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棘胸蛙养殖生产技术流程)
棘胸蛙养殖生产技术流程
1.养殖场建造
(1)养殖场地选择
棘胸蛙是两栖类动物,离不开水或潮湿的栖息地。选址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是要求棘胸蛙的栖息环境阴凉、潮湿,选址时尽量避开人类活动频繁、喧闹的地方和阳光直射时间较长的地方,其中以安静偏远的山区为主,山区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适宜棘胸蛙的养殖。二是要求有优质的水源,长年流水不断,水流量大、水质优良,雨季发洪水不影响养殖场,雨后能尽快恢复清澈流水。水源应以山溪水、冷泉水和地下水为主。针对棘胸蛙生长对水源的要求,夏季水温应低于30℃,冬季水温应在18 - 26℃。三是要求场地电力、交通方便,以临近山路主干道为宜,适合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的运输,客观上便于先进技术的使用,并有利于设备的管理。四是要求场地面积宽广,便于扩大养殖规模。
(2)蛙池建造
棘胸蛙养殖地要根据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及繁育特点来设计建造。蛙池有水泥池、三合水池,但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以水泥池为好,方便循环用水和饲养管理。蛙池有长方形和圆形等几种。池内设置水域、陆地、洞穴、水草和活动场等,为蛙创造一个模仿自然条件的良好生态环境。为防止暴雨期间高山洪水袭击蛙池,各类蛙池应建立在洪水线以上,同时在池边与坡脚之间开挖一条泄洪沟,以便及时排泄地表径流。建造蛙池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蛙池要排列整齐、排灌方便,在每排蛙池之间需留有一定的通道,以利于操作管理。
一般建造两类蛙池,即繁殖用池和养殖用池。繁殖用池包括种蛙池、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等。养殖用池可分为幼蛙池、成蛙池和观察池等。
①种蛙池 种蛙池宜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为1.2m,面积为5-10m2。池边用石块建筑洞穴,并用水草隐蔽遮阴。池水深为15 - 20cm.池水与陆地面积之比为3:1.按雌、雄1:1的比例搭配,并在交配产卵之前雌、雄蛙分池养殖。种蛙池的构筑和设施与成蛙相类似,但养殖密度应适当稀一点,通常以5只/m2为宜。种蛙池水源采用喷雾式进水系统以确保池内水源的长期流动,保持水质清洁。
②产卵池 主要用于亲蛙产卵,有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如果要进行人工催产繁殖,为避免人员下池造成水质混浊,影响孵化,最好采用水泥池。若采用自然产卵繁殖,则使用土池比较合适。产卵池的建筑规格不宜太长,一般以10 - 15m2为宜,产卵池的陆地面积占全池面积的1/3左右。产卵池最好设2-3个,以供未发情、产卵的亲蛙抱对产卵、排精使用。产卵池的水位较浅,浅水区面积明显大于种蛙池,水深为15 - 20cm。池内种植水生生物,如马来眼子菜、聚合菜、水葫芦、茭白、慈姑等,以营造天然条件,并使蛙卵黏附在水生植物上,便于移入孵化池。
③孵化池 用于受精卵孵化和培育早期蝌蚪的水池,面积为1- 2m2,可连接数个池子,以便按不同产卵期分池孵化。用砖石水泥浆砌而成,或用相应大小的塑料桶代替,池壁高0. 6m,水深为0.15 -0. 4m,要求池面光滑(最好用瓷砖面)不渗水,有一定坡度。水池两端应设进、排水口,进、排水口相对呈直线,排水口用直径为3cm的PVC塑料管,在其两端均安上一个同规格的塑料弯头。孵化池近出口处稍凹陷。便于收集蝌蚪。池面应放些消毒后的水草,如水葫芦、革命草等。用水泥池孵化蛙卵,可减少人为操作所引起的水质混浊,池水温度容易控制,便于清除有害生物。
④蝌蚪池 蝌蚪池用于培育蝌蚪,直至蝌蚪全部变态为幼蛙。蝌蚪池一般采用水泥池,水中适当放养水草,以供蝌蚪栖息。同时要设置进、排水口,用于调节水位和更换新水。池长4m,宽1m,高20 - 30cm,便于蝌蚪在水中活动和呼吸。池子也采用里高外低,自然微流水,池内放置部分1 - 2cm的光滑鹅卵石,在池边或池中设有一定面积的陆地、陆岛。陆地、陆岛近水部分可用砖石块和水泥板建造多个洞穴,以供刚变态的幼蛙栖息。食台采用白色平底瓷碗搭建,同时蝌蚪池采用塑料网覆盖以防有害生物侵入。
⑤幼蛙池 刚变态的幼蛙个体较小,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差,因此应采用小面积的水泥池培育,以便于捕捞、分类和清池。个体较大的幼蛙也可利用土池培育。幼蛙长至体重50g左右便可移人成蛙池。
