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的伪装者是哪年拍的(伪装者靳东饰演的明楼)
历史上“间谍”都是负有浓重神秘色彩的人物,在影视剧《伪装者》中,“明楼”是一个长相俊秀,举止儒雅,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迷惑的外表,长期游走于各地下组织,为地下党传递收集大量的军事情报。
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并不算影视虚构,但他真实的名字叫袁殊,而且他没有影视里明楼那般的俊秀外表,相反,他长相憨厚老实,就是这样的长相让人难以联想到,他其实是一度担任五重身份的特工间谍。
《伪装者》明楼
跌宕起伏的人生1911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的袁殊,本名袁学易,但因身份特殊所以有很多化名,主要用的有:碧泉、袁逍逸、严军光、曾达斋等。袁殊的父亲袁晓岚曾是同盟会的一员,在国民政府驻泸机关担任要职,其母亲是前清盐商的女儿,日子本是过得富足又美好。
但事不顺遂,在袁晓岚没落之后,袁殊只能跟着自己的母亲靠着娘家的资助与典当家什相依为命,在这艰苦的日子里,袁殊看到了之前从未接触到的世态炎凉,这个社会还有许多贫苦的底层人民在为生存艰苦挣扎着,于是袁殊萌生出想要改变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现状的理想抱负。
袁殊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学易心怀一腔热血,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袁殊。且不久之后,袁殊以救国为理想,加入了国民党。
但好景不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就贸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四处捕杀共产党人。这让最初加入国民党为实报国理想的袁殊,看到蒋介石与革命大相径庭的行为,让他对国民党极度失望,同时由于蒋介石发现袁殊曾与共产党密切接触过,于是将其清退出党。
反革命政变
1929年,袁殊东赴日本留学,主修新闻学。为了能唤醒国内人民的爱国精神,在回国后就担任了“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杂志《文艺新闻》,开始踊跃的活跃在中国文艺领域。
正当袁殊大放异彩时,遇到了共产党的特科负责人潘汉年,在他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央特科情报人员,这一年袁殊才20岁。
潘正年(右)
间谍之路袁殊在其表兄黄埔一期学生贾伯涛的介绍下,成功打入中统内部,成为中统的特工,随后被安排进入通讯社担任记者职务,方便探查情报。
有一次袁殊出席南京政府记者招待会,会议期间结交了当时驻沪日本副领事岩井英一,因为自己曾留洋日本,精通日语,而当时俯瞰上海,没有几位精通日语的记者。于是岩井英一有意拉拢袁殊,愿意每月支付袁殊200元“交际费”,袁殊就这样成为了一名日方的情报人员。
岩井英一(左)袁殊(右)
而且袁殊每月从日方领到的情报费用都上交给了党组织,正是这笔不小的费用,为正值财政困难的党组织援助了一臂之力。
《伪装者》里的明楼仅仅是三重身份就让其如履薄冰,然而袁殊最多是背负了五重身份。
年轻的袁殊
在两年的时间里,袁殊不断地将日本人的情报提供给中共与中统,此时的中统领导吴醒亚因为袁殊多次提供准确的情报,对其青眼有加,而此时中共因为袁殊特殊的家庭缘故,让其产生了不信任,于是在1934年底,袁殊被中共剔除党员。
1935年由于与自己的联系人王子春失联,于是联系人帮他转送信给中共特工科,此人将信交给特工科负责人蔡叔厚,当时蔡叔厚正转调如第三共产国际特工组织,于是将信带到了新的组织,并且给袁殊介绍了新的接头人,于是袁殊就在误打误撞间成为了第三共产国际的特工人员。
身穿白衬衣的袁殊
但这后期的间谍之路走得却是曲折坎坷,1935年,袁殊因为“怪西人案”被捕入狱,此时的中共身份差点暴露。在面对敌人的审讯时,袁殊只讲述了自己“中统”的身份,在碍于袁殊对中统的重要性还有日方也需要利用袁殊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在多方的“争取”下,袁殊只被判了两年,并且提前被释放。出狱后,军统交代袁殊与陈立夫见面,而袁殊直奔上海,拒绝与其见面,后来中共也再无一人与其联络。
上海沦陷
在上海沦陷后,国民党迅速撤离。趁着这个时机,组织决定轰炸日本军队运至上海的军火,以阻挡日军侵袭华夏大地的脚步。而当时负责获取情报的,就是袁殊。在这一次任务中,袁殊阴差阳错间救下了青帮头目曹幼珊一命。
于是在曹幼珊的帮助下,袁殊得以加入青帮。这位袁殊获取情报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利用自己和青帮的交情,袁殊成功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
杜月笙(前中)
与此同时,袁殊在中统、日本方面的特殊身份也引起了军统头目——戴笠的注意。于是,戴笠主动找到袁殊,希望能够与他合作。
这让袁殊非常兴奋——他正愁没有好的借口打入敌人内部,不曾想戴笠亲自送上了门。在戴笠的敦促下,袁殊成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特务。至此,袁殊的五重身份集齐,此时他26岁。
戴笠
在抗日战争中,袁殊利用自己在日方的身份,多次向中共提供日方的重要情报,为我国的作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且在太平洋战争中,利用岩井英一对其的信任,成功解救进步人士800余人,其中就有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等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变卖家产援助中共地下党才会军统发现其中共党员的身份,于是袁殊来到延安,改名为曾达斋。后面调入李克农的情报部队工作,专供日美情报研究。
袁殊手写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北京,1954年潘汉年来到北京,曾达斋与之会面,期间潘汉年表示自己要出大事了,并且感慨“干我们情报工作的人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
1955年,潘汉年以“内奸”身份被捕,而曾达斋也未能免灾,无法自证清白的他长达27年的囚禁开始了。在被收押十年后才被定罪,判刑12年,之后又被不断加刑。
老年袁殊
在他被羁押的日子里,他的妻子因怕受牵连,于是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企图自杀,后来被抢救回来又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
1980年,69岁的曾达斋被释放,但行动受限,连想去日本或香港安度晚年都被拒绝。
袁殊(右二)
1982年,潘汉年被平反,同年曾达斋也被宣判无罪,表明清白后的曾达斋向组织提出恢复原名“袁殊”,表示用袁殊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此时的袁殊爱人、亲朋好友都离他而去,1987年,袁殊的精神疾病愈发严重,身体也在数十年的牢狱里被折磨得伤痕累累,于同年11月病逝于北京。自此,被誉为“东方左尔格”的中共地下党员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晚年袁殊(右二)
不被理解的前半生自古就有为了保家卫国做出牺牲的英雄人物,他们有的战死沙场,成为烈士;有的为我国的战役立下汗马功劳,安享晚年;也有像袁殊一样的万千地下工作者,甘心被人唾骂为“汉奸”,不被世人所理解,也还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为我国的战斗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穿梭在不同的身份中,始终保持的爱国之情。
晚年看书的袁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