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和炮兵的区别(骑炮兵并不是骑兵加炮兵)

什么是骑炮兵,它属于骑兵还是炮兵?

初次见到“骑炮兵”这个名词的读者大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事实上,在骑炮兵发展初期,许多职业军人也怀有同样的疑惑,因而产生了诸多不同称呼,法军称之为“飞行炮兵”(artillerie volante)、普军称之为“骑乘炮兵”(Reitende Artillerie)、奥军则称其为“骑兵-炮兵”(Kavallerie-Artillerie)。

步兵和炮兵的区别(骑炮兵并不是骑兵加炮兵)(1)

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结束后,与骑炮兵相关的介绍文字大量涌现出来,1798年,萨克森舟桥兵军官约翰·弗里德里希·霍耶(Iohann Friedrich Hoyer)主编的第2期《新军事杂志》(Neues Militairisches magazin)便刊登出一篇名为“论骑炮兵”(Ueber die reitende Artillerie)的文章,对这个新生兵种做了全面介绍,笔耕不辍的霍耶主编还在文中插入了五处编者评论,作为对正文的补充。

大约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所有欧洲军队都创建了所谓的骑炮兵,从而令这个时代的战争艺术达到伟大境界。不过,人们并没有太多地关注骑炮兵的起源,也没有过度注意它在外观上的差异,其原因就出在先入为主的想法、自爱、偏见和拙劣的模仿。那么,这个兵种为什么会在外观上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大到好像是不同兵种的部队一样?

人们一般会把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视为骑炮兵的发明者,不过也有人声称是瑞典人率先创立了骑炮兵,俄国人——他们现在就拥有400门骑炮[1]——随即照搬。[2]即便事实的确如此,那这种用法也必定很快就消失了,又或是当时的骑炮兵还不切实际,总之依然得等到七年战争期间,弗里德里希才会把这种炮兵引入他的军队,而且将它称作“骑乘炮兵”(‘Reitende Artillerie’)。他习惯于亲自侦察麾下军队即将占据的阵地,因此,他会和自己的前卫部队一同前进,靠近敌军侦察地形,选定部署军队的地方。于是就时常会出现敌军骑兵已然占领阵地前方高地的状况,这导致弗里德里希无法继续侦察下去。为了更容易地将敌军逐出上述高地,他就让炮群人员乘马行进,下令炮群跟随前卫部队或另一支实力强劲的骑兵部队。鉴于这是一项全新的发明,敌军也没有骑炮兵,它就能够在对付敌方骑兵时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1] 编者评论:这必定是作者的笔误,只要想一下辎重车队得有多大,就显然知道这个数据显然无法成立,因为400门骑炮至少需要4000匹马。据我所知,[俄国]骑炮兵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治下创立的,当今的[俄国]皇帝[帕维尔一世]当时还是“大公”,当时负责创建骑炮兵的是两个名为黑塞(Hesse)的萨克森炮兵军官。[译者注:1798年时的俄国骑炮数量应当在100门左右]

[2] 编者评论:火炮开始用于野战后,显然就有必要让挽马队伍用更快的方法拖曳火炮。于是,挽马数量就翻了一番,让火炮能够与骑兵一同机动、行进。这种做法当时还不算很困难,因为16世纪的火绳枪骑兵一般只用火器,到了短兵相接时才使用刀剑。可以在[意大利战争中的]维琴察(Vinzenza/Vicenza)附近战斗和[1544年的]切雷索莱(Corisolles/Ceresole)附近会战中看到这种骑兵-炮兵(Kavallerie-Artillerie)的发展轨迹。详见霍耶著《战争艺术史》(Geschichte der Kriegskunst)第1卷138页。似乎古斯塔夫·阿道夫在剧烈削减野战炮重量时也坏有同样的想法,不过并没有他让炮手乘马的证据。可能这种轻炮兵还不无法满足轻率、急躁的卡尔十二,当然原因也可能出在波兰和乌克兰的沼泽地形上。总之,卡尔十二从没有给他的骑兵配属炮兵,而是让他的龙骑兵装备了手榴弹。用手榴弹把波兰人和俄国人从他们据守的房屋里撵出去,还用手榴弹焚毁村庄、据守阵地。不过,“勃兰登堡的[大]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威廉虽然只带了5600名骑兵参与费尔贝林(Fehrbellin)之战,并没有投入任何步兵,却还是带上了12门炮。之所以要把步兵扔在后头,是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在瑞军能够与驻扎在哈瑟尔贝格(Haselberg)附近的另一支瑞军合兵一处之前发起进攻。因此,大选帝侯很可能不仅增加了挽马数量,还让炮手乘马或坐车,这样才能让炮兵跟上骑兵的步伐。尽管如此,创立骑炮兵并组建正规骑炮兵部队的荣耀还是属于弗里德里希大王。