幼蛙池以长方形为好,池底坡度5%,以利于放水排污。面积以15 - 20m2为宜,池深为0. 8-1m。由于幼蛙已能水陆两栖,因此,幼蛙池的水深宜浅一些,控制水深在15 - 20cm即可。池中铺设大小鹅卵石,形成的石隙和垒叠露出水面部分可供幼蛙栖息。池边及池中构筑陆岛、陆岸及水沟,近水面用石块和水泥板等建造多个洞穴,也供幼蛙栖息。洞穴前的水面上设置一些水泥板或木板,作为幼蛙登陆的跳板和饵料台,板下架空,可供幼蛙休憩。水中栽培水生植物,可以起到遮阴降温与净化水质的作用。一般幼蛙池宜建3-4个,以便在培育过程中按大小分级养殖,防止大蛙吞食小蛙。
⑥成蛙池 养殖150g以上的商品蛙。成蛙池结构与幼蛙池类似。可用水泥池,也可用土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为20 - 30m2,池深为0. 8-1m。池底坡度5%,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于排污。池内设进水孔与排水孑L,孔离池底10 - 20cm.用以调节水位高低。水面与陆地面积比为1:2。设2个进水孔和1个排水孔。池中铺设鹅卵石,构筑陆岛、陆岸、水沟、穴洞;搭棚遮阴,池边栽种常绿灌木和水生植物,以起到防暑遮阴的作用。
⑦观察池 用于观察各类蝌蚪和蛙的病情变化与治疗情况。观察池应建于远离养殖场的较偏僻地方,以免感染健康蛙。
(3)蛙池消毒与脱碱
①土地的消毒 无论是旧池或新池,都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生石灰消毒法:先在池底挖几个小坑,再在小坑内放人生石灰,用量为100g/m2左右,池中蓄水10 -20cm深,待石灰溶化后,用水瓢将石灰浆全池泼洒,然后用铁耙将石灰浆耙匀,使石灰浆与池泥混合。清池1周后可注入新水放养幼蛙。用生石灰清池,既可杀死池中的寄生虫和病菌等,还可改良水质,使池水呈微碱性,同时还可从淤泥中释放氮、磷、钾等营养素,增加池水肥度,促使浮游生物繁殖。漂白粉消毒法:每亩投放5 - 10kg漂白粉,若带水清池,水深为Im时,每亩用量为20kg左右,溶化后全池泼洒。漂白粉兑水后释放次氯酸,可杀死病菌和有害生物,一般清池后3-5天即可放养幼蛙。
②水泥池的脱碱 新建水泥池在使用前需进行脱碱处理,目前常用的脱碱方法有3种。一是过磷酸钙法:按新建水泥池中的水体积,加入1000mL/L过磷酸钙,浸泡2天,即可脱碱。二是冰醋酸法:用10%的冰醋酸洗刷水泥池表面,然后将池水灌满,浸泡1周左右,可使碱性消除。三是薯类法:若小面积水池急需脱碱,可用甘薯(地瓜)、马铃薯(土豆)等薯类擦抹池壁,使淀粉浆黏在池表面,然后注满水浸泡1周,可起到脱碱作用。
经过以上脱碱法处理后的水泥池,可用pH试纸进行测试,以了解水泥池的脱碱程度,水的pH以6.0-8.2为宜。经过脱碱处理的水泥池必须用清水洗刷干净,然后灌水,放入几尾蝌蚪或幼蛙试水1天,确定无不良反应时,再放苗饲养。
2.苗种生产
选择种蛙是做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季之前就要对成蛙进行一次认真选种工作。种蛙运输工作要根据气温、运输路程及运输工具等诸多因素来考虑。引种数量少、运输路程短的,除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进行。引种数量大、运输路程短的,宜在春季或冬季进行,因气温低,运输更安全。
(1)亲蛙选择
种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繁殖效果,以及今后蝌蚪的发育变态和幼蛙的生长速度,由此,用于繁殖的亲蛙必须严格挑选。要求个体较大,体质健壮,肤色一致,发育良好,无病、无伤,生长年龄2年以上,体重为200 - 250g。雄蛙要求体躯较大,前肢短粗、强壮有力,婚垫明显,胸部黑刺发达,鸣声洪亮,而雌蛙则要求体型丰满,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隐约可见,用手摸富有弹性。为了正确搭配雌、雄的配种比例,必须分清雌蛙和雄蛙。如选择的种蛙来源于人工养殖,还要注意血缘关系,杜绝“近亲交配”,避免种质退化。
(2)种蛙培育
