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易地搬迁计划(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率超九成)

春回大地,万木争荣近日,记者走进地处广西田林县乐里镇百花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一栋栋高大的住宅楼房整齐矗立,依山傍水,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巷道贯通小区在安置小区休闲小广场,孩子们追逐嬉笑打闹,老奶奶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老爷爷们有的在拉马骨胡、有的在下象棋……一幅景美人和的新景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广西易地搬迁计划?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广西易地搬迁计划(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率超九成)

广西易地搬迁计划

春回大地,万木争荣。近日,记者走进地处广西田林县乐里镇百花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一栋栋高大的住宅楼房整齐矗立,依山傍水,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巷道贯通小区。在安置小区休闲小广场,孩子们追逐嬉笑打闹,老奶奶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老爷爷们有的在拉马骨胡、有的在下象棋……一幅景美人和的新景象。

在广西,这两年搬进新房的群众不少。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有的地方甚至“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改变这部分生存环境恶劣的群众生活,易地扶贫搬迁是根本出路。

可是故土难离。不愿搬的怎么办?搬出去能住得好吗?……这些都是压在易地搬迁贫困户心头的大石头。为让石头落地,广西调政策、强基建、配产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只得搬出穷窝窝

“我连做梦也没想到,像我这样祖祖辈辈住在大石山区的贫困户还能搬到县城,住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楼房,这个春节我们过得特别舒心。”在百花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来自大石山区的田林县浪平镇弄陀村的村民谭刚团激动地说。

谭刚团以前居住在大石山区,常年干旱缺水,生活条件恶劣,住的是木瓦结构的房子,雨天漏水,冬天寒风呼呼,一家四口的生活来源靠种四五亩玉米,生活十分艰辛。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只有搬去环境更好、交通更便利、资源更丰富的地方,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

“针对田林县部分地方自然条件恶劣,难以持续发展的境况,县委县政府多次开会讨论,确定扶贫搬迁安置点16个,要搬迁近万人。”田林县委书记彭斌说,“但搬迁户的工作难做:有人离不了根,不搬;有人不信天上掉馅饼,不搬;还有人觉得搬出去没意义,不搬。”

为了“搬得出”,广西出台《关于加强贫困地区整屯(自然村)搬迁工作的意见》等“1 4”文件,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包点县级领导干部专项考核办法(试行)》,这些文件增添了贫困地区搬迁的底气。“那段时间,有的干部整月都是住在村里,晚上九点还在村民家里聊家常讲政策做工作。”彭斌说。

倒排工期,明确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时间节点,层层传导压力,努力终有成果。现在,田林县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6个,建设安置房1932套,总投资4.65亿元,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户9679人,完成搬迁任务的100%,让群众彻底挪了“穷窝窝”,住上“金窝窝”。

“自搬迁到安置点之后,我平时到县城打零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此外,我还利用安置房一楼人流较多的优势,自家开起了小卖部,经营日用品,月纯收入2000元左右。”谭刚团笑着说。

在桂平市紫荆镇移民搬迁安置区,记者走进了搬迁户刘耀天的家。“托党和政府的福,让我们贫困户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我也当上了‘护林员’,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刘耀天说,他家5个人,是从紫荆山区白云村搬来的。原来住在白云村的大山沟,住的是泥巴墙瓦房,交通不便。于2017年12月搬进了现在这个新家,规格是一厅3房,120平方米。

近年来,桂平市通过多途径筹措资金,实施四大安置区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建设安置房30多幢780多套。“全市上下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担当精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项目征地、建设进度、后续扶持、就业创业等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贵港市委副书记、桂平市委书记钟畅姿说。

为加快搬迁进度,桂平市政府出资对已竣工的住房,统一安装便盆、洗漱盆、水、电、有线电视等,达到入住使用条件,方便搬迁户拎包就能入住。截至2017年11月底,桂平市已完成2016年、2017年易地搬迁安置任务,喜获广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综合排名第一。2018年10月8日,桂平市又有340多户1490多人同日喜迁新居,至此,桂平市完成搬迁安置1328户5708人,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

2016—2018年,广西全区共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万人。在各地的大力推进下,到2018年底广西累计搬迁贫困人口69.3万,搬迁入住率99%。

慢慢就有了归属感,不会想回去了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要让搬迁出来的居民“稳得住”,还要布局好配套设施,解决后顾之忧。

“搬到新家我就进了新学校,比原来的学校好很多,还可以学习电脑和美术等课程,以前都没有。”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全家搬到田东县平马镇东环路东侧平洪安置点的黄妃说。黄妃妈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能够这么顺利地进入城里的学校就读:“一直都担心女儿的上学问题,这下彻底安心了”。

新修的大楼、崭新的桌椅,十二年一贯制的滨江学校正位于安置点旁,有效保障了平洪安置点306名随迁子女的就近入学。“学校修在安置点旁,就是为了让搬迁过来的居民‘稳得住’,更是为了‘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滨江学校校长莫月光说。

为满足搬迁移民舍不得离开田园梦,兴业县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在搬迁移民安置小区附近租用耕地400亩建设“老乡田园”,每户搬迁户免费安排1分地种植蔬菜,让搬迁群众“耕有其田”吃上自己种植的蔬菜。为方便移民,还专门开通了移民安置小区至“老乡田园”的公交车让其免费乘坐。目前,兴业县已有1259户移民认领了土地,种上了蔬菜,过上了幸福的城中田园生活。

