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

宋承唐制,只是在官职的叫法上做了一些更改,增加了不少官位,虽然他们不在同一个朝代,但是高低还是能排的出来的。

唐宋八大家,唐朝的只有两位,而宋朝的占了六位,一边倒的局面,让武力不强的宋朝赚足了面子,最起码在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既然宋朝的大家较多,我们就先来看看宋朝的这六位都是什么官位。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1)

欧阳修

首先来说一下欧阳修,吉州永丰人(今天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虽然欧阳修最早开创了一种文风的革新运动,但是在科举考试的路上也是一波三折的,刚开始接连名落孙山,一直到了第三次23岁时才考中了进士。正是由于自己有才,年轻不知收敛,锋芒毕露,本来是状元的苗子,最后不得不屈居二甲进士及第。算是宋仁宗给的一个警告,可能正是由于这个警告起了作用,欧阳修在官场还算是风生水起,虽有不顺,但是却历任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最高职位是参知政事,是正二品,也就是副宰相。

说完了欧阳修,就不得不提一下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这三人是父子关系,祖籍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2)

苏洵

苏洵可以说是一个大器晚成之人,早年间不知何是愁,整天游山玩水,甚是快活,直到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书读了,名气也有了,但是就是运气不好吧,均考不中,一直等到了52岁的时候才做了一个校书郎的官,最高做到了主簿,也就是知县的副职。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3)

苏轼

苏洵做的官不高,但是他的儿子苏轼可了不得了,散文写得独步天下,刚刚20岁就中了进士,可谓是少年得志,做的官也不小,最高做到了礼部尚书,为从二品。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4)

苏辙

苏辙比着哥哥苏轼稍微差那么一点点,23岁时才考中了进士,最高官职是门下侍郎,算是正三品的官。

一家三人入选唐宋八大家,可见其才华能力让人羡慕啊!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5)

王安石

看完三苏,来说一说那个搞变法的王安石,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21岁就考中了进士,也是很了不得的。他虽然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但是王安石最出名的却是以他命名的变法。"王安石变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却也对积贫积弱的宋朝起到了一定的富国强兵的作用。王安石最高的官职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已经到宰相了,我想不用看后面都知道王安石官职最大了,但是还要往下看的,还有不少人呢?最低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6)

曾巩

宋朝六位大家就剩下一位了,这个人就是曾巩,38岁才考中进士,算是比较晚的了,而且名气也不能和上面的五位相比,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不比上面的五位差。曾巩也是江西人,只做过地方官,最高官职就是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后来虽然做到了正四品的中书舍人,但是并不是什么实际的官职。

我说的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看哪个朝代的大家多。宋朝说完了,就来看看唐朝的这两位吧!

柳宗元和韩愈,先说韩愈吧!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7)

韩愈

韩愈,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州),24岁就考中了进士,提起韩愈就想起了中学学过的《师说》,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享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美名。韩愈的文章写得气势雄伟,说理透彻,且逻辑性强,因此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官职最高做到国吏部侍郎。

唐宋八大家官职大小(如果按官职的高低来排位)(8)

柳宗元

"韩柳"常常被人拿出来一起说,可见文章成就和韩愈有的一拼。柳宗元,主要以骈文出名,有近百篇佳作流传,他的文章论说性强,言辞犀利,讽刺辛辣。柳宗元是一个痛恨官场腐败的人,一心赞成革新,但是结果失败了,最后被贬去做刺史,这也是柳宗元做的最高的官职了。

唐宋八大家介绍完了,从上面我们就知道了王安石最高做到宰相,官职是最高的,而在这剩下的七人中,就只有苏洵做的是主簿,只就是知县的副职,六品都没有,所以这里苏洵的官职最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