环境条件对种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配种产卵,也间接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种蛙池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 -20cm,水质清洁,pH为6.5-7.0,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隔2-3天换水1次。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过冬。种蛙的培育除需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饵料供应。棘胸蛙每年以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食量减少,产卵后期食量增大。饵料投喂量为蛙体重的5 %-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次投喂做到均衡,不要忽多忽少,饥饱不均。要依照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饵时间,一般在18:00 - 19:00投饵,每天投喂1次。
(3)自然繁殖
种蛙一般在21:00至凌晨抱对,配种母蛙于04:00 - 07:00排卵,产出卵块通常黏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 - 600粒,极少数达到1000粒以上。卵粒呈圆形,受精卵的动物极呈灰黑色,植物极呈浅黄色,未受精卵经2-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为黄色,植物极呈白色,不透明。刚产出的卵在lh内尽量不要移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防止惊动或强光照射,否则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营造一个光照弱、环境幽静、水质清洁、水位稳定、适宜配种产卵的良好环境。产出的卵块应在4h内用不锈钢的捞勺轻轻地捞起,移入孵化池内。未受精的卵块应及时捞出,以免影响水质。受精率一般可达90%以上。
在孵化前要对孵化池进行1次全面消毒,水深保持在10 - 15 cm,水中溶氧量在4mg/L以上,光线以散射光偏阴为好,千万不能让阳光直射孵化池。
3。饲养管理
(1)蝌蚪的饲养与管理
刚孵化出膜的蝌蚪,个体小、体质嫩弱,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的抵抗能力差,其生活环境与鱼类相似,完全在水中生活。因此,要加强水质管理才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
①蝌蚪的放养密度 决定于培养条件、饵料供给、蝌蚪大小和管理水平等条件。土池生态条件较差,水质易混浊,放养密度宜稀不宜密。密度过大,投饵量相应增加,容易引起水质污染,造成水中溶氧大量减少,严重时蝌蚪因缺氧而死亡,同时还会造成大蝌蚪吃小蝌蚪的不良现象,使成活率极大降低。通常蝌蚪的放养密度为: 20日龄蝌蚪350 - 500尾/m2,30日龄蝌蚪200 - 300尾/m2,80日龄至变态为幼蛙之前的蝌蚪放养100 - 150尾/m2。水泥池管理和换水条件较好,水质清洁时,放养密度可比土池大1倍。同池放养的蝌蚪应日龄大致相同,规格基本一致。防止大、小蝌蚪混合饲养,否则会引起两极分化,甚至出现咬口现象,不利于蝌蚪的正常生长发育。有足够的饲养水面时,幼小蝌蚪的放养密度以稀为好。在进行蝌蚪密度疏散时,幼小蝌蚪要用细眼网捞取,先在桶里装水,捞出蝌蚪后立即将网袋伸入水桶,让幼小蝌蚪离网入水。较大的蝌蚪可倒入水桶。装入水桶内的蝌蚪不能久放,否则蝌蚪容易死亡。
②早期蝌蚪的培育 刚孵化出的蝌蚪全长为0.6 -1.0cm,体形似鱼,大都侧卧于孵化池底部,也常利用自身的吸盘吸附在池壁或水草的枝叶上休韻 稍微惊动一下有些蝌蚪还会做短距离蹿游。水温在25℃以上时,出膜后3天的蝌蚪开始摄食和靠长尾(基边缘有发达的游泳膜)的摆动在水中游泳。因此,应在池中投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金鱼藻、浮萍、杨树根等(约占水面的1/3)作为蝌蚪的附着体,使其不会沉入池底被泥沙覆盖致死。刚脱膜的蝌蚪游泳能力差,尚不能采食,主要吸收卵黄为营养来维持生命。因此,此时的蝌蚪不宜转池,不需投喂饵料,也不需要搅动水体,让蝌蚪休息。一般脱膜5-6天两鳃盖完全形成后才开始向外界采食。这时可投喂一些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蛋白质流汁饵料,如将煮熟的鸡蛋黄(或薯类)捏碎拌水成浆,全池均匀泼洒,早、晚各投喂1次。一般5000尾蝌蚪投喂1个熟蛋黄即够。在投喂蛋黄浆的同时,可隔天投人工培养的绿藻、硅藻等浮游生物。蝌蚪开食后要及时投喂,否则饥饿时会互相吃咬。但投喂量应适宜,过多会污染水质。20日龄之后以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如熟番茄、南瓜、米饭、豆浆、藻类、水生植物等。随着蝌蚪的长大,摄食能力增强,转入蝌蚪池后,投喂的饵料由麸皮50%、玉米粉40%、青菜10%组成。用水调匀至含水量为70%左右(用手捏成团不散开为度),蒸熟放凉后,用水捏成小团,每池可投5-10团。一般1天投喂1次。如当天没有吃完,第二天一定要拣出,以免蝌蚪吃进变质饵料而患肠胃病。小蝌蚪经培育半个月以后,即可转入蝌蚪池饲养,进入蝌蚪的后期培育阶段。
