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设计了著名的“情绪效应”实验:把玻璃管插入正好0度的冰水混合物中。再把人们在生气、悔恨、悲痛时呼出的水汽和他们在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水汽做了对比试验。

心平气和的人呼出的水汽冷凝后,是澄澈透明无杂质的。而生气之人呼出的水汽冷凝后,水汽沉淀物分别为紫色、乳白色、白色;他把“生气水”一一注射到白鼠身体里,短短几十分钟,白鼠相继死去。

这个实验表明,‬坏情绪对人的危害之‬大‬,‬不言而喻。这也提醒我们,生活再忙也不要忘记关注自己的心灵。可是,我们常常以为情绪不可控,认为七情六欲是人之本能,这些因素导致我们丧失了对情绪的觉察。事实上,情绪是可知可控的,甚至可以听自己的指挥。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1)

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人的情绪化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内在人格的体现,不同的情绪则代表着不同的内在人格。这些不同的内在人格,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未知的自己”;因为“未知”,所以我们才会被糟糕的情绪所消耗。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开心灵之窗去探寻未知的自己?

答案就在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的著作《你有几个自己》一书里:每个人心里,都有许多个不同的自我,只要运用心理层面的“拆人”术(即人格意象分解技术),我们就可以发现自己未知的“自我”,和潜藏的“自己”对话、交流,从而让我们获得识别情绪、掌控情绪的能力,拥有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

朱建军教授是心理学中国化先行者;国内最早、最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之一,深耕专业领域30多年,并创立心理治疗技术“意象对话疗法”。

书中通过“拆人术”“心灵组织图”“子人格扑克”等方法,引领我们逐步找到、熟识并学会驾驭自己的内在人格(即子人格)。并借助我们心中的子人格的独特力量,以及相互之间神奇的关系,治愈我们的心理疾病,让心灵得以净化、重组和新生。最终,我们都能修正自己,成为内心温暖、接纳、有爱的人。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2)

一、 “拆人术”:拆解自己,开始认识自己

尼采说:“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你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最终你都要失去它,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本末倒置,搞不清楚自己,却总想去解读别人。人们常用“心有千千结”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烦恼。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为对自己无知,我们才会心生连绵不绝的烦恼。可知人人都逃不过最原始最终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

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朱教授如此定义:“‘我’只是一些心理经验、一些情感和思维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心理事物。

这句话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狂热的事物,会倾注热情;对不喜爱的事物,会报之以厌恶;这就是心理经验。而我们在情感上,有狂热的爱,也有强烈的恨,有时我们的潜意识会将它们进行分类;爱的情感和爱相关的感觉、思想进行归类,恨的情感和恨的感觉、思想进行归类,久而久之,这种心理经验就成了不同的“自我”,这些便是心理事物。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3)

由此可知,我们的内心有着很多不同性格的“自我”存在。我们之所以有复杂的情绪,是源于心中这些性格迥异的“人”。

而‬我们又‬如何才能发现所有潜藏于心底‬的“自我”?

方法就是人格意象分解。这种心理学技术,可以帮我们轻松地发现潜藏于心中不同的“自我”,这也是人工形成的一种类似“多重人格”的状态。

比如,朱教授通过分析美国畅销小说《人格裂变的姑娘》,书中奇特的女主人公“西碧尔”的特殊心理障碍——多重人格。发现她的身体里有17个“人”占据着这个身体,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名字、性格、语调和口音。

人人都是多重人格,只不过西碧尔的多重人格是病态的,而我们的人格分解的状态是健康的。

朱教授比喻西碧尔就像一辆汽车,在人生的道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被撞散了。而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就像汽车保养时拆开修理的方式,也因此被比喻成“拆人”。

用好了“拆人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直观。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生活象征的故事,而“拆人术”就是用于改编故事,改变性格和命运的良方。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4)

二、打开心灵大门,调节我们的身心状态

书中的女博士想象出了两个人,一个是老妇人,老态龙钟、驼背、衰弱无力;还有一个是小女孩,约五六岁的样子,一身泥,很可怜、很委屈。这两人分别代表了她“没有朝气”、“暮气沉沉”;以及代表她内心幼稚、胆小、可怜,渴望父母的爱护却又得不到的心理状态。

女博士想象出来的人并不是真实世界里的人,她们有着象征意义,是女博士内心的一部分,也叫“子人格”。她们能够出现,是意象对话给了她们露脸的机会。

这些子人格一旦露脸,人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可以说子人格的出现,会完全支配着人的身体言行,就‬连声音、口音、动作、表情都会改变。

