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塞的科幻进化(耳塞的科幻进化)
不少人并不喜欢佩戴入耳式耳塞,索尼近期今年2月份发布的LinkBuds,则打破原来半入耳airpods和平头塞两大主流非入耳结构。原创的中空式环形佩戴结构,这种全新环形单元合理利用耳廓支撑,做到了更通透的佩戴和不一样的声音体验。
这种大胆设计真的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适应佩戴么?首先从耳塞设计的历史来了解一下索尼耳塞的设计历史功底。
前序耳塞设计科普:关于耳廓内的索尼小耳塞佩戴进化史
如果德国最早发明头戴式耳机,那日本索尼创造出最多耳塞的原创设计,包括我们熟悉的earpods耳塞就借鉴过索尼MDR-E808、E552、E931。在一体化佩戴支撑结构上E808改变耳塞腔体支撑的轮廓形态,面板出音孔区域椭圆形修正佩戴时有效接触耳道出声设计经典范本,你会看到苹果EarPods更像E808出声路径改变的做法。
在E552系列和E931系列小耳塞,在耳塞外增加橡胶圈套来增加耳廓佩戴支撑解决漏音,这种耳廓支撑设计甚至要比缤特力和Bose鲨鱼鳍等支撑设计要早,这就是索尼敢于大胆创新设计的历史优势,其人体工学历经多年的锤炼与人体工学数据丰富的。LinkBuds也做到比AirPods这类半入耳耳塞和传统平头塞更开放舒适的佩戴。
开箱部分:小巧环保的包装,机身黑白颗粒感的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索尼Linkbuds包装还是有注明,官方保修需要发票,保修期一年。
索尼Linkbuds包装采用可降解式纸盒包装,无塑料化也避免对环境污染,这对于国内同行来说也算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取出耳机仓收纳区才能看到底部嵌合的硅胶套和数据线,很典型的日式紧凑包装,环保小巧又足够创意。
包装除了耳机已经默认装配M号耳撑套,另外附带有XS S L XL四组硅胶套和加粗的USB-C短线。
索尼Linkbuds耳撑硅胶套安装也很简单,扯开耳撑的卡扣部分向耳机腔体外侧拆卸即可。卡扣定位一定程度上的防笨和运动固定,确保了女孩子也很轻松更换。
近年来日本电子产品除了不断追求精简化设计,更注重天然的素材纹理融入到产品设计和生活当中,Linkbuds采用了颗粒质感的纹理,给人一种舒适天然的触感,实际到手也是相当细腻。
索尼Linkbuds按下卡扣弹开上盖,在卡扣旁会有LED灯显示当前状态和电量,随着绿橙红的变化显示剩余电量。在原厂耳机软件Headphones也能查看剩余精准电量,充电盒重量为34克在同类产品中也算是非常轻盈的设计。
索尼Linkbuds声学结构与参数:环形振膜单元 旗舰V1解码耳放芯片 DNN通话降噪 音量自适应 智能免摘 IPX4防水。
随着振膜单元的材料和磁路材料在声学性能的不断优化,索尼Linkbuds采用12mm大小的环形振膜,这种全新的环形振膜单元采用高性能钕磁铁和特殊分布设计,确保了动圈下线圈整体具有不错的磁通量适配,耳机部分支持IPX4防水等级。
但考虑到中空开放式来带的泄露,依然需要一定的DSP补偿,索尼在Linkbuds上搭载了与目前索尼旗舰耳机同款的继承处理器V1,包含了解码和耳放部分,所以V1芯片也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耳放芯片。蓝牙规格上为最新的蓝牙5.2版本,声音延迟控制在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游戏苛刻要求,连接稳定性对比索尼上代产品大有改进。
同时在考虑到通话的降噪方面,在腔体的旁边主机部分,麦克风做了精准的拾音优化,搭配DNN神经网络降噪算法,也算是在通话体验上把配置拉满。麦克风还能根据不同环境噪音,自适应调整音乐音量,确保马路、地铁、室内等各种场景的噪音合理音量保证健康用耳。
考虑用户摘下后忘记暂停关闭耳机,索尼Linkbuds在充电触点旁设计光学感应耳机佩戴,摘下就会自动暂停播放音乐,也可以设置摘下后进入待机,可以在Headphones Connect APP中进行设置。耳机麦克风还能检测到你说话时,自动暂停音量的索尼智能免摘功能,也是在Headphones Connect APP中开启。
耳机电池仓底部显示电池为300毫安,耳机单次续航为5.5小时,待机最长11小时,充电盒提供12小时,总计续航为17.5小时。耳机支持充电10分钟播放90分钟的快充设计。
APP体验:丰富的音效体验和APP配套。
通过iPhone等iOS设备绑定连接后,会自动跳转可选Headphones(原厂耳机设置APP)、Music Center(原厂索尼播放设备管理中心)、Endel(场景音乐)、腾讯小微(语音智能助手可联动QQ音乐快捷播放内容管理)
Headphones Connect APP(原厂耳机设置APP)支持智能免摘、广域点击、待机设置、播放暂停、按键自定义、DSEE音效均衡调节,无论你在用安卓手机和iOS手机都必须安装此软件,才能进行耳机的固件更新和设置功能。
