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代的普洱最好(1700年普洱极简史)
老友,一壶茶,一下午
「时间有没有尽头?」
霍金的这句名言,哲学味很浓。
对于人类而言,时间的尽头,就是死亡。
对于一株并蒂莲而言,时间的尽头,是某一天,一个愚昧之人,将其辣手摘下。
对于一叶普洱茶而言,时间的尽头,是在那圆润的壶里,在那煮沸的水里,在那人间烟火里。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纳兰性德于茶香中悼念亡妻,茶香缭绕,情深悠长。
中国人,对于茶,对于酒,总惯于加诸各类情丝。
或豪气冲天,或情意绵延,或心伤不已……
不论何景,不论今岁几何,当茶香绕进记忆,时间变慢,岁月深刻,人生变得余韵十足。
今天的重头戏,普洱茶,它的时间没有尽头,它来了!
普洱茶的【初代买手】1700年以前,诸葛亮,普洱茶的第一代买手。
「清道光《普洱府志》卷十二载:“旧传武侯遍历六茶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鋩于莽芝,埋铁砖于蛮砖,遗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
志中记载的“武候”即“孔明”,他是云南普洱茶种茶人的“茶祖”。
为何云南茶农不祭神农、陆羽,而祭孔明呢?
这是因为,蜀汉丞相诸葛亮请缨南征时,沿哀牢山南进途中,军士来到桃花江畔的桃叶渡口,在渡江的过程中,许多士兵因为吸收了大量的江中瘴气而晕倒。
见多识广的诸葛亮找来了普洱茶叶,烹煮成了茶汤,喂了士兵喝下,原本只是博命一试,没成想却解了瘴气,有了生机,而且战士们的精神比以前更加饱满,战斗力满格。
经此一事,普洱茶叶的价值被诸葛亮深刻认识到。
为了源源不断的获得此类茶叶,他将病弱的士兵留在云南当地,让他们养好伤后就地开荒种茶树,得茶叶,隔一段时间再运回蜀国,一来可以发挥士兵们的余热,二来也成功让茶成功流入蜀地,再进入中原。
诸葛亮此举,成功让普洱茶在云南西南规模化种植和生产,也让普洱茶有组织的流入中原。
那些留守士兵们,现称为基诺族人自称“丢落”,从此以往,世代尊奉孔明,并奉他为”茶祖“。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遭种,夷民当采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
每年农历7月23日诸葛亮诞辰这天,「丢落」一族联合茶山各村寨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
普洱茶的【网红年代】到了唐时,普洱叫步日,生长在银生节度(如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
宋代饮茶风貌图
元朝时,又被改名为普洱,它的网红年代是在清朝。
《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
几乎云南的思茅和西双版纳,每一户,每个人都在搞普洱。
它的鼎盛时期是清朝,从皇帝、王爷、将相、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对它极是宠爱。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就有贾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
「《宫女谈往录》(金易、沈义羚著)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以能解油腻”。」
在光绪23年时,普洱茶更是远销法国和英国,普洱茶马古道更是修出了1.5米宽,方便马儿们奔跑运茶。
茶马古道分布图
远销至英国的普洱茶,更是贵妇的门面好茶。
在贵妇女主们的宴会中,管家用金盘托出普洱茶,女主用金镊子拣出几片叶子,在壶里泡着,众人享用,直至水里茶色全无才停下来。
茶渣那也是不可能扔的,管家取来两包切片面包,把茶叶一根根铺平,抹上黄油,众人享用之……
这真是普洱茶的高光时刻,全民追捧,无限荣耀,茶渣都是至宝。
普洱茶的【好出处】普洱茶源自云南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深山密林,大叶种茶,野蛮生成,充满着原始自然的山野气韵。
云南百山百味百种人情风貌,普洱茶因此也是百化多端,让人着迷。
普洱茶的造型花样繁多,其中以有饼茶、砖茶、沱茶为主。
按采摘分有一芽一叶、两叶之说,准确的说法其实芽孢型普洱茶,芽尖型普洱茶,一芽一叶型普洱茶,一芽二叶型普洱茶,老叶型普洱茶等。
按季节分的话,春茶最是美妙,而后是秋茶、夏茶和冬茶。
但论及本质,最终还是回归产地,来自倚邦和易武的普洱茶,最是令人上头。
「清阮福的《普洱茶记》中有云:“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山+羽+白)崆,曰诬陷蛮砖,曰革登,曰易武“。」
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
六大古茶山
易武人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和茶文化,以易武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倚邦土千总曹当斋的后人曹仲益先生生前在回忆文章中也写道:“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说明历史上易武茶山的面积在六大茶山中居首位。
说到易武茶山就不得不提它的刮风寨。
其一是,易武刮风寨的老古茶树巨多,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有600余亩,最高有19米,围起来有1米长。
其二是,2007年,刮风寨共有123户、668人,其中贫困人口634人,占总人口的95%,是周边村寨经济发展最落后的一个寨子。而最闭塞的环境也成全了最原始无污染的天然普洱古茶树生长!