在知乎上,有一位妈妈在个人主页上如此介绍:“多重人格患者,望早日康复”。她在文章里这样描写自己的发病症状——我在读诵地藏经时,突然口眼歪斜,完全不受控制,接着嘴巴里冒出奇奇怪怪的方言,左半边身体也不受自己支配地抽搐颤抖,以一种张牙舞爪的姿态挣扎着要起身。我很害怕,以为自己鬼附身了……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5)

可以看出,这位妈妈正被自己的子人格支配着,样子就像着魔一样,言行举止也完全失去了掌控。对于这种令人恐惧的子人格,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

书中说,没有“意象对话”就无法进行人格意象分解。而“意象对话技术”是借助“意象”来帮助我们彻底看清自己的心灵世界。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子人格向好发展、重组和新生,从而让我们拥有调动、掌控子人格的能力。

那么,“意象对话技术”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意象”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思维。好比我们用百合象征着纯洁,太阳象征着光明,鸽子象征着和平。而“意象对话”就是通过意象来进行心理调节。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而梦里的景象代表什么,我们常常是不知道的,但心理学家肯定是知道的,还会通过意象给我们做心理调节。

因此,“意象对话技术”就是一套可以把内心世界呈现出来的心理技术,也是通过对意象调节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在意象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的喜、怒、哀、愁等都可以转化为形象展现于我们面前。可以说,意象对话打开了我们的心灵的眼睛,通过帮助自己的子人格向好发展、重组、新生,最终调节我们的身心状态。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6)

三、子人格的人际关系越好,我们的心理状态就会越健康

心理学家卡梅伦韦斯特在《24重人格》中写到:“时而是成年男子,时而幼年男童,里面是青春期的少女,甚至还有不会说话的原始人等等,这些人分享同一具身体,但他们说话的声音、动作、神态都截然不同,而他自己无法控制他们之间的转换。”

事实上,前面例子中的西碧尔,就是因为她无法适应子‬人‬格‬之间的角色转换,才导致出现心理障碍。

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子人格”与我们如影随形,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就如朱教授所说“子人格”其实就是“形象化的性格物质”。

然而,‬我们如何才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子人格”,与“子人格”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书中说,把每个“‬子‬人格”的意象当作一个独立的自己,我们与他成为朋友,了解他独有的心理,往好的方面去影响他。人格的特点变好了,我们整个人也会随之变好。

华大CEO尹烨说:“人的细胞都具有佛魔两面性”。‬心灵世界也一样,‬我们通过拆人术分解出的子人格,一定是有好的子人格,也有不好的子人格,这便形成了关系圈,就跟现实社会一样。

可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小社会。子人格的人际关系就像是一个社会关系网;如果我们想要理清所有子人格的关系,可以按书中介绍的方法画出“心灵组织图”,就能清晰地了解子人格的关系圈,从而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我们的人格组成。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7)

子人格的关系圈本就是心理情结的表现,也是小规模的心灵组织。如“恋母情节”是“孩子”人格,在依恋其“内在母亲”子人格。所以,子人格关系圈是由多个”情结”组成,一个情结就像一个小的人际关系圈。

有了“心灵组织图”,处理子人格的关系圈就会轻松很多。

要注意的是,当强大的子人格出场时,我们可以变得更强大,但不能一味追求强大,否则强大背后就是毁灭。所谓“物极必反”,心理问题也是如此,平衡才是解决子人格关系的良方。

托尔斯泰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因此,人人都有缺陷,这是天性使然。同理,每个“‬子人格”‬也同样存在缺陷。那么,处理“‬子人格”‬的人际关系跟现实社会一样,可以用好的影响不好的,用优生带动差生,“‬子人格”‬的关系会因此变得更好,我们的心理状态也就越来越健康。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8)

四、结语

凡事无绝对,心理调节也一样。就算子人格的关系网有了好的调节,但也做不到尽善尽美。比如,那些极端类型的子人格,并不是一般方法就可以让他们向好发展,而爱和接纳,才‬是真正的疗‬愈‬之‬道‬。

《你有几个自己》告诉我们,心灵宇宙浩瀚无边,存在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索。就如弗洛伊德把心灵‬比喻成浮‬在水里的一座冰山,‬我们只是看到了水面上的1/10,绝大部分都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抱着一颗好奇的心去面对自己。

当我们能够和潜藏的“自己”对话时,内心的“小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和谐。只愿不完美的我们,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能够身心合一,用爱去书写自己的人生。

如何把人改造成超级人类(用神奇的拆人术)(9)

(‬声明:文章原创,‬‬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