六字箴言概括了贯彻落实这个文件要做的事情。
所谓“尊”,是指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既指全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也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尊重。《礼记·学记》中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在教育工作中,尊敬教师是难能可贵的,尊师才能重视他所传授的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令人尊敬和敬重的职业,所谓“天地尊亲师”,教师享有和天地、上苍、父母同等的地位,就连古代的皇帝在召见自己的老师时,也不能以君臣礼节南面而坐。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一个地区或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某某领导抓出来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只要对教师制定了科学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实施了富有成效的奖惩措施,就能水到渠成地提高教育质量。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育人的教师去执行和落实。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中,如果管理者缺乏对教师足够的尊重,教师就会失去教书育人的精神动力,身心疲惫,难以产生职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到那时,无论制度多么科学、管理抓得多么严格、奖惩多么到位,提高教育质量也是一句空话。
尊重教师,首先要从教育内部和学校做起,教师才能最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从而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
校长要把建设相互尊重的优良校风放在第一位。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校长必须时时履行自己的承诺,尊重、理解、信任教师,严肃认真地办好有关教师的每一件事情。同时,要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处,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尊重是相互的,校长尊重每一位教师,必然会赢得他们的尊重,教师之间也会相互尊重,如此,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逐步形成。
校长要知人善任,注重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校长要充分信任他们,大胆提拔和任用他们,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机会、提供机遇。对于教育教学能力稍差的老师,校长也不要随意放弃他们,要为他们搭建成功的平台,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校长还要对教师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教师是凡人,在全社会赞美教师春蚕精神和蜡烛精神、强调教师奉献和责任的同时,校长不应把教师神圣化而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应该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对于教师所犯的非原则性错误,校长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批评指责,不能抓住一点就无限放大,而要将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变成教师继续前进的动力。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