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样的)

矛就是枪,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冷兵器。矛在石器时代就有了,至黄帝冶矿以铜为兵,长短兵器中,矛赫然在列。枪,隋炀帝杨广称其为“一丈威”,很显然,隋炀帝久经沙场,知道枪是一种威力惊人的大杀器。明末军事家茅元仪在《武备志》一书中,对枪在冷兵器中的历史地位推崇备至,说它是“阵所实用者,莫枪若也。”传统功夫,也有“枪为诸器之首”的说法。

历史上擅使枪的名将有许多,历朝历代英雄辈出,但使枪最为著名的,无过是猛张飞了,他的标配就是一杆丈八蛇予。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枪属于长兵器,在冲锋陷阵的时候,加上马匹的冲击力,寒光闪闪的枪可谓无坚不摧。

其他使枪名将的兵器都称枪,为何张飞的独独称矛?丈八蛇矛又是一件怎样的神兵利器呢?

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样的)(1)

矛由矛身、骹、柲、鐏、四部分组成:矛身、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槽;刃口下身是骹(銎),略呈圆锥形,用来插矛柲。柲的下端有鐏,用来插地。

《尚书-牧誓》是武王伐纣前的战争总动员令,整装待发的士兵排成方阵“称尔戈”、“立尔矛”,恭听武王发布冲锋的号令。“立尔矛”,就是把手中的矛鐏插入地中。据此可知,早在武王伐纣之时,矛即被大量运用于战争了,青铜矛在商代时已经属于寻常兵器。

据《考工记》载,西周时青铜矛就有了长短区分。根据矛柄的长短,分为酋矛与夷矛两种。酋矛为步兵用,长二丈、大约4米;夷矛长2.4丈,近5米长。所以如此,是因为夷矛主要用于车战。

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样的)(2)

到了春秋战国时,矛体开始变窄,矛刃像长条窄叶,锋尖锐利,并且增加了血槽,较之从前更利于实战。湖北江陵曾出土过一件“吴王夫差铜矛”,矛体通长29.5公分,长似短剑,直到今天仍是锋利异常,矛体上饰有若隐若现的菱形暗纹,矛脊上清晰可见一条深深的血槽。这件铜矛与精美绝伦的“吴王夫差剑”同属难得一见的绝世神兵。

战国时,随着冶业的发展,钢铁打制的兵器在战争中开始出现。与青铜矛相比较,钢铁制作的矛更加锋利坚韧,且不容易折断。钢铁兵器虽然已经逐步走入战场,但生产数量有限,并没有完全取代青铜兵器,直到汉武帝时期,铁矛才基本上取代了铜矛。由于铁易锈蚀,不易保存,因此不见有汉代矛的实物出土。据文献记载,汉代铁枪矛头较短,这样做大概是为了节约。

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样的)(3)

张飞手使丈八蛇矛,不避矢石的冲锋,有万夫不当之勇只见于《三国演义》,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丈八蛇矛”这个兵器倒还真的有,据《晋书-刘曜传》记载,有一员名为陈安的猛将,“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持丈八虵(蛇的异体字)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

左手刀、右手枪,在万马军中自然是当者辟易了。如此猛人,似乎只出现在武侠小说中,会左右互搏的郭靖郭大侠曾经在万马军中露过这么一手。

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样的)(4)

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对此说的解释为“晋陈安持丈八蛇矛,概蛇即方言之所谓鉇也。”鉇为矛,胡三省此注大谬,但却告诉后人,所谓的“丈八蛇矛”,其实与蛇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对丈八蛇矛的解释,似乎最为合理:夷矛长2.4丈,合汉代一丈八,“所谓丈八鉇矛也”。原来,从前夷、蛇、鉇三字通用。猛将陈安使用的“丈八虵矛”,其实就是周时车战用的夷矛。

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样的)(5)

蛇本来就是个多音字,虚与委蛇(YI),当然你一定要念成委蛇(SHE)谁也不能拿你怎样的。

后人为什么非要念白字呢?

三国的故事,是在无数说书艺人的传播下,慢慢成型的。这些说书艺人的文化水平不可能很高,他们对夷矛、酋矛的区别应该不是很了解。当第一个念错之后,后人立即引用,日子一久,以讹传讹,丈八虵(夷)矛最终变成了丈八蛇矛。

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样的)(6)

就算是没有玩过枪的人,也知道枪头越锋利,使用起来越得心应手,一枪就可以把对手扎个透心凉,影视剧中张飞的丈八蛇矛弯曲如蛇,看上去炫酷拉风屌炸天,但临敌运用起来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