③变态期蝌蚪的培育 蜊蚪从长出后肢芽到前肢伸出和尾部完全吸收,这个时期称为变态期。这段时间的蝌蚪不吃不动。但由于蝌蚪的变态是不同步的,即使是同一日龄的蝌蚪,早变态的已长出四肢,而迟变态的仍具一条长尾。因此,就整体而言,要继续投喂,只是投喂量要逐渐减少,直至全部变态成幼蛙。这时的蛙即由水生过渡到水陆两栖。因此,在池内既要有浅水,又要有砂质陆地(水陆比为4:1),同时要放些水草或木板之类的漂浮物,使变态时的蝌蚪停在上面,露出水面呼吸和休息,而不能让其长时间滑在水中,并尽可能地防止惊动,使其有个安全的环境变态成幼蛙。蝌蚪的变态受温度、饵料营养及放养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上半年产卵孵化的蝌蚪,尽可能加强喂养,提高温度,多投喂动物性蛋白质饵料,进行强化培育,使其当年变态成幼蛙。如果是下半年孵化的蝌蚪,要适当增加放养密度,降低温度,控制饵料投喂量,多投喂植物性饵料,使其只长个体,延缓变态,尽量让其以蝌蚪的形态越冬,到第二年变态成幼蛙。如果有日光温室,能采取保温措施,则可照常喂养。
④蝌蚪饵料投喂
定质:要求投喂的饵料新鲜、清洁、适口,切忌投喂腐坏的饵料,鲜饵在投喂前要洗净消毒。在饵料中适当加酵母粉和穿心莲粉,可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位:为便于清理残饵和保持水环境清洁,水池应设置食台,做到定位投放饵料。同时,要注意不要把饵料投到池底软泥处,以免污染池底环境,影响蝌蚪生活。
定时:每日投喂2次,即清晨和傍晚各投喂1次。但若投喂配合饲料,每天应不少于5次。
定量:根据蝌蚪的体长、摄食情况、天气变化、水温、水质及投饵品种等具体情况,投喂一定数量的饵料。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投饵量应控制在蝌蚪总重量的1% -3%。水温高时,适当多投;水温低时,减少投喂。同时,要注意每日的投饵量切勿时多时少,以免蝌蚪饥饱失常,影响正常生长。
⑤冬眠期蝌蚪的管理 蝌蚪的越冬与水温密切相关。据观察,当水温降至8-9℃时,蝌蚪即趋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伏水底或水草丛中冬眠;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苏醒。蝌蚪的冬眠是极不稳定的,在整个越冬期间,只要天气晴朗,水温上升,就会浮上水面慢慢游动,但天气转冷,水温降低时又会沉到水底冬眠。蝌蚪池水深保持在0.8 -1.0m,采用长流水,并采用在饵料池顶加盖等保温措施,就能安全越冬。如果遇到天气寒冷,水面结冰,应将冰层敲破,以免造成池中缺氧,致使蝌蚪窒息死亡。蝌蚪的御寒能力较强,故越冬成活率较高,一般能达到90%以上。正处于变态阶段、已长出后肢或四肢的蝌蚪,耐寒能力差,应加倍护理,最好能在池上搭棚,或转入塑料棚内培育使其顺利越冬,减少损失。当水温升到15℃时,蝌蚪活动加强,此时应适当投喂高蛋白质、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饵料,进行强化培育,以增强其体质。越冬期间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及水质变坏。
(2)幼蛙的饲养与管理
①幼蛙的饲养 蝌蚪饲养70天变态完毕,长出四肢,成为幼蛙,由水生变水陆两栖。刚变态的幼蛙个体很小,要精心饲养,加强管理,提高幼蛙阶段的养殖成活率。幼蛙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食,包括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要避光,池水深一般为10 -15cm,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而定,20 - 26℃时每天换水1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 - 20cm。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为幼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预防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分级,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 - 200只/m 2。