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光学显微居然有极限)
星驰科普 第23期:光学显微居然有极限!怪不得我们要用电子显微镜!
注意,文章为头条号 俊采星驰(QQ订阅号:juncaixingchi) 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不同意见和疑问。
很多人都认为,光学是没有极限的,也很不理解为何光学显微镜存在极限,其实这一切的原因归于:光学衍射极限。
由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衍射和干涉的特性。
图 1. 光学显微镜简化示意图
如上面的简图所示,紫色箭头表示的物体 PQ 经过物镜等之后在相机上成像为P'Q'。由于光的衍射,物体上的点如 P、Q,在相机上并不是单独的点,而是一个个有一定大小的斑,被称为夫琅禾费衍射斑(或称艾里斑),如右侧的同心圆所示。那么,当 P'、Q' 相距太近的时候,两个斑会叠加导致难以分辨。这就要求物体上的 P、Q 要相距一定的距离。
这个公式就是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公式,或称为光学衍射极限。(注意此处的分辨率与通常说的显示器分辨率含义不同)
其中λ为光的波长,n 为物方的折射率,θ为物体与物镜边缘连线和光轴的夹角。如上图所示。为方便起见,其中的
通常称为数值孔径,简写为 NA。
摄影领域常用 f/# 或称光圈值来描述镜头,光圈值与数值孔径可以相互换算。对于一枚光圈为 2.0 的镜头来说,数值孔径为 0.25,其分辨能力约 1.2 微米。
目前常用的高倍物镜 NA 最大为1.49,可以算出,对于可见光,比如波长 500 纳米的绿光,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 200 纳米。所以,即使再提高物镜的放大倍率,也不能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而 200 纳米这个数值也就通常被称作衍射极限。
所以,低于200Nm的通常我们会用电子显微镜(无色)来扫。
感谢阅读。
头条号:俊采星驰 , QQ公众号:俊才星驰(juncaixingchi)。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