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年下剧推荐自制剧(国产耽改剧放过观众吧)
享生活|爱电影
微信ID:Leifengjun2
------------------
《陈情令》火了。
不仅仅捧红了演员,
还让很多耽改作品,迅速冒头。
有消息称,《陈情令》之后,已经有59部耽改作品正在赶来的路上了。
59部,啥概念呢?
叔粗略的计算了一下。
就算一部40集,未来将会有2360集出现在观众的生活中。
关键是现在的电视剧,不仅仅是40集。
怕不怕?头不头大?
反正,叔听完是头皮一紧,但这也是无法阻止的现象。
01
耽美作品能火,是早就有前兆的。
提到耽美作品,总是绕不过《上瘾》。
但,在《上瘾》之前,这个题材的挣钱程度已经初显了倪端。
《逆袭之爱上情敌》。
坊间一直有传闻说:没有《逆袭》,就没有后来的《上瘾》。
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有待考究。
可之所以有这种说法,也是因为打头阵的《逆袭》让柴鸡蛋大挣了一笔。
根据百度百科显示,这部剧制作费用 宣传费用,一共140万。
成本不高,从剧中就能看出来。
一水的陌生脸庞的新人。
剧中的场景,每一幕都透漏着缺钱的味道。
甚至夸张到,剧中的豪车和别墅都是剧中演员自己提供的。
制作上Low,演员阵容上也没太讨喜。
很多并不满意这两位演员的长相。
但依旧挣钱。
一套价值138的演员写真,在开播前买了11000多套。
就算不是具体数字,已经至少挣了1518000。
不仅回了本,还净赚。
后续还有见面会门票,价值380至520不等。
以及238一套的未删减版DVD。
小成本制作,得来的是巨大的回报。
所以,很多人才会说柴鸡蛋把这部剧赚来的钱,都给了《上瘾》。
才有了后来的质感不差、演员不差的《上瘾》。
具体《上瘾》的制作费是怎么来的,这个咱真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真火。
微博上,能和当时的四大流量PK热搜。
B站上,十万、百万的视频,一直经历被拿下再上传的循环。
粉丝群体,从中国、到泰国、韩国以及美国等国家都有粉丝。
(韩国和泰国版海报↑)
剧播完之后,主演许魏洲开了一场巡演。
而在播出期间,这部剧刷爆朋友圈。
无论是腐女还是直男都能撇上两眼。
甚至就连刘德华都看过这部剧。
这部剧带来的巨大效益,一下把两位新人送进娱乐圈的流量第一梯队。
这部剧爆火之后,耽美作品出现不少。
《烟袋斜街10号》、《再见X先生》、《愉此一生》、《识汝不识丁》等。
柴鸡蛋也出过第三部自己的耽改作品《盛势》。
一部作品带来的效应,足够带动这种题材被迅速发现。
只是被观众寄予厚望的《盛势》,最终没能造成《上瘾》的影响力。
理由是:不可抗力。
因为这个原因,耽美作品改影视剧的风潮冷静了一下。
去年,《镇魂》给大家开启了新世界。
编剧强大的功底,把剧情消化,最终呈现了社会主义兄弟情的剧情。
《镇魂》提供了解题新思路之后,这个题材又火了。
《镇魂》刚刚完结,于正就已经动手改编《鬓边不是海棠红》。
今年的《陈情令》又再次让人看到希望,彻底把耽美小说带火。
如果不是曾经历过波折,这个题材的电视剧应该早就泛滥。
早有一批固定的粉丝群,带着流量和热度。
它的泛滥是早晚的事情。
现在的编剧思路,给了这个题材一片天空。
这种泛滥的现象,其实观众并不陌生。
它就像几年前,所有人都一股脑的扎进IP言情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中一样。
只不是这次,把古装言情、霸道总裁言情的故事,换到了耽美身上。
大家相聚为的是名利。
是想要快速收割一波快钱。
真正可怜的只有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观众。
02
有一定的观众群体,影视化起来就可以肆无忌惮么?
有一定的观众群体,观众就能全部卖账吗?
