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小成本电影要成爆款(这两货难怪能坐上影院卖品界的头把交椅)
爆米花和可乐本身是不相干的食品,不知什么时候起,成了电影院发展史上一种莫名其妙存在和不成文的黄金搭档。在北美,看电影就一定要有这两种东西的陪伴几乎成了一种习惯。同样在国人的认知里,爆米花多半在影院才会吃,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没事在家里吃爆米花的。我们在影院吃了这么久的爆米花 可乐,究竟是为什么,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扒一扒关于它们的“物种起源”之路。
我们都知道爆米花文化源起美国。19世纪初,爆米花成为了美国人家喻户晓的小零食,因为热爱,爆米花在1848年被收入了美国的词典之中。其实在一开始,美国电影院是拒绝爆米花入场的,甚至要求观众寄存。认为电影这种高品位消费是不搭配爆米花这种低端食物的。而如今爆米花却成了影院的C位,当家花旦,这其中究竟经历什么。艾维记者带大家简明扼要的了解一下。
(图片来源于艾维图库)
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电影都是默片,也就是无声电影,可以想象一下,那些西装革履礼服加身的男士女士们,都齐刷刷的盯着无声的屏幕,如果真配上爆米花,恐怕影厅里最大的声音就是爆米花入嘴被咬碎的咔嚓声,这确实显得不怎么得体。直到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时代,观影人群的层次范围更包容,电影院成了全民都可以消遣的地方,但电影从业者仍旧固执的认为高档电影院容不下低档爆米花,谁料到1930年美国遭遇30年代大萧条,却成了撮合他们的契机,成本低售价低让爆米花更加受欢迎,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爆米花夹带进场,电影声音也足以盖过吃爆米花的声音,影厅经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只眼。
后来作为商人,影院终于“被迫”正视了爆米花的存在,也因为爆米花的低成本高利润,甚至索性赶走了小商贩们,官方卖起了爆米花。而二战期间,由于军用需求,对于食糖的管制,更让爆米花成为看电影时唯一的零食选择。即便后来随着业态的丰富,冰淇淋、三明治、咖啡、汉堡也都相继成为观影选择,但爆米花在影院第一零食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爆米花的黄金搭档——可乐,则是在二战之后食糖管制结束,才开始进入影院。然而饮料这么多,可乐究竟凭什么争取到了和影院一哥组队的资格,这还得从可乐的发明者约翰·彭伯顿和一名酒鬼说起。
早在1886年,一位住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乡村药剂师约翰·彭伯顿,想要研发一种可以提神、解乏、治头痛的药用混合饮料,最初调制出来的是不含气体的“可卡可拉”需要兑凉水饮用。而事情的转变就在当年5月8日下午,一个酒鬼跌跌撞撞地来到了彭伯顿的药店,想要来一杯治疗头痛脑热的药水可卡可拉,营业员偷懒拿起手边就近的苏打水兑了一杯,没想到酒鬼非常喜欢喝。接连几杯下肚,还到处宣传这种不含酒精的饮料所产生的奇效。四十年后,世界上已无人不知可口可乐。
由于可乐同爆米花一样普及性极高,且成本极低,商人们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受众面广利润又高的搭配。而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通常需要90到120分钟,150分钟也有,这么长的观影时间里,当爆米花吃的嘴干舌燥,影片看的昏昏欲睡时,一杯能解渴又提神的可乐,就来得恰到好处。
(图片来源于艾维图库)
此后至今,从美国到中国,爆米花 可乐的地位在影院稳坐头把交椅。纵观中国影院行业大发展的近十年,爆米花和可乐也一直是国内影院的首推组合,我们甚至能“闻香识人”,哪里有爆米花的香味,哪里就有电影院。这种舶来的电影文化深深地植入在国人的观影意识之中。
“我记得中国八十年代的电影院外面是无所不卖的,瓜子、鸡爪、麦芽糖之类,杜琪峰导演更是回忆过以前香港人看电影也是无所不吃。最后爆米花还是完胜,坚持到了最后!”一位观影迷回忆到。
爆米花和可乐之所以成为影院常青树,是因为它们就是美国人的本土小吃。试想,如果电影工业是在中国诞生,或许就成了花生米配酸梅汤,南方的话,茴香豆和凉茶也不一定...其实现今国内影院卖品也非常丰富,影院也不妨大胆尝试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搭配植入进来,打造属于我们国人自己的东方观影文化。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方面资讯详情,搜索作者微信公众号“艾维电影”或者微信号film186”!精彩内容与你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