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迁了市民卡要重新办理吗(线上办市民卡要20多天)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南京亲历基层办事“痛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户口迁了市民卡要重新办理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户口迁了市民卡要重新办理吗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在南京亲历基层办事“痛点”
线上申领市民卡,仅核验材料环节至少需7个工作日;将托管在人才服务中心的户口迁到相邻区,迁入地和迁出地两头派出所要跑四趟;“12345”热线服务评价回了“不满意”,工作人员像是接到差评的电商客服打电话来质问……这些是记者近期在南京亲历的基层办事“痛点”。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是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一大民生痛点,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深化,基层办事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已得到较大改善,但与“只跑一次”“让网上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等目标口号仍有差距。
申请只需几分钟,到手将近一个月
“审批不见面,办事更方便”——当前不少地方在推行线上办事,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类似的宣传口号层出不穷。不少地方还推出一站式在线公共服务App,让以往一些需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掌上办”。
实名注册用户超过600万的“我的南京”App就是其中一款热门应用,具备查询公积金、预约挂号、开具购房证明等多种功能。为了减少线下办事时间,记者近期使用“我的南京”应用申领新生儿市民卡,在线申请制卡虽然只花了几分钟,但拿到手却要等20多天。
“相对以前,您的申领速度算快的了。”在记者连续两次通过“12345”热线催促办卡进度时,终获答复。“我的南京”工作人员称,线上市民卡申领数量大、流程长,申请人将信息提交至制卡中心后,需要统一送到卡厂制作,办理进度不一,受到所选开卡银行等因素影响。当前操作指南规定35日以内办结,一般最快也要20多天。
记者调查了解到,南京市市民卡申领时间较长、快慢不一等问题不单单存在于线上,线下也是如此。2020年7月,杨先生在南京市江宁区市民中心提交新生儿照片后,工作人员现场直接打印制卡;而陆先生于2020年12月底在江北新区沿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办理同一业务时,回执单显示领卡日期为次年2月5日,而工作人员告知“最好于2月20日去拿卡,早去不一定能拿到”。
“有的办事大厅有制卡机,有的则没有,这可能导致线下办卡进度不一。”上述“我的南京”工作人员介绍,线上线下申领市民卡属于不同的渠道,办结时限不尽一致。此外,办事大厅层级不同,也会导致办卡进度有别。
市民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医保报销,为方便新生儿就医报销,南京市推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准新生儿参保登记卡,家长申请办理后,若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发生费用,可直接凭此卡按居民医保政策结算。但要求在出生后3个月内尽早申领市民卡,办理正式参保手续。
而记者了解到,在“我的南京”申领市民卡时,临时参保卡在医院结算报销时无法使用,而此时申领的市民卡又没到手,会出现“两卡”衔接的真空状态,对就医报销带来不便。
市内迁户口跑多趟,打了服务差评遭质问
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因工作单位暂未落定,会将户口托管在大学所在地人才服务中心。记者近期为他人代办户口迁移时发现,将托管在江苏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的户口迁至相邻区时,却要跑四趟派出所。
代办人首先要跑一趟迁入地派出所申请迁入,须等待审批通过后,再去一趟迁入地派出所领取准予迁入证明。拿到准迁证后,要到人才服务中心属地派出所申请迁出,拿到户口迁移证后,要再次回到迁入地派出所上户口。前后总计要跑四趟。
南京市民刘先生为其在广东的亲戚代办同一业务时,遭遇了类似的迁移流程。由于未携带委托人常住人口登记表,他还需到江苏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档案室开具介绍信。记者在该人才服务中心现场办公桌上的《受理登记表上》看到,有多名申办人登记办理类似户口迁移事项。
“托管在江苏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的户口性质比较复杂,不能类同市内户口直接迁移。”当记者向派出所工作人员咨询,为何在同一市域内的户口迁移程序,流程却如此繁琐。对方表示,这类户口属于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没地方挂靠,该迁走的没迁走,现在“只出不进”,目前也不支持网上办。
而在南京市为新生儿登记户口时,网上办理也并不顺畅。记者先后尝试了“我的南京”App、“南京公安”公众号、江苏政务服务网在线申报户口登记,3个系统分别出现无法办理、材料提交不成功、未显示待办事项等问题。
记者通过“12345”热线反映上述问题时,接线员表示服务热线查看不到政务服务网的个人申办事项,会把问题转交给相关部门。记者很快接到南京市公安局电话反馈,称因江苏政务服务网不由南京公安维护,后台也无法查看到待办事项,并被告知由申请人所属辖区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答复。
栖霞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随后致电回复,服务中心主要管理学生和教师户口,新生儿户口登记需要在当地派出所办理。记者随后致电咨询了属地派出所户政管理部门,对方表示网上提交材料后还需寄送原件核验,其实并不省事,线下办理更为便捷。
记者去属地派出所登记完户口不久,就收到了“12345”热线的短信通知,邀请从“是否联系”“态度是否满意”“结果是否满意”3项评价服务,由于在线咨询了多个部门,最终还得回到线下办理,记者对“态度”和“结果”两项回复了不满意。令人意外的是,栖霞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次日电话质问,“为何评价不满意”,语气如同电商客服接到差评。
咨询电话“十打九不通”,告知不精准导致多跑腿
为熟悉办事流程、带齐办事材料,一些群众常常提前咨询业务部门,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部门的对外联系方式长期占线或无人接听,有的部门电话甚至翻遍官网也找不到。
记者就市民卡办理时限问题,连续不间断拨打南京市市民卡服务中心、栖霞区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长期处于占线状态,即使拨通,也是无人接听。而印刷在“南京政府专递上”的南京市市民卡服务中心电话,拨过去显示“号码有误”。
一些部门对外联系方式在门户网站甚至查询不到,例如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在官网和“企查查”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都难以寻觅。
此外,由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因信息不对称,还存在热情地“误导”办事人的现象。
南京市民吴女士于2020年11月底、12月初先后两次去当地邮局的“交警超市”申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被告知系统在升级,全市“交警超市”都不能网上办,要申领检验合格标志只能去车管所。
12月中旬,吴女士在打开交管App查询车管所服务时间时,却发现检验合格标志已在系统里自动生成。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10月,公安部就出台了新规,自当年11月20日起,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
记者经历的这些办事“痛点”,印证了在基层“放管服”调研时听到的问题。有基层政务办干部直言,在牵头“放管服”改革时,一些部门“不感冒”,未能形成改革合力,陷入“谁牵头、谁磕头”的尴尬境地。以数据共享为例,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需要部门将数据拿出来,但现实却是“要数据跟要饭一样”。
“理想状态是通过流程再造,打造线上、线下统一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到一个窗口、一张网上办事。”南京市政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部门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时,思想观念解放不到位,主观上有惰性,不愿接受新东西。一些部门还担忧部门利益受损,“担心奶酪被动了,例如‘一网通办’后,权力寻租的空间会变小。”
江苏省政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江苏的“放管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信息壁垒”“信息孤岛”问题长期存在,数据无法完全共享;到政府部门办事仍需提交很多材料,办理流程还要进一步简化优化;“一网通办”系统不整合、业务不协同、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
针对记者调查了解到的上述问题,南京市政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解决。(郑生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