当地村民常将其形容为:“星秀房,月牙锅,风扫地,月当灯”!
「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永林说:“当时的刮风寨是勐腊县最穷的村寨之一,有的人家穷到吃盐都靠借、无钱送孩子上学,缺医少药,看不起病,人们提起刮风寨只会想到贫穷二字。」
今天的刮风寨被当地政府规划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中,秉承“保护生态、保护古茶园、美丽宜居”的理念,进行合理有序地规划和开发,探索出一条依靠普洱茶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每到春季,整个村庄都被绿玉滴翠、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所覆盖,映入眼帘的青山绿水映波岚,生长在原始森林中枝干盘虬,绚丽多姿。
「瑶寨茶园好春光,家家户户采茶忙;
新芽生发致富路,笑语绵甜茶飘香。」
这是如今刮风寨村民的幸福生活真实写照。
生普洱&熟普洱,都好吃中国人是“吃啥啥上瘾”的民族,吃辣椒上瘾,吃火锅上瘾,吃大蒜也有一大堆人上瘾,吃茶更是上足了瘾。
「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中写道:“喝茶是一种瘾,但这种瘾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瘾。这种瘾比较温和,属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戒除的习惯。有这种瘾的人数量很多,特别是对上瘾者有好处。”」
普洱茶一生一熟,各有千秋。
熟普洱是全发酵茶,它比生普洱多了渥堆洒水发酵的工序,相比生普洱,它口感更醇厚,温和,对脾胃也更友好,适合女孩子们喝。
但多说一句,再好一口普洱,也不能过量饮哦〜
老茶客们更偏爱生普洱。
生普洱,后发酵茶,也被称作“能喝的古董”,它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在时光的流逝中,香、醇、甘、润、滑等口感逐渐流转,风情万种,极具陈化之美,能带来不同的惊喜体验。
生普洱采摘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摊凉,杀青,揉捻,晒青」,日光干燥后,成品加工,蒸压成型,保存于室。
刚做出的新普洱茶,营养物质还没有氧化,不宜吃用。
好味的口感,是与时间、空气、适宜的温度充分相处、碰撞过的。
它被老茶客们收着,藏在不起眼的货架上,缓慢的呼吸着空气,静静的发酵,与微生物们快乐相处,自由的质变出各类咖啡碱、黄烷、氨基酸……
它静待着主人们某一天想起它来,拿起它,取出一些,泡在紫砂茶壶里,茶叶和茶香在某个午后舒展开来,倾听着主人和朋友们的谈笑言语,满室的普洱茶香就是空气里最让人愉悦的人间风味。
越往后,茶香越悠长普洱茶从武候而来,在唐朝南诏时期被记载为“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因为又名银山。
在1700年的历史长河里,普洱茶在帝王的杯里,也在庶民的碗里。
「就像云南风土民情的著作《滇略》里记述的名场面:在当时的云南,无论是士人还是庶民,都在饮用着“普茶”。」
普洱茶,它不挑人,漫长岁月里,人人也都不弃它,它是最喜欢经历年月的好茶,只要你想存着,它的时间就没有尽头。
它们老是以一饼饼的模样,陈放在茶客们的茶架上,在时间里发酵,经历不同的温度、湿度、见证着人来人往,进行着和人类一般的生命历程。
在时间的洪流里,一饼饼普洱茶们亲历着不同人间,最后,它们或被遗忘,或被想起,被茶客们拿出,在一盏盏热气弥漫的水里一缕缕欢腾,展露着不同风情的茶香余韵。
山一程,水一程,百千年来,普洱春不尽,人亦永相随!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