创立者选择了重910磅的轻型6磅炮[充当骑炮]。[*]笔者也不清楚他为何要选择6磅轻炮而非3磅长炮。正如人们所知,这两种火炮射程相同,3磅实心弹在对付人员和马匹时的杀伤效果也和6磅实心弹相同。此外,3磅炮在运输弹药方面也拥有优势,与6磅炮相比,同样的载重可以多运至少三分之一的弹药。弗里德里希二世让上述火炮的全体炮组成员乘马行进,他们要到装填时才会下马,并且把坐骑交给一名掌管马匹的炮手。由于子弹落在马匹当中会造成很混乱的状况,马匹就要留在火炮后方的安全地带。不过,等到火炮需要转移阵地的时候,由于取马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马匹后撤就总会引起很多麻烦。1门骑炮的炮组由1名军士和9名炮手组成,他们全都乘马行进,骑炮配备的挽马队伍则有6匹马。

[*] 910磅重的轻型6磅炮指的是1740年式霍尔茨曼(Holtzmann)轻型6磅炮,口径9.42厘米,炮重460千克。详见Guddat, M., Handbuch zur preußischen Militärgeschichte 1688-1786. Hamburg, 2011, S. 134.

步兵和炮兵的区别(骑炮兵并不是骑兵加炮兵)(2)

▲1762年的普鲁士骑炮兵

奥地利人对骑炮兵的效力体会最深,因而也率先效仿骑炮兵,企图以此恢复平衡。这种战况最早出现在布拉格,尽管奥军对普军的状况并不陌生,可还是偏离了[普鲁士骑炮兵的样板]。奥军意识到一点并以试验加以证明,当全体炮组成员都骑乘行进后,火炮会遭遇两个问题:

1、与参与最初几个开炮步骤的炮组成员坐在前车上相比,骑炮抵达预定位置后的射速没有那么快。对奥军来说,这个理由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弹药车载重不及普军,而且火炮也没有普军那么重。

2、下马炮组成员的大量马匹会给敌军炮兵提供更好的射击目标,而且带来了更高的命中概率。于是,奥军的这种炮兵就采用了如下方式,让火炮能够更快、更轻松地抵达任何一个需要出现的地点。奥军的骑炮口径与普军相同,炮架也很类似,每门炮需要4匹挽马拖曳。炮组成员坐在比普通炮架尾部更长的炮尾上,人员前后紧挨地坐着,把脚搭在弹药箱两边的脚踏上。人们认为这样的炮兵能够以和骑兵相同的行军速度推进。事实证明,奥地利人完全实现了创立骑兵-炮兵(Kavallerie-Artillerie)的目标,这种理念至今仍未改变。至于[弥补]前车携带的弹药量,那么就给每门炮配备2匹驮马,以此补充弹药携行量。等到火炮就位后,这些驮马就用于从弹药车取回弹药,此外也在紧急状况下组成预备队。操作火炮的共有5人,军士骑在马上负责引领火炮。

步兵和炮兵的区别(骑炮兵并不是骑兵加炮兵)(3)

步兵和炮兵的区别(骑炮兵并不是骑兵加炮兵)(4)

▲奥地利的特制骑兵炮,目的在于让五个人坐在炮架上行进

两种理念的差别的确相当惊人。奥地利骑兵炮的移动速度可能的确比普鲁士骑炮慢,但在放列时的操作速度却要快得多。此外,奥地利骑兵炮给敌人提供的唯一目标是火炮本身和炮组成员,普鲁士骑炮却还得加上马匹,此外就更不用说普鲁士骑炮兵需要照料大量马匹了。

