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岩茶圈入门基础知识 学院派伪高手入门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上一次,村姑陈写过一篇关于买到假年份白茶的文章,引起了朋友们的热议。
在那篇文章里,村姑陈提到,有一种茶客,叫做“没经验”型,这种提法,系村姑陈突发奇想,尚未有人提出过。
对于什么是没经验型,没经验型茶客的表现主要是什么,那篇文章由于主题的关系,并未深述。
本文,就详细说道说道,没经验型茶客的三大类型。
没经验型茶客第一型:学院派
学院派就是理论派,有些还是某学科的带头人。
学院派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喝茶,实践才能出真知。所以,理论掌握了大把的专业人士,要想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会努力创造许多许多实践。
比如村姑陈的岩茶十二钗开卖时,某国内知名的茶学研究机构,就私下购买了许多盒,用于科研需要。
当时村姑陈初入茶行,为此吓了一跳。
专家还能比我更不懂茶么,怎么还要靠学习这些入门级茶友才喝的茶来提升知识?
专家告诉村姑陈,他们的理论,来自于书本,但书本是前人写的,前人也并没有喝过武夷山这些岩茶的品种,所以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见十二钗组合里这十来种茶的名字,并且大多数没有喝过。
专家说,买茶的目的,就是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真正的茶汤,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
想来确是如此,对于专家学者等专业型人才来说,在茶叶的某些专业领域,学识破丰,看书看了很多,专业著作也研究得透透的地,然而书上写的那些茶,书上写的那些土壤,书上写的那些工艺,如果自己本人没有喝过,没有看过,没有经手过,那么知识仍然只是几段文字,只能起到纸上谈兵的结果。
身为学富五车的业内专家,尚且要喝村姑陈推荐的岩茶十二金钗来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那么,那些民间的“专家”们,只是道听途说了几句茶知识,就自称专家,自称懂行的,更是浮在半空中,未曾落过地了。
民间“专家”们,有着各种中自封的头衔,比如博士、教授、导师、大师、委员、会长等等。还有着各种华丽的资历:担任大赛评委,现任某学校导师,筹办了某茶道协会,出版过专业著作多本。
然而,任凭“专家”们对《茶经》如数家珍,对宋人喝茶、点茶、煎茶的技法了如指掌,对泡茶出汤的手势讲究百出(据说有龙势、凤势.......),对喝茶的礼仪刻板有序,却独独忘记了一点,对茶汤香气、滋味、口感的品鉴,这一块的技能值,十分地缺乏。
民间“专家”能讲出茶树种植的土壤,讲出菜茶和小白茶的区别,讲出群体种的历史变迁,然而真的放一泡高山牡丹与一泡平地牡丹在他面前,却喝不出两者的差别。
更别提那些难以喝懂,能产生诸般变化的水仙和肉桂了。
其实都不要说水仙肉桂这些大品种,单说黄观音,若真的能把黄观音喝懂,喝透,每每盲喝都能喝出来,那就真是实至名归的武夷岩茶专家了。
说白了,“专家”们拥有种种技能值,拥有各种吓死人的头衔,实际上,对茶的了解,还不如一位大茶厂的没有文凭的制茶师。
空有一身理论,却没有机会运用于实践,徒然知道各种名茶的文字画像,实物摆在面前却喝不出所以然。这就是没经验型茶客第一型“学院派”的特征。
没经验型茶客第二型:伪高手
这种茶客,俗称半吊子,半桶水。
长年混迹茶圈,四处蹭茶,十处唱歌九处在。
伪高手的功力高,但不是高在喝茶的技能,而是高在鼻子。
《笑傲江湖》里的采花大盗田伯光,拥有一项天生的独门秘技——天鼻通,只要附近有女子的脂粉气,他就能闻出来。
