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碳源(这些碳圈概念你知道吗)
碳中和时代,相关概念可谓层出不穷。稍有一段时间不更新下大脑内存,就会被各种新老名词淹没。为了跟上节奏,定期升级自己的“碳中和知识库”十分必要。本文为第3期“碳中和”关联概念介绍,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碳圈”概念你不知道吧!
前期内容可点击查看:
第1期:企业想搞碳中和,先搞明白这些“碳圈黑话”
第2期:最近与“碳中和”有关的9大高频热点词,你知道哪些?
碳锁定效应碳锁定效应也可称为高碳锁定效应,其指的是高碳技术、基础设施体系、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技术系统领域的研究认为,化石燃料体系已经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之中,并且已经形成一种惯性,即便有可行的低碳替代技术出现,由于这种惯性的存在,化石能源的消耗与排放仍会持续。例如,当前投资的一座燃煤电厂一经建成,就意味着其可能会因运行而带来长达几十年的碳排放,这显然不利于同一时期的人们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碳锁定效应具体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技术的依赖;二是能源消费受经济发展条件和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高碳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高碳能耗路径依赖较为明显;三是绿色消费理念尚在起步发展阶段,目前仍然存在的高碳消费模式不利用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碳计量“无计量,无以管理”,碳计量或碳排放量计量即计算碳排放量,和碳盘查或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含义相近。在企业层面,碳计量是指将企业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流程,在给定参数下,按照不同方法计算每个流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加总得到企业碳排放总量,进一步计算排放因子,以此为根据设定未来的碳配额。
碳监测碳监测是指通过综合观测、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环境中浓度、生态系统碳汇以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碳源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信息,以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过程。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两种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即核算法和测量法。核算法主要通过燃烧原料的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测量法主要通过使用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直接测量排放量。
相比于碳计量的阶段式计算方法,碳监测对企业碳排放量的统计更具连续性和准确性。此外,监测系统还可以将企业排放数据上传至云端,更易于监管部门进行监测和管理。目前中国比较完善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为碳计量,同时,部分省份已开始推进碳监测的建设。
碳转移本系列文章曾介绍过碳泄露,其是指国家采用较严格的气候政策而减少排放量,导致另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情况。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存在制造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而最终消费位于发达国家的情况。由于发达国家消费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而造成在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这就可以被看作是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生产端外包而形成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转移,这一“隐含碳排放”由于涉及到碳减排的国际责任而备受关注。
蓝 碳“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据估算为40万亿吨,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并且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每年的固碳量却可与陆地植物相当。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2009年,联合国发布相关报告,确认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蓝碳”作为一个新鲜名词,开始被逐步认可并得到重视。
相关专家认为,发展蓝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发展蓝碳将有利于分担和缓解碳排放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可起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生态养护水平,并促进各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碳嵌入碳嵌入(Carbon Insetting)被认为是在碳抵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商业创新,可在推动商业价值的同时减少排放。一些人认为,单纯以购买与企业业务不直接相关的植树、可再生能源项目来实现的“碳抵消”,不一定能真正促进商业模式或生活方式的结构性改革。碳嵌入概念则用来改进这一过程,使企业或组织的“碳抵消”行为更接近其自身的直接活动范围。例如,需要农林产品作为原材料的企业可以对自身供应链进行投资,向上游的农业粮食行为者提供供资机制,激励其采用更多对环境友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做法,以此实现提高生产力、减少生产碳足迹、增加原材料稳定供应的多项目标。
碳泡沫若要实现全球温度变化的给定目标,一部分现有化石能源就不能再燃烧,这种超出气候极限的超标碳被称为不可燃碳(Unburnable Carbon)。碳泡沫(Carbon Bubble)是基于不可燃碳概念的观念,其认为:随着世界开始转向低碳经济,大量化石燃料将不得不被留在地下,这将使得投资于开采、加工、运输或使用这些燃料的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很容易遭遇资产搁浅风险。
地球工程“地球工程”也被称为气候工程,是指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人类根据认知水平和相应能力,从工程和技术手段在较大尺度范围对气候状况加以调节或修正的各种努力和行为。其定位是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不力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目标是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升温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持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1年第一次召开了以“地球工程”为主题的会议,同时IPCC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中也开始不断关注地球工程的内容,并探讨地球工程在气候变化应对中的技术和治理问题。
IPCC将地球工程分为两大类:第一种类型是碳移除地球工程,其主要原理和路径是通过植树造林、土壤固碳、生物质碳捕获、土地利用管理、岩石圈和海洋碳封存等各种碳捕获、封存和转化技术,来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第二种类型是太阳辐射管理地球工程,是通过影响进入到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为地球“直接降温”。然而,由于地球工程包含大量持久存在的不确定性,鲁莽实施可能会加剧气候的不稳定性,乃至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副作用。目前正在考虑的各种地球工程技术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大部分都未经验证,也未大规模部署。
参考资料:
[1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6/27/c_1123040988.htm
[2]https://carbontracker.org/reports/carbon-bubble/
[3]https://cenews.com.cn/opinion/plxl/202107/t20210730_979187.html
[4]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12/04/c_136799908.htm
文|朱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