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理论宣讲(建德数字堂前燕)

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让“理论上门”“宣讲下乡”,杭州建德市颇有发言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临淄理论宣讲?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临淄理论宣讲(建德数字堂前燕)

临淄理论宣讲

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让“理论上门”“宣讲下乡”,杭州建德市颇有发言权。

从2019年起,建德就组建起一支“堂前燕”基层理论宣讲队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乡贤、村官等等,还有优秀青少年都在其中。

他们成为了理论宣讲的“领头燕”“乡音燕”“青春燕”“小雏燕”“文艺燕”,不断“飞”进学堂、礼堂、田间地头。

如今,建德“堂前燕”工程再升级,8月起,数字系统上线,重塑宣讲流程、改革宣讲机制、实现部门协同。插上数字翅膀的“堂前燕”,有没有离老百姓更近些?理论宣讲怎样叫好又叫座?

百姓点单按需定制。“数字堂前燕”,人人能看、能听、能点。

打开“我的建德”APP,“数字堂前燕”群众端口,就在这个APP的首页,红黄相间,十分醒目。点进去第一屏,近期的宣讲活动预告、往期的宣讲视频就一览无余。

最关键的,是向所有人开放了“你点我讲”功能,想让宣讲员讲什么,把要求写仔细直接提交,建德市委宣传部打下包票:“只要群众有需要,就算是一个听众,我们也组织宣传员送货上门。”

此言不虚。8月31日学生新学期报到第一天,建德大同镇一场聊聊“开学那些事”的宣讲,也在稻田边同步开讲。宣讲人很专业,是大同一小老师伍琳利,而听众就6人,都是家有“幼升小”孩子的年轻妈妈。

“走访中发现部分家长有这个需求,我就试着在手机上点单。”这场宣讲的发起人郎有金连声感叹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联系我,还把宣讲的人给找到了,挺管用!”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提出:“要把理论宣讲和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建德市委宣传部部长程星火说,数字堂前燕就是如此,“按需定制,讲老百姓爱听的、需要的。”

数字堂前燕因此也成为了社情民意的集中平台,在数据归集分析下,即使是常态化的宣讲,也将更为精准供给。

人人都是宣讲员。不只是解决家长开学前的焦虑问题,距离大同镇30公里开外,大慈岩镇双泉村中,同样也有一场宣讲,为的是告诉莲农们,怎样种水果莲子。

以往说共同富裕理念,莲农们没直观感受,但一说到水果莲子一份40颗,批发价就能卖到9块钱,大家的眼睛都亮了。“也算是接上‘天线’啦!”大慈岩镇党委委员唐旭华笑道。

理论宣讲并非只讲理论,要接地气,意味着宣讲员们得来自各行各业,才不会“话不投机半句多”。

目前,“堂前燕”共有注册宣讲员1200余名,每天,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因为想要成为“堂前燕”,非常方便——在“数字堂前燕”平台,填写简单的个人情况说明后,即可申请。“我们会在后台审核。”建德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工作人员俞侃告诉记者,只要通过审核,人人都能成为宣讲员。

所以宣讲员“标签”多样,我们能看到农技员讲师邵根清与莲农拉家常,也能看到95后检察官助理马天歌,凭脱口秀站C位。

手往架麦杆上一搭,话筒一拿,马天歌仿佛成了“罗翔接班人”,状态松弛地把工作中积累的案例,编成“段子”讲给大家听,有同龄人点赞:“这普法宣讲,简直就是‘瓜田’。”

不拘泥形式,不自我束缚,俞侃说,只要能触动大家,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就达到宣讲目的了,“就连我们为村民带来各种活动、教学的文艺委员,也是宣讲员!”

“淘宝式”服务。不难发现,“堂前燕”的数字赋能,往深里探究,是宣讲理念的改变——不再教条式灌输,而是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将党的理念植入各个群体。

这是个技术活,怎样甄别谁技高一筹?和“数字堂前燕”匹配的,是“淘宝式”服务,其中的评价体系,尤为关键。

“我们针对宣讲员推出了响亮指数,听众给出的评价占大头。”俞侃介绍,每一场宣讲都会有专门的场所码,扫一扫,参加听讲的群众就可以进入签到和评价界面,为宣讲员打分。

响亮指数越高,说明宣讲员讲得越深入人心,最直观的,是宣讲员所挂的星数会越高,最高五星级的宣讲员,甚至有机会享受建德市人才评定,享受购房、出行等激励政策。

目前,建德“数字堂前燕”工程已获得全省数字文化系统重大应用“理论在线”宣讲场景应用建设试点,既是试点,肯定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比方说,“堂前燕”没能逐一展示在前台,供市民百姓自行点单;部门多跨协同还要继续整合;评级体系不够直观,可以填写具体内容匿名差评按钮,有待开发。

“根据市民反馈,我们后台工作人员已在进行开发调整。”建德市委宣传部部长程星火说,数字宣讲的堂前燕翅膀,已经在建德扇动。(图片:方祺)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