贵港市覃塘区移民安置小区则推出“红色一家”、“健康室”、“红色书屋”、“四点半课堂”等一系列党建助搬迁服务,创建服务型社区管理,成立理事会、党支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深受搬迁移民欢迎。今年以来,该区按照“搬迁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移民在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要求,将“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为实现“稳得住”目标,广西制定了《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建立安置点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完善安置点工会、妇联等配套组织建设。目前,广西全区406个安置点配套有小学,389个安置点配套有幼儿园,258个安置点有农贸市场,370个安置点配套有医院、卫生站或医疗诊所,还没有齐全的配套也在加快进度建设。

根本目的是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

新春伊始,在博白县人民公园上,一场大型的就业扶贫暨易地扶贫搬迁专场招聘会顺利举办。招聘会上共有190多家企业参与招聘,招聘岗位涉及财会、销售、电子商务、新媒体、机械制造、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共提供1.1万多个工作岗位供贫困户选择。

现年37岁的冯海丽在“扶贫车间”里忙活着,熟练地使用电动缝纫机缝制衣服。她是博白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东安置点第一批就业安置的贫困户之一,经过岗前培训,冯海丽熟练地掌握缝纫技术,进入博白县城东工业园的南宁安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博白分公司工作。她说:“我现在有房住,每个月还能获得2500元左右的收入,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

为抓好搬迁贫困户后续扶持工作,博白县制订了《博白县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博白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采取产业扶持、就业扶助、金融扶持、教育扶持和困难救助等多方面扶持措施,确保贫困户在搬迁后能快速就业,有稳定收入,保证“搬得出,稳得住”。

近年来,博白县推行“企业 扶贫车间 农户”的扶贫模式,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做好引导管理等服务工作,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目前,博白全县经过认定的“扶贫车间”已有20个,计划再申报17个,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从德保县敬德镇驮信村陇许屯搬到“老乡家园”的搬迁户黎兰周也曾坐在车缝机前忙碌着,与60多名员工一起享受着劳动的喜悦。作为第一批员工,由于表现优异,如今,她已是扶贫车间人事主管,月工资也从每月1500元提升至2500元。

为了促进搬迁群众脱贫,德保县结合当地特有的矮马文化,引进深圳吉美菲玩具有限公司在安置点内建设扶贫车间,生产矮马系列主题玩具,解决移民搬迁户的收入问题。扶贫车间负责人郑森贵说,扶贫车间每月可带动贫困户增收1500元以上,目前车间有近100名员工,未来还会增加2—3条生产线,最终员工规模将达500名以上。

“有了稳定的收入,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两个小孩又可以在县城读书,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终于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了!”谈及眼下的生活,黎兰周满意之情益于言表。

黎兰周的幸福正在广西多地上演。在平果县,2018年10月底,2300多户贫困户正式告别祖辈深居的大山,成为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吉祥小镇安置房的新主人。“为了实现搬迁群众家门口创业就业,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商铺资源,二楼出租给企业用作扶贫车间,一楼则面向搬迁户优先以每平方米最低10元招租。开粉店、开小超市、卖早餐。”平果县人社局副局长潘忠介绍,吉祥小镇背靠平果县工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还可实现搬迁户就近化就业。截至目前,吉祥小镇搬迁中已有4667人实现就业。

产业帮扶一批。春节刚过,当大家还没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乐业县逻沙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李慈勇夫妇却忙个不停。

“一些搬迁户因为在扶贫车间工作,没时间打理桑树,我就把他们分得的桑树园一起打理,一共20多亩。这个年我们就休息两天,其余时间都用来给桑树剪枝、除草、施肥上了。”李慈勇解释。

李慈勇患有冠心病,做不了重活,去年7月从逻沙乡太平村搬迁到该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通过政府分给的2亩桑园 ,养了一批蚕,收入6900元,再加上半年在砂石场帮守机器获得的2.4万元,于2018年光荣脱了贫。

“今年我扩大种桑养蚕规模,计划养蚕7批,预计总收入12万元。”李慈勇信心满满地说。

逻沙乡结合安置点的区位优势、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在安置点附近的仁龙村小湾屯流转了250亩土地规划建设桑园,并充分利用安置小区剩余土地配套建成大蚕房2200平方米,小蚕房100平方米。该产业园覆盖该乡集镇安置小区99户447人,按照人均0.5亩桑园划分给安置贫困户,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全覆盖。

乐业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工作,对搬迁到县城周边、乡镇集镇安置的贫困户,按照“五个一”的方式推进,真正做到一户一块菜地、一户一个果园,一户一个养殖栏舍,一户一个就近务工点,一户一个电子商务服务点。解决了搬迁贫困户的短、中、长期收入问题,真正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据统计,乐业县已在8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扶贫产业园9个,共种桑养蚕、种植猕猴桃、芒果、无花果等产业10000多亩;已有7个安置点引进加工企业,有效解决了601户搬迁户的就近就业问题。

2017年8月以来,广西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指导各地采取措施抓好产业扶贫,共筹措投入后续扶持资金20亿元,实施发展特色农林业、劳务经济等扶持项目5770多个,实现易地搬迁脱贫5.75万户25.59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绝不是为了搬而搬,而是为了让群众更好地脱贫,过上好日子。”自治区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主任韦朝永表示。(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