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虽然幼蛙尾巴消退后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2天1次,每次只能吃1条2日龄的小蝇蛆。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饵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就进人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1条4日龄的蝇蛆。此时幼蛙的四肢还很脆弱,表皮的防御机制还不完善,对水质的要求更为严格,否则容易感染一些皮肤病,如红腿病、水霉病。幼蛙在1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1个月以后可以投喂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1个半月以后,可以喂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可不断地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喂如筷子粗细的土蚯蚓,但小幼蛙不宜喂大蚯蚓。在投饵方式上要注意将活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 -10%进行投喂,同时依食欲、气候、气温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地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患疾病。
②越冬期的管理 冬季寒冷时幼蛙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双眼紧闭,对外界没有反应,进行冬眠。,一般在霜降后开始(水溫降至10℃左右),惊蛰前后(水温在15℃以上)结束,整个冬眠时间为1 00天左右。入冬前可人为地给幼蛙提供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
A.洞穴越冬。在蛙池四周挖掘松土,并在向阳避风处离水面20cm的地方挖几个直径约为13cm、深约为Im的洞穴。洞穴要保持湿润,略高于水面,但不能让池水淹没。幼蛙在入冬后会自动钻入洞内越冬。
B.塑料棚越冬。在原幼蛙池离水面30cm高处,覆盖塑料薄膜保护幼蛙越冬。也可在池上方用竹木或钢筋搭成拱形或“人”字形的棚架。棚顶距地面约为2m,上盖2层塑料薄膜,与池边连接成一密封的保温罩,棚架四周的地脚处薄膜用泥土压实,薄膜上再盖1层大眼网片,以防大风把薄膜掀起吹走。棚外气温降至0℃以下时,薄膜上可覆盖1层稻草帘,晴天则掀开草帘让阳光照射,使池温保持在10 ℃以上,晚上封盖。幼蛙冬眠一般不需要喂饵。气温回升时,蛙会出来活动觅食,此时可适量投喂些优质饵料,以增强其抗寒能力。同时,在白天可掀开部分薄膜,让空气流通,不致过热。
C.加深水层越冬。越冬期间将蛙池水位控制在1.0 -1. 2m,以防天气变化水温突变。同时池中放养些水生植物,让幼蛙在水草中越冬。室外土池可在池底铺一层30 - 40cm厚的沙土或淤泥,供幼蛙潜伏冬眠。淤泥既具有保温作用,又可在发酵时散热(可使水温升高)。在较寒冷的地区,可在池面上方搭架覆盖杂草、玉米秆或麦秸等,既能抵御寒潮的侵袭,又能防止外来敌害。
D.草堆越冬。在蛙池的东北面堆一个土丘挡北风,离水面30cm处架一个大草堆(棚),草堆周边与池边紧贴,以防冷风吹入池内,并在池的东北面深水处放置几个简瓦,供幼蛙栖息越冬。在越冬期间,水温一般保持在10℃左右,幼蛙能安全过冬。
(3)咸蛙的饲养与管理
①放养成蛙 成蛙的放养密度取决于养殖条件、饵料供应情况和蛙体大小等因素。如为长流水养殖,同时活动场地较大,遮阴条件好,放养密度可大些,反之则小。通常体重为50 - 80g的棘胸蛙,放养30只/m2; 100g以上的,放养20只/m2。放养前,用7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蛙体20min进行消毒。由于棘胸蛙生长速度不一,要根据蛙体大小分级放养。凡达到商品蛙重量,即150g以上的,要立即出池,投放市场。
