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县历史名人(广西奇闻轶事田阳篇)

   孩子认“亲”   田州镇有个姓黄的壮族居民, 原籍玉凤乡(老名叫那么)。1978年,他一个4岁半的男 孩子,不时提出要回家“那坡”,爸妈纠正说,老家在“那么”不是“那坡”,孩子仍然说 是“那坡”。一天,小孩碰见田州公社妇联主任黄××,叫其为老师,黄不认识他,问他家 在哪里?叫什么名字?孩子告诉他名字,说家在那坡镇邮电所对面。黄××是那坡镇人,在 那坡小学做过教师,她经回忆,那坡镇邮电所对面那些人家,有几个是她班的学生,但没有 这么小的年纪。消息传开,人们都感到奇怪。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证实这件事的真伪,这年 8月某日孩子母亲就带着他乘车去那坡镇。 下了车,他们往街上走,孩子在前,到邮电所对 面,先进一个姓孔的家。这家有个10多岁的少年,小孩见他就说: “那天我们下河游水前, 你给我一节甘蔗,我没吃。”孔家少年回忆,说有这回事,但那伙计已经溺水死了。接着孩 子对他妈说: “这家不是我的,我家在隔壁房。”他妈又带他到隔壁家,这家主人姓黄,妻 子姓廖,夫妻俩是那坡镇供销社职工。进屋后,人们问小孩: “你说这是你家,有什么东西 你认得了?”小孩说,他有一木马和一辆三轮小车,人们上楼去找,果然找到两件东西,拿 给他看,他一见就说是自己的玩具。认了玩具,小孩又走出后门,透过竹丛,指着下边的右 江说: “以前我落水就在这里。”不久吃中午饭,人们特地找两个和廖××一样年纪的妇女 并排入桌,问他谁是你妈妈?他一指就指着了廖××。   据调查,那坡镇黄××和廖××夫妻俩,曾有个男孩子,1963年生,在那坡小学读二年 级时, 黄××老师是他班班主任。1972年6月某天下午,这男孩子吃过午饭,和邻居几个同 学结伴到右江游泳,不幸溺水死亡。(注: 这孩子1985年在县城某校初中毕业,爱好钓鱼, 其余与常人无异。)   达 喊   坡洪镇百合村盆地屯前面, 有一个约50米长15米宽3米深的天然小潭,当地群众称之为 “达喊” (“达喊”——壮话,即“喊河”)。潭底中部有两个洞,其中大的口径约7米, 小的约0.5米, 洞内长年有水喷涌而出。“达喊”周围是水田,人们开一条小河,引水灌溉 田地。潭里有鱼,大的2至2.5公斤,每年春秋,人们常来潭里捕捞。   “达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有100人以上下到潭里去大呼喊,那两个洞的出口处就形 成漩涡, 潭水骤然下降。这时,几公里以内的一些泉水水位上升,特别是距离200米处的一 口泉水,不仅水位上升快,而且流量比原来大,旁边的田块,一会就满了水。潭水下降时间 的长短,由人们呼喊的时间而定,人喊多久,水就下降多久,直到潭水流干为止。人们停止 呼喊,洞内的水又喷涌而出,不多久潭里又恢复原来水位。   据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说, 他们亲眼看到“达喊” 的水被人们喊干的有二次: 第一次 1936年, 当时有150多人到潭里去呼喊,不到一个钟头,潭水就干了,被陷在烂泥里的鱼约 有200多公斤, 最多的是鲤鱼和花鱼, 大的有2.5公斤重;第二次是1972年,下潭呼喊者有 120多人, 潭水流干后约有100多公斤鱼留在烂泥里,最多的仍是鲤鱼和花鱼,大的有2公斤 重。   多年来,每到春秋季节,都有一帮人下到“达喊”捕鱼,但当潭里的水快要流干时,人 们就停止呼喊上岸。这是因为相传洞内有大石狮,如果水位低于它时,附近村就会遭灾受难, 当地老人为此不许人们喊干潭水。   泉水变色   那满镇露美村布露屯附近的一座大山脚下,有一处约10亩面积的泉池,叫布洪泉。这池 泉水每天变色两次;第一次约在中午1时,第二次约在下午5时。在这两个时间,整个水面逐 渐由清变黑、蓝、红三色,相互交替,每次持续时间约5分钟,过后水色复原。   