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前段时间,撒贝宁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在30秒内用9首古诗谈人生,说得透彻、精辟,句句在理,字字戳心。分享给你:

人生是一场历练

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潦倒时,“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

哪怕“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也要“会当凌绝顶”

哪怕“无人会,登临意”

也要“猛志固常在”

从经典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

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

“待到重阳日”,我们“还来就菊花”

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1)

尘途漫漫,生活有甜有苦,

在世间跋涉的你我,

谁不是风雨兼程呢?

如果人生要不停地过关,

你需要磨炼的是什么?

古人的这些诗作,

也许能给你一点启示。

在输赢间磨炼心性

世事终无定,一切皆未央

题画

明·苍雪大师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

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

关于这首诗,南怀瑾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

“人生如同一局残棋,你争我夺,一来一往;就算是传说中的神仙,也有他们的执着,也有他们一个比一个高明之处。这样一代一代,世世相传,输赢二字永远也没有定论的时候……”

所以,很多时候,学会放下执念,才可得人生自在。如棋局般扑朔迷离的人生,有那么多条路,即使无法达到最终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走好能走的每一步,便不是死局;落下可下的每一子,便可以无悔。

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2)

在孤独中提炼价值

古来圣贤皆寂寞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现代人用“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看海”来给孤独分级,而李白的孤独,已经到了邀月与影的地步。更甚的是,以后的岁月,似乎也再难找到共饮之人……这大约就是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吧。

只是,孤独既是常态,又何必陷落其中?塞尚说过:“孤独对我是最合适的东西,孤独的时候,至少谁也无法来统治我了。”

某种程度上,他说出了孤独真正的价值。

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3)

在困厄中锤炼意志

猛志常在,良辰可待

读山海经·其十

东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很难想象,这样“金刚怒目”(鲁迅语)式的作品,是出自那个“采菊东篱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可是反过来看,一生不得志的诗人,若是没有“猛志固常在”的意志支撑,何来“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心态?

人生,无论是“怀才不遇”,还是“遇人不淑”,无论是时境困厄,还是遭遇苦难,只要“猛志常在”,总有机会迎来属于你的“良辰”。

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4)

在闲情中收获快乐

闲情洗风尘

题鹤林寺僧舍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没有一种快乐比得上内心的祥和与安宁。学会在碌碌人生中寻得一方心灵净土,学会“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态和技巧,生活大约会简单得多,也快乐得多。

岁月极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你可以临风赏月,畅享一份轻松惬意;也可以静听花开水流,坐拥一份素雅淡定。世间万千小美好,只要你想,都可以“偷”来。

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5)

在情字里懂得珍惜

情乃世间难解物

摸鱼儿·雁丘词

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约800年前,16岁的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偶遇一位捕雁者,当下得知了一件奇事,传说有一对在空中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雁者所射杀,另一只大雁因此盘旋哀鸣,最后竟然撞击地面,殉情而死。

诗人深为震撼,于是将自己心中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写下了“问世间,情为何物”这样的传世佳句。

情字,本就是世间难解物,多少“痴儿女”为其神伤。纳兰性德也有“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之语,然而,与其苦苦追问“情为何物”,与其在失去后追念斯人珍贵、往事难回,不如在拥有时好好珍惜,倾尽全情。这样,就算失去了,亦不负曾经好时光。

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6)

在别离中学习成长

学会告别,是人生的功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悼亡妻王弗,情浓到极处,直语道出“十年生死两茫茫”,语淡情真,让人涕泪。

死亡是一个残酷的命题,行至中年的人,常常害怕半夜里突然响起的电话声,害怕打电话来的是父母亲友,害怕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坏消息。即使知道是迟早的事,却总是不愿接受,希望那一天能晚一些,再晚一些。可是,学会面对生死,学会好好告别,是人生必做的功课。某种程度上,学会了“面对死亡”这一课,才能更好地“生”,才能不留遗憾。

内容/央视新闻整编撰写

参考资料/古典文学与诗词、CCTV经典咏流传等

图/丰子恺画作

人生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7)

生于人世,行于红尘,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许多难关和困境,

若你把它当成历练,

以一腔奋发之志,

去养一颗不折之心,

终会收获属于你的成长,

在这种成长里,

我们得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来源:央视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