不一定。
喜欢,不代表不挑。
这个例子,在言情IP改编的影视剧上就有明显的前车之鉴。
2016年,只要提及改编的是某本小说,就有粉丝蜂拥而至。
2018年,只要提及改编的是某本小说,就有粉丝面露嫌弃。
言情剧,风光过。
曾经做过收视冠军。
出了制霸暑期档的王牌。
也捧红了很多流量演员,更巩固了一些演员的地位。
但,它也肉眼可见的衰败了。
让所有言情小说变成现实的钟汉良,不是百发百中。
搭档江疏影主演的《一路繁花相送》,扑街。
搭档杨颖主演的《孤芳不自赏》,成为国产影视剧笑话。
搭档孙怡的《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市场反响平平。
这些作品的扑街不是全部因为钟汉良,只是想说就算是拥有言情小说男主脸的钟汉良也没办法挽救。
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整体制作上的差劲、演员演技的差劲。
最主要的对于这种题材,观众疲了。
疲了、倦了、吃的想吐了,就再也不会买账了。
无论你用什么食材把它包装的有多精美,没有新鲜感,就是会滞销。
现在的耽改剧,之于观众就有这样的趋势。
且就算腐女或者部分观众爱看,但对于这样的一窝蜂出现还是害怕的。
怕什么?
怕演员选角不当,怕剧情改编不合理,怕为了腐而腐。
作为耽美剧,最先突出,也是最讲究的就是一个“美”字。
演员的选角一定要美。
耽丑剧,观众无法接受。
第一部古装耽美电影《韩子高》,至今都是观众的噩梦。
美人韩子高长这样……
就怎么说呢?百度百科上的人物配图都比他好看。
真不怪观众哭着喊着想要刺死他。
想要快速赚一波钱,想要快速赚人气,可以理解。
但,是不是也应该想想有没有这个实力呢?
剧情改编更是一个考验编剧能力的技术活。
想要完全还原,注定不可能。
但怎么做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陈情令》的本子打磨的不错。
最起码在不同的人看来,《陈情令》有不同的样子。
且各方都有理有据,说的过去。
《陈情令》可以,其他的剧是不是也能做到这个样子,谁也无法保证。
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迫狂塞作品的观众看到59部作品等着。
没有狂欢,只有提心吊胆。
毕竟,第一次吃的是新鲜感,现在吃的精致感。
03
制作方只看到很好的时长效应,有没有想过观众想要的是什么?
它们为什么这么火?
原因并不仅仅是找了一部耽美小说,找来两个男演员,一拍就能完事儿的。
《镇魂》的成功是偶然。
在拍摄之前,没人想过会火成这样。
演员上,朱一龙白宇不是顶级流量。甚至夸张到很多人不认识他们的地步。
制作上,不算精良。剧中很多特效,看起来不太有钱的亚子。
但就是火了。
靠的是什么?
演员的魅力。
这两位演员都是有实力的人呐,用作品为自己打了翻身仗。
在开播前,有粉丝说朱一龙能演出半分深情,就喊他爸爸。
敢放出这种话,是充满了对演员的不自信。
结果,剧播后,朱一龙喜提女儿。
两位演员靠着演技撑起了整部剧,就算有小瑕疵,但依旧被观众包容。
而到了《陈情令》,可爱的依旧是全员。
剧本改编上,编剧鸡贼(非贬义)的改编的很巧妙。
演员的选择上,两个演员自带着的少年感,和因为偶像出道卓越的脸。
非常符合了耽美的要求。
尤其是肖战。大眼睛笑起来,俘获了观众的心。
所有的作品,看起来成功都很容易。
只是这个偶然的背后,也藏着必然。
是这群有实力或有少年感的演员,红是早晚的事。
不是这部剧,就是另一部剧。
恰好是这部剧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了他们而已。
人火剧火,相辅相成。
就算抛开这些原因,观众喜欢看的真的就是耽美吗?
与其是说,是喜欢看两个男人演对手戏。
不如说观众只是想要看势均力敌的感情。
没有一方强势,一方弱。
也没有霸道玛丽苏的羞耻桥段。
不公平,在一份感情中不存在。
有的只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没有磨磨唧唧,拈酸吃醋,还有一堆只想着拆散别人狗血桥段。
这样平等关系,看着才是真的心里舒坦。
观众想要的,有些制作人从来不懂,也从未打算懂。
他们只知道这个东西火,拍出来有人看。
毕竟,在多数人眼中,观众就是一个傻乎乎的存在。
可,观众真的不傻。
愿意接受不太成熟的作品,是想等你成长。
现在回过头来,让他们再去看投资只有140万的《逆袭》,还有几人能吃的下去?
别被市场的繁华,乱了眼睛。
也别突如其来的利益,影响了方向。
59部耽改剧,谁能笑到最后真不知道。
但叔知道,等观众吃腻了,等这个浪潮过去,只会留下更多的炮灰。
也只会损失掉观众很多的信任。
这一天,或许不用很久。
明年也许就会是极限。
------------------
享生活|爱电影
微信ID:Leifengjun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