比较本土化的配套莫过于腾讯小微,可以进行快捷设置进行语音命令的问询天气服务和歌单内容播放操作,这一点对于QQ音乐会员来说非常有必要。
创新的佩戴体验与广域点击设计:油耳救星的开放式佩戴,不闷耳的清爽舒适。
考虑到很多网络上的人,没有搞懂索尼Linkbuds的佩戴细节,我对耳朵佩戴索尼Linkbuds进行特写拍摄,可以看到我的耳甲腔内与索尼Linkbuds佩戴支撑套的状态。只需要选择适当的耳撑套直接根据下图放入即可,佩戴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同时考虑到运动高强度人群,Linkbuds支撑也能满足高强度的运动。
在正确佩戴中,要注意耳撑贴合度和支撑承托,可以适当压合一下。如果是睡觉时也想佩戴,建议关闭广域点击,也可以把环形结构部分稍微往耳朵里塞一下,这样可以睡觉时佩戴。
索尼Linkbuds在中空式开放结构,做到不闷耳的佩戴舒适度和开放感,这种设计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油耳人群不爱佩戴入耳式和半入耳式的群体症结点。实际上很大部分人因为油耳和耳朵及个人体质问题,容易对部分入耳式的硅胶套容易过敏,即便是很多一线品牌的硅胶套都有可能因为硫化处理和后期处理不合理,在佩戴结构和亲肤抗菌上无法满足持久佩戴。
索尼Linkbuds的佩戴上做到完全没有硅胶套的设计,环形单元与耳道并不深入接触,做到了更健康的用耳设计和不影响耳道分泌物。
在创新的开放式佩戴下,索尼Linkbuds搭载全新的广域点击功能,笔者实测双击和三连击都能快速精准识别操作定义,也可以跟腾讯小微设置联动QQ音乐歌单内容。
索尼LinkBuds主观音质评测:12mm环形振膜单元的音色取舍与DSEE数字声音增强引擎
尽管受制于蓝牙编码只有AAC编码,索尼LinkBuds却搭载了与索尼旗舰TWS同款V1解码芯片充分驱动12mm单元能带来不错的音质。
声场表现:
索尼LinkBuds采用的中空单元带来确实不错的声场表现空间,尽管声场不会刻意做大,但是中空结构更偏向自然场感的空间手法调整,这种调音的声场很容易在你能听到外界声音,更自然地让音乐与生活声音融为一体。
低频表现:
因为考虑中空结构泄露低频的问题,通过DSEE增强音效提供具有现场感的低频与空间均衡,数字补偿和滤波也带来低频泄露补偿。所以索尼LinkBuds的低频不会特别强,但是声音还算相当动感具有良好的氛围,比较不足之处在于低频的下潜深度不足,低频的力度也不算刚猛,但对于喜欢听日常轻流行来说还是很足够的,整个低频走向柔韧舒适风格。
中频表现:
索尼LinkBuds的中频表现在开启DSEE音效前会感觉人声比较干,开启DSEE会获得不错的人声润色度,无论是怀旧人声和欧美日韩的高清人声录音和器乐还原得都很不错。尤其是中频整体走向还算是水润舒适,听大部分中频器乐和人声都有很高的流畅度,算是相当怀旧的调音手法,颇有索尼MD时期的音色表现手法,注重很好的渲染和润色感。
高频表现:
很多同行都会感觉索尼LinkBuds一定是会高低频很糟糕,实际上环形结构上索尼LinkBuds只是取舍了低频部分的来获得自然声场的表现。中空化结构单元球顶区域简化后,其实索尼LinkBuds的高频表现有点出乎我意料。
对大部分中高频细节还有不错的过渡,同时高频亮度和音色也有很好的表现和润色,称得上相当柔美的高频走向音色,即便是纯音乐和原声ACG都有不错的表现素质。
索尼LinkBuds评测总结:
索尼LinkBuds出现首次打破耳塞开放式设计想象上限,不再是平头塞或者半入耳那样使用普通单元,从腔体到单元佩戴上做成一个开洞的环形单元结构,这种科幻未来感十足的设计并没有让声音和可用性变得鸡肋。
在佩戴上它改变了大部分耳塞最大的症结点就是闷耳和耳道复杂的适配性,完全依靠耳廓支撑轻巧的机身达成更舒适通透的佩戴,这给予很多不喜欢耳道有异物感人群的新选择,尤其是部分敏感油耳人群,动辄容易中耳炎的人也可以选择此款耳机。
功能设计上,你会感觉这么一款内外兼顾的产品很合适上班干活时使用,并且不影响工作交流,日常出行时也不会因为过马路等场景频繁摘下耳机,智能免摘可以在交谈时自动暂停音乐播放,哪怕是长时间佩戴后摘下耳机它也能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相比起很多年业界都没有一款结构突破性的产品,索尼LinkBuds在产品功能和佩戴声音体验上都有很高的差异化设计。索尼LinkBuds是一款很适合追求舒适度人群、运动人群和对妆容打扮有要求的女性群体,毕竟圆润的产品外观成为耳廓的一部分装饰感。考虑到市场价格1099定价和配置是相当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优点:
完美解决油耳敏感人群的轻盈舒适佩戴
配置拉满的V1芯片 蓝牙5.2低延迟
DNN通话降噪 自适应音量 智能免摘更加人性化功能汇聚
四款APP满足不同的设置和场景,支持腾讯小微和QQ音乐联动
缺点:
多个功能开启后容易提升耗电
极少数不规则耳廓人群可能会无法佩戴
不支持无线充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