很快就有更多的交战国意识到可以从上述变革中获得的收益,也就着手效仿起来。符腾堡军队的理念如下:他们使用3磅炮和6磅炮[充当骑炮],分别配备2匹[挽]马、1名驭手(Fuhrmann)和4匹[挽]马、2名驭手。驭手实际上也是炮手,和炮手一样配备马刀。炮组成员乘马行进,3磅炮的炮组成员包括1名军士和5名炮手,6磅炮则是1名军士和8名炮手。掌马人坐在前车上,当火炮即将脱驾放列时,掌马人跳下前车掌管炮组成员的马匹。等到和往常一样套驾完毕,掌马人就再跳上前车。符腾堡公爵在他的近卫军里设有1个骑炮连。

这种理念的弊端显而易见,乘马的炮组成员会在抵达炮兵阵地前给自己找一个安全的下马地点,可他们在火炮停在正确位置之前是无法离开马匹的,因为掌马人要到就位后才能跳下前车,走过去接管缰绳。等到再度套驾时,骑炮还得等到炮组成员全都上马、掌马人坐上前车后才能动起来。

法国[革命]战争爆发前不久,汉诺威军队效仿了骑炮兵理念,想使其兼具普军和奥军的优点并避免缺点,将它称作“快速炮兵”(Geschwinde Artillerie)。起初,汉诺威军队使用重600磅的3磅炮,和他们的团属火炮一样配备了一个大弹药箱。炮组成员包括1名军士和8名炮手。军士和4名炮手骑在马上,另外4名炮手里有2人坐在炮架上,另外两人坐在装有60发炮弹的弹药箱上。拖曳骑炮的是6匹好马。4匹炮手乘马在马鞍旁备有一幅挽具,以便在紧急状况下替换死去的拖炮挽马,或是在骑炮被困糟糕路段时立刻加入拖曳队伍。

当火炮需要放列时,炮组成员就在火炮后方下马,留1人待在马匹旁边。此时,坐在炮架上面的2个人已经让火炮脱驾完毕,另外2个人也已完成装填。这无疑是最好的理念之一,因为交战状况已经证明尽管有4人骑马、4人坐车,火炮还是能够很好地跟随骑兵,而且火炮也能够在停车后迅速射击。后来,汉诺威军队也用6磅炮取代3磅炮,但也相应调整了装备、挽马和人员。要是汉诺威军队这么做只是为了效仿有机会积累经验的其他参战方,那可以说是其他参战方的极大荣幸,因为装备良好的3磅炮完全可以和6磅炮媲美。

在汉诺威军队之后,黑森军队也采纳了骑炮兵理念,黑森骑炮兵是彻头彻尾地复刻普鲁士骑炮兵。他们还犯了一个错误,也就是没有采用更好的3磅炮,反而用上了管长18倍径、重900磅的重型6磅炮。

在此有必要再次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交战国,特别是那些作战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都放弃了3磅炮?那么,我们在审视这些国家时,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如下状况上:也就是各国在战斗中经常会使用盟国的弹药。[3]

[3]编者评论:显而易见,从射程和对目标的杀伤效果来看,优质的长管3磅炮和轻型6磅炮表现得一样好。只不过后者拥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能够把大霰弹打得更远。此外还需特别提到一点,正如人们所知,当骑炮兵用于攻击敌军据守的房屋和小型据点时,其杀伤效力与实心弹重量直接相关。因此,法军给他们的轻炮兵和骑炮兵统一配备了8磅炮。

步兵和炮兵的区别(骑炮兵并不是骑兵加炮兵)(5)

▲黑森骑炮兵的6磅炮

法军在当前的战争[革命战争]中拥有两种轻型炮兵:第一种被他们称作“轻炮兵”(artillerie légère),配备重1200磅的8磅炮。它的8名炮组成员坐在附属于火炮、始终跟在火炮后方的弹药车上。这种弹药车名叫“香肠车”(Wurst),源自德意志邦国。

另一种名叫“飞行炮兵”(artillerie volante),也配备重1200磅的8磅炮。炮组成员乘马行进,弹药由[驮]马输送到前线。轻炮兵用于快速占据阵地,飞行炮兵则必须始终跟随骑兵。[4]

[4] 编者评论:瑞典最近也创建了1个骑炮旅或2个骑炮连。

如前所述,法国人最近创建了第三种[骑]炮兵,也就是一半炮组成员坐在炮架上,另一半骑马。人员下马后,既不会让骑手自己牵着马,也不设置掌马人,他们是在马鞍和马嚼子之间挂上一条皮带,于是,马匹就只能“像骠骑兵一样”在小圈子里运动,没法走动太远。炮手装备很轻,装备的马刀需要始终挂在马鞍上,这样就不至于妨碍上下马或发炮。骑炮兵接受的训练是让他们能够从左右两边上马,也无需循规蹈矩地骑行,只用让他们和马匹感到舒服就行。[5]