②投喂饲料 蛙池设置食台,可做到集中投喂,集中觅食,保洁水体,减少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防治蛙病。食台是用水中不易腐烂的树木制成。选用1cm厚的木板,规格视蛙池面积而定,—能大能小。一般为长1m,宽0- 5m,在食台四周钉上高约3cm的木条作框,使蛙在食台上觅食时不易将饲料拖下台污染水质并造成浪费。食台高度以不淹漫为度(若食台有水,食台上的昆虫就会被淹死)。食台底下有4只饵料台(不固定,可以移动),台下供蛙群居栖息。食台要每半个月清洗消毒1次,以防残食腐败,滋生细菌,引发疾病。饲料颗粒大小以幼蛙能取食为宜,投喂量视天气、水及实际摄食量等情况随时调整。水温在16 - 26℃时,成蛙摄食多,排泄物也多,易造成水质污染。为了保持水质清洁,减少污染和疾病发生,最好采用微流长流水养殖。也可通过换水使池水保持清洁。夏天要求每3-4天换水1次,换去池水总量的1/3左右;冬天每5-6天换水1次,换去池水总量的1/4左右。日常管理和越冬管理与幼蛙养殖基本相同,可参考幼蛙的管理和越冬方法。
4.病害防治
(1)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①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 由车轮虫和斜管虫寄生而引起。5-8月为车轮虫病的流行期,斜管虫病冬、春季发病。主要症状为:蝌蚪游动迟缓或离群独游;食欲减退甚至停食,最终衰弱而死。防治方法:每升水体用0. 5mg硫酸铜和0.2mg硫酸亚铁兑水,全池泼洒;每亩水面用切碎的韭菜250g与黄豆混合磨浆,全池泼洒,连用2-3次;每立方米水体用25g苦棟树叶煮水,全池泼洒。
②舌杯虫病 病原体为舌杯虫。每年7-8月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尤其在养殖密度高的蝌蚪池中易发生。防治方法:每升水体用0. 5mg硫酸铜和0.2mg硫酸亚铁或敌百虫(含量90%)0.2 -0.4mg兑水后全池泼洒;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平时注意保持蛙池卫生。
③锚头鳋病 由锚头鳋寄生引起。防治方法: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蝌蚪20min;每立方米水体用0.5g敌百虫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用新鲜松针捣烂成汁,全池泼洒。
(2)细菌引起的疾病
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红腿病、出血病、烂鳃病、表皮溃烂病、肠炎、爱德华菌病、腹水病等。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病害防治方法:一是清塘,一般每亩水体用100-200kg生石灰干法和带水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勤换水;二是抗生素拌饲投喂,常用硫酸新霉素粉10mg/kg、卡那霉素10 - 30mg/kg、土霉素30 - 50mg/kg、氧氟沙星10mg/kg氟苯尼考15 - 20mg/kg拌在饲料中,一天一次,3-5天一个疗程;三是药液浸浴,用高锰酸钾10mg/L或链霉素50万单位/万尾浸浴30min。
(3)霉菌引起的疾病
①水霉病 病原菌为水霉或绵霉。水温10 - 15℃时流行,危害蛙卵及体表破损的蝌蚪、幼蛙、成蛙。患水霉病的蝌蚪或蛙游动和活动迟缓,肉眼可见到体表有成团菌丝。菌丝长短不一,一般为2 - 3cm,白色棉絮状,由伤口向四周扩散。患病的蝌蚪、蛙觅食困难,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日益消瘦直至死亡。防治方法:尽量避免蛙体(蝌蚪)体表受伤,定期更换池水和消毒,发现水霉感染时慎用抗生素类药物;用1.0 -2.0mg/L的聚维酮碘药浴48 - 72h;用1.5-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2 - 18h,隔天1次,连用2次;用0. 4%的食盐和0.4%的小苏打混合溶液药浴36 - 48h。
②鳃霉病 病原菌为血鳃霉或穿移鳃霉。在池水被污染、有机质多的养殖池内最易发生。鳃霉病的症状与水霉病相似。患病蝌蚪、蛙的鳃部苍白,有时呈现点状充血或出血。病情严重时鳃丝溃烂、缺损,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防治方法:防止池水被污染,对已受污染的蛙池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加速有机质的分解;用0. 7% -1. 0%的食盐溶液药浴3-5天;用硫酸铜或螯合铜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3-5天。在上述处理后,在饲料中添加0.05% -0. 10%的制霉菌素。连续投喂5-7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