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姑娘完整版优质课(阿里山的姑娘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阿里山的姑娘》,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阿里山的姑娘》是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六课的一节唱歌课;作品为羽调式,四四拍,由邓禹平作词、张彻作曲。《阿里山的姑娘》产生于1947年的大陆。又名《高山青》,受欢迎的程度很高,虽然不是真正的民谣,但总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其实只是应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谱写而成的创作歌曲,还曾一度传为周蓝萍所作,后经证实,才知为张彻的作品。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级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感受台湾阿里山高山族的民俗风情,体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实现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

过程与方法:欣赏、聆听感受歌曲旋律特点,朗读歌词体会情感并有感情地演唱,提升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把握歌曲抒情婉转的旋律特点,进行声情并茂的演唱并能够跟随音乐的律动进行舞蹈创编。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能够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是深刻感悟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聆听法,讲授法、合作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帮助学生活跃身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进行一个课堂常规,利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做韵律操:全体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做。do是一只小母鹿,re是金色的阳光,mi是称呼我自己,fa是道路远又长,sol是穿针又引线,la这音符紧跟sol,si是饮料和茶点,然后我们再唱do~~~~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do~sol~do~

接着我出示中国地区,引导学生指出台湾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进行总结:曾经有首诗这样写到——状似芭蕉貌似岛,阿里山底雾气绕。兰花蝴蝶鱼米乡,日月神潭岛中宝。可见台湾是多么美丽富饶的地方,无疑是我国不可或缺的一块儿宝地,今天大家跟老师继续去寻觅台湾的神奇与美丽,我们即将前往层峦耸翠,山清水秀的阿里山,去品味一下那里高山族的民俗风情。

引入课题:《阿里山的姑娘》。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首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并提问初听这首歌曲,它的旋律给你什么感受?通过学生回答及我的总结得出:旋律抒情优美,情绪欢快,仿佛看到高山族人们在这里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们着重在来听一下歌曲的引子部分,大家闭上眼睛联想一下,能看到什么?通过学生自由回答后

我总结:引子部分仿佛把我们带入阿里山的顶峰,看到了这里的连绵云海,看到了在山间辛勤劳作的高山族人民。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对歌曲进行学习,也能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声音理念,我将进行ma的下行音阶练习,引导他们唱的时候,嘴巴微笑一点,状态要兴奋,仿佛回到家高兴地喊自己的妈妈一样,音量不需要大,歌唱时保持好吸气的状态,注意旋律中保持声音的连贯,下行旋律的音高越低,反而要想象把声音往前送的更远。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倚音、圆滑线、反复记号的用法及演唱特点,并带着学生一起边拍打节奏边进行唱谱。我提问:谱面上的装饰音以及结尾的一个记号我们之前都学过,谁来给大家再来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后我总结:分别有倚音和圆滑线,倚音是用来装饰主要音的小音符。倚音有前倚音(包含单倚音、复倚音)、后倚音,倚音演唱时要短促一点不能占太多时值。

圆滑线是用于多个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在表现圆滑线时,声音要连贯,不能断开,仿佛在台湾海峡之上用我们的声音将两岸相连。

反复记号:终止线前一个冒号,分两种情况演奏。如果之前有一个终止线,在终止线之后有一个冒号的,则反复这两个反复记号中夹着的一段;如果之前没有反复记号,则从头开始反复。

下面我将提出这样的问题:谱面上的装饰音我们之前都见过,谁来给大家再来介绍一下?学生回答后我总结:分别有倚音和圆滑线,倚音演唱时要短促一点,在表现圆滑线时,声音要连贯,不能断开,仿佛在台湾海峡之上用我们的声音将两岸相连。

在掌握了歌谱以及相关音乐要素之后我引导学生朗诵歌词。我提问:第一句歌词那伊努瓦那伊呀……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后我总结这属于衬词。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

接着我弹琴引导学生填唱歌词。并且提问:大家通过刚才的填词演唱感受到了什么?经过学生自由回答后我总结从歌词的内容来看,的确反映了高山族淳朴的民风以及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但是这首歌曲产生于1947年的大陆,又名《高山青》,受欢迎的程度很高,虽然不是真正的民谣,但总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其实只是应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谱写而成的创作歌曲,还曾一度传为周蓝萍所作,后经证实,才知为张彻和邓禹平两位先生共同完成的作品。

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二位受人尊重和爱戴的词作家和作曲家做一名汉族人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动听优美的高山族民歌,最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后我总结:歌曲既表现了对台湾阿里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更体现了两岸同胞对台湾回归大陆的一种期盼之情。

最后与学生一起有感情进行演唱。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以《阿里山的姑娘》为主题,将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编,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展示。

这样做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使情感的抒发更加有力,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再次升华情感,将学生对台湾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再次点燃。

学生通过这一单元更进一步走近了台湾,了解了台湾,也相信学生对台湾这片神圣之地有了无比的热爱无比的向往,对于作业的设计我让课后尝试创编一段赞美台湾的现代诗歌,下节课进行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并且学生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下,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重要的是体现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一教学理念。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阿里山的姑娘完整版优质课(阿里山的姑娘说课稿)(1)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