而茶界伪高手,他的高,也是鼻子。只是他的鼻子不是闻姑娘的脂粉香,而是对好茶十分敏感。
村姑陈最深刻的感觉是,每次到一家会所,拿出好茶正要泡,咦,门开了,施施然走进来的,就是那些“职业蹭茶”的熟面孔。
他们的鼻子,总是能闻到茶香,总是能在最准确的时候,坐下来蹭一杯好茶。
好吧,好茶是要与大家分享的,既然遇上,喝一杯也无妨。
然而,最令人厌烦的是,专业蹭茶的伪高手,总是能败了我们喝茶的兴致——他随时随地不忘炫耀自己喝过好茶,随时对茶点评,这种习惯让我们倒足了胃口。
大家讲这泡茶好,他一定要讲不好,大家讲不好的,他偏要说好。
而且没有理由。
某次,伪高手只听说老丛水仙有木质味,却并没有喝过真正的、木质味的老丛水仙,掌柜拿一泡老丛出来,还没说是什么味道呢,“专家”就大赞:“好喝,木质香。”
耿直的掌柜微笑着说:“这不是木质香,这是苔藓味。”
在场的人心照不宣地闷头喝茶,笑而不语。
“专家”只好自己打圆场:“哦哦,刚才喝急了,这下再啜一口,真的是苔藓味。”
理论说起来一套一套,但实践经验低下,或为负数,大多数时候人云亦云,这就是没经验型茶客第一型“学院派”的特征。
没经验型茶客第三型:入门级
有些人喝茶,会进步。
进步的速度,看认真程度和遇上好茶的程度。
如果隔三岔五能遇上高手,能喝上好茶,那进步会非常快。
如果老是喝到普通一些的茶,但总创造条件(比如蹭茶),喝到好茶,或者与高手一起喝茶,听高手们讲茶、切磋,虽然进步慢一点,但仍会进步。
这类茶客是有悟性,喜欢喝茶,真正想学会喝茶、喝懂茶的。
但今天要讲的,是一类喝茶马马虎虎,不认真喝茶,也不想学会喝茶的茶客。
这类茶客得过且过,茶嘛,有喝就行,只要比白开水有味道一点就行,
故而他们对茶汤的好与坏,没有太大的讲究,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喝茶这条路上,无论走了多长时间,总是走不远。无论喝了多少年的茶,还是喝不懂。
十年前,喝水仙喜欢喝香气浓但是水薄的,十年后,仍然如此。
恋旧,是好事,但放在喝茶这件事上,十来年没有进步,那真的就是天生不带喝茶细胞了。
流行喝红茶那会儿,入门级茶客跟风喝。后来流行喝肉桂,他自然也随风而转,喝起了肉桂。
有一次听到一位喝茶很多年仍是入门级的茶客打电话,跟对面的朋友说:“哎,快来喝好茶啊,是肉桂!”
人云亦云,没有观点和想法,对茶没有要求,是没经验型茶客第三型“入门级”的最大特征。
没经验型茶客第四型:品牌控
这一类茶客,是最不懂茶的。
就因为不懂茶,又怕上当受骗,于是找了一个防骗的最高招——信品牌。
“我不会买,我不会挑选,但我认品牌,这总是保障了吧?!”这是没经验型品牌控茶客的典型心态。
他们不愿意增强自己挑茶选茶的经验值,却把挑茶选茶的砝码,全部押给了“大品牌”。
大品牌在他们心目中,俨然一位高手,所有茶类都懂,所有茶都好。
他们平时只出入大品牌专卖店,导致店里的小姑娘,看到他们就眉花眼笑,三不五时发微信邀他们过来喝茶。
他们也不挑茶,泡了就喝,小姑娘讲好,他们就买。反正是大品牌,信得过。
村姑陈认识一个朋友,对品牌有极执著的追求。
他固执地相信,品牌就是品质的保证。
十年前,他喝铁观音,认准了一个铁观音的二级品牌,从此与这个品牌结下了不解之缘。
十年间,无论这个品牌卖什么茶,他都买。
村姑陈暗暗提醒过他,这个铁观音品牌,在武夷山并没有山场,也没有合作的茶厂,他们的武夷岩茶,来路不明,据口感,当是建阳建瓯一带的外山茶。
但他对品牌的认知根深蒂固,仍然花大价钱,从这个根本没有武夷山牛栏坑山场的品牌家,买走了好几斤牛栏坑肉桂。
盲目迷信品牌,自己半分不懂茶,心甘情愿受品牌引导,是没经验型茶客第四型“品牌控”的最主要特征。
上述几种茶客,是典型的没经验型的代表。
这四型,无论哪一型,都是茶商们最喜欢的。
一知半解,最便于引导。
通常大家听到的那些极贵天价的茶,都是卖给这类型的茶客。
就像一只鹿,过于肥美,却没有攻击力,是老虎、狮子、狼们的最爱。
麀鹿濯濯,任人宰割。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