活旺河突然断流   桥业乡活旺村活旺河,素有“水秀长流”之称。但近几十年来,出现较频繁的突然断流 现象。 早在1966年就曾突然断流一次,轰隆一声水又重来。1992年8月16日晚上10时许,该 河水源洞口周围的群众听到一声巨响, 尔后河水突然断流,直到17日上午9时,河水复流; 当天中午12时许,河水又一次断流,晚上6时,才又恢复正常。河水断流时,鱼虾随意可抓。 1993年9月4日中午又发生突然断流现象,断流时间长达24小时左右。1995年9月16日中午3时 许,再次突然断流,断流后河床水草尽现,鱼虾活蹦乱跳。约40分钟后,靠近源头处“轰隆” 一声巨响,巨大的激流突然从溶岩中喷射而出。在河床捡猪菜、捕鱼虾的人们猝不及防,放 在河中、河边的扁量、竹筐、鞋子被河水冲走无数。   岩榄石失踪   民国37年(1948年)《田阳县志》载: “岩榄”,离联荣乡(今头塘镇)约二华里,路 傍李姓田间,有石如小屋宇高大。民国七八年以前,牧牛儿每日群聚石上,玩戏着棋。民国 十年间,该大石忽然不见,迹印宛然,作低洼微有水,成怪事也。不久粤军扰桂,地方骚然; 又二塘圩以前颇热闹, 生意亦繁盛, 自该大石不见后,二塘圩逐日冷落,大非者此矣。” 1989年,实地调查二塘圩,“李姓田”的主人黄妈升(84岁),她和一些老人回忆说,那年 (民国十年间)某天夜晚,天下大雨,刮大风,风雨中听到唢呐和锣鼓声。第二天早上,农 民到岩榄做工,发现石头不见。仔细观察,石头既不下陷,也无爆炸,只见石头原在的那个 地方留有低洼迹印。传说这块石头,那晚夜往岩海、那培方向走,飞过右江河到洞靖,再从 洞靖到靖西县下了龙潭。   浮石   百峰乡府武装干部罗升平,百峰街人。家中保存有一块长30公分宽20公分厚5公分重2.5 公斤的石头。石头猪腰形状,灰白色,放到水里浮而不沉,人们管叫它“浮石”。据主人介 绍,这块浮石是他爷爷五十多年前在柳州某地发现带回家中,一直放在水缸里用水“养起来” 的。   犀牛蹄印   民国37年(1948年)《田阳县志》载: “犀牛蹄印,离城五十里,陇琴乡(今琴华乡) 驮谷村之左,洞宜村之右,两山并峙。左洞清泉湾浏,路中间大石上,有牛蹄印数十,形分 大小,如子母相随,纯非人工所能凿刻,亦怪事也。相传为犀牛蹄印,谷内有稻田数十亩, 两旁古树蟠屈翁绿可爱。”此犀牛蹄印,至今犹存。   黑牛变黄牛   那坡镇合力村陇弄屯村民梁杰,养有一头黑色公牛,性情凶猛,犁田耙地非常带劲,并 爱与别的公牛相斗。1989年六七月间,主人请人把牛阉割后,性情变得温顺,不到一个月, 它的毛色由发亮的黑色凌成了橙黄色。   七天会啼的小鸡   二塘乡百坡村那标屯村民莫文高,1988年5月10日,有只母鸡孵出四雄三雌7只小鸡,其 中一只小雄鸡孵出后第七天,每天黎明前,和大公鸡一起发出“依喜喜”的啼声。这只小雄 鸡觅食东西比其他小鸡灵,鸡冠通红,长到47天胎毛未脱落,但双翅伸长到肛门,无尾毛, 重300克。   奇特山响声   百育镇六联村绿令屯, 有一约0.5平方公里的土山峡谷,常年按时在每天拂晓前自山脚 向山顶发出似马达发动的隆隆响声, 持续约15分钟。此奇特山响声每年2~4月声响较小,5 月以后的雨季响声较大, 下大雨前5天响声特别大。离发出响声地30米左右,住着莫志英夫 妇一家,他们在这一带山地开荒种甘蔗已数年,起初听到响声觉得奇怪可怕,时间长就不觉 得什么了。

史方志

广西田阳县历史名人(广西奇闻轶事田阳篇)(1)

广西奇闻轶事8:恭城篇 广西奇闻轶事:田林篇 广西奇闻轶事1:宾阳 广西奇闻轶事17:平南篇

广西全州大西江千年古樟的传奇故事 广西林科院专家考察全州古樟王 全州大西江重修地母殿,传说此殿神奇,你信吗? 探秘全州大西江"洪水登天门"碑记

广西上林县韦护元孤胆降伏顽匪 广西上林县剿匪纪事 广西上林文物胜迹 桂林历史上的“白大炮”与“白青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