[5] 编者评论:现在,几乎所有骑炮兵都在加农炮之外装备了轻型榴弹炮。这些榴弹炮中似乎没有一种比萨克森军队的所谓“榴弹炮”(Granatstück)更适合其[战术]目的。它不仅重量轻,而且依靠9倍径的管长——其中从炮口到炮耳的距离(Flug,也就是不含药室的炮膛深度)是6倍径——获得了较长的射程。如果它只发射4磅榴弹,就能够在弹药箱里携带50-60发炮弹。它配备的霰弹拥有28颗重8“罗特”的弹丸,有效射程可达756步。当骑炮兵用于前哨勤务时,我要么不用加农炮,要么只用很少几门,反而得用上管长与前文中萨克森“榴弹炮”类似的轻型榴弹炮,而且要留有较小的游隙,使其能够几乎像加农炮一样瞄准射击。几次使用加农榴弹(Kanonengranaten,类似于榴霰弹)和萨克森“榴弹炮”的试验足以证明,要是精心养护引信之类,使其维持较好状况,那么榴弹的未爆几率就很低。这种榴弹炮的弹药比加农炮弹药更昂贵的理由也站不住脚,因为只要杀伤效果好得多,成本问题在战时一般就算不上问题。

步兵和炮兵的区别(骑炮兵并不是骑兵加炮兵)(6)

▲法军的香肠车

最近这些年里,几乎所有欧洲大国都创立了存在若干差异的骑炮兵。拿英国来说,它在最近几场战争里设有一种很像法军轻炮兵的轻型炮兵。炮组成员坐在弹药车上跟随火炮行进,炮架尾部则用一种特制的钩子固定在前车上永不分离,火炮以特殊方法放在炮架上,于是就能够在套驾时继续射击。如果这种理念能够得到改进,就有可能优于其他所有理念。

诸多战术理念里都提到建立若干由3磅炮或6磅炮(前者称之为骑炮兵、后者称之为阵列炮兵)组成的炮群,使之能够随时随地跟随骑兵,这里只需要确定哪种理念最有效、最可靠。由于选择火炮种类的主要因素是火炮效力,就有必要确定哪种火炮最适合投入战斗,我坚信需要在这里再说一遍:优质的3磅炮最适合达成相应战术目的。6匹挽马组成的联畜队伍足以令它到处跟随骑兵。为了让它在抵达阵地后迅速脱驾,应当让2名炮手紧挨着坐在炮架上,炮组的其他成员则必须乘马。他们的马匹应当由掌马人或骑手本人掌控。前车顶部的弹药箱里应当放上40发实心弹和20发霰弹,箱子上面建有一个座位,要是骑手或乘马负伤,就让骑手转移到座位上去。骑炮兵的坐骑马鞍旁边放着挽具,联畜队伍里一旦有挽马死去,就可以立刻用乘马拉炮。

这种措施可以消除普鲁士骑炮兵被人诟病的缺点:成本过高、开火不够迅速,火炮后方马匹太多,给敌军提供了太大的目标。此外也消除了奥地利骑炮兵理念中的缺点:由于炮组成员坐在炮架上,额外的重量就导致骑炮兵无法跟随骑兵。

这种炮兵投入实战令战争艺术进入了一个伟大时代,不过,现在依然无法根据当下经验对这种炮兵的历史、理念和勤务进行适当的总结,依然不能通过总结得出为了维持平衡应当摒弃哪些战术机动、采用哪些战术机动,人们不应当对此感到惊讶。战争中之所以会采用方阵,那是为了对付骑兵,可是,如果骑兵能够得到骑炮兵的补充,那么,哪怕是最好的方阵还能做什么呢?由于只有方阵才能同时和四面八方的敌人正面交锋,所以现在依然得使用方阵,可随着骑炮兵用于实战,方阵的威力就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组建骑炮兵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通过综合考虑火炮类型、联畜队伍、装备和炮组成员,使得骑炮兵能够在各种地形里和骑兵一样快速运动。

译者简评:虽然这位撰稿者是匿名投稿,但他应当是某个德意志邦国的资深军官,而且对3磅炮怀有深厚感情或利益纠葛。除此之外的文章无疑是对骑炮兵概念的出色科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