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

9月18号,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了。

作为美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法官,第一位犹太裔女性法官,哥伦比亚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美联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之一,她一生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对于当代很多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来说,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1)

可以说,当金斯伯格对所有人说: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她已经为所有女性指导了一条,真正通往女性解放和平等的光明之路:

首先,你要独立,其次,女性主义的实质不是女性特权,甚至不能狭隘的理解为男女两性的平等,女性主义的实质是平权主义,针对所有人的平权。

女性只有走在这条正确的路上,才能真正通往自由!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2)

我们所争取的不是特权,我们所要求的仅仅是让男人把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拿开。

金斯伯格于1933年出生于布鲁克林,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工人阶级家庭,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代,并且恰恰好是女性,这三重因素让她所有职业生涯的诉求,都能在自己的真实人生中找到对应。

正如谈及平权时她常说的那样:如果你没有在暴风雨中丢掉伞,你就没有被淋湿的经历。显而易见,金斯伯格认为所有的共情和理解,有时都建立在个人的亲身经历之上,你经历过不平等,你才意识到平等的重要性,你经历过歧视,你才有可能真正去践行反歧视。

而幼年时的金斯伯格就是一个意志坚强,有独立看法的女学生,所以,她很早体味了各种不合理的设定,终其一生,才会坚定不移的去反框架,反束缚。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3)

比如,还是学生时期的金斯伯格,就是左撇子,但是老师却强迫她用右手写字,并在她用左手写字的时候,给她打了最低的分,而倔强如金斯伯格,从此发誓再也不用右手写字。

1946年,金斯伯格还只有13岁时,她就在当地社区发表了一篇关于二战影响的文章。

她说:除非人类的所有文明遭致破坏,否则没有人会感到危险和危机,而我们的团结,将是对抗被粉碎世界的一部分。

小小年纪就非常有见识,有见解,这源于她母亲的教育和影响。

金斯伯格的母亲西莉亚,年轻的时候成绩也非常优秀,但是因为家庭贫困,家人只能在西莉亚和哥哥之间,选择一个可供去上学的对象,最后,尽管成绩比哥哥优异很多,15岁的西莉亚依然被迫辍学,并早早外出赚钱供养哥哥读书。

没有接受更多的教育是西莉亚一生的遗憾,所以,当她养育了两个孩子,大女儿很小因病去世后,西莉亚将所有的重心和希望,都放在了小女儿金斯伯格身上。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4)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5)

在金斯伯格还非常小的时候,贫穷而疲惫不堪的西莉亚,坚持在工作之余带金斯伯格去图书馆,培养她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金斯伯格在读高中时,母亲西莉亚正在饱受癌症的折磨,但是她坚强,乐观,勇敢的面对,虽然最终在女儿毕业前夕去世,但母亲坚忍不拔的品质,至死不屈服的勇敢抗争,以及一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为金斯伯格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怀着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完成母亲夙愿的追求,金斯伯格越发的勤奋博学,刻苦上进。

虽然母亲节俭一生,为金斯伯格攒下了一笔教育存款,但是金斯伯格凭借实力拿下康奈尔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拿下学士学位,之后又去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

1956年,当金斯伯格进入哈佛法学院时,她是入读这里的9名女性之一,而这里有500名男性。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6)

男女比例的严重偏差,背后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女人的任务是在家带孩子,工作是男人的事情。

即便是身处当时世界上最高等的学府,这种性别歧视也无处不在。

比如,当金斯伯格去图书馆查看学业资料时,就被工作人员告知:女人不能进去。

即便倔强的金斯伯格,最终靠实力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拿下哥伦比亚和哈佛两个顶尖学校的法学博士学位,并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后,她依然在找工时遇到了障碍。

1960年,美最高法院的法官,拒绝了金斯伯格的求职请求,尽管当时哈佛的法学院教授,后来的法学院院长艾伯特 • 马丁,专门为她写了一封推荐信,强烈建议最高法院雇佣金斯伯格,但性别歧视,让女性无缘于最高法院的工作。

当金斯伯格退而求其次,转而希望进入纽约南区地区法院工作时,依然被拒绝了,还是她的老师,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教授杰拉尔德 • 冈瑟,特意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推荐信,并宣称如果纽约南区法院不肯雇佣金斯伯格,他将永远不会向该法院再推荐任何一个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金斯伯格获得了一份工作,从事法律办事员。尽管她的履历是如此耀眼,如此光鲜,但架不住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他们不认为女性能像男人一样工作。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7)

1963年,当金斯伯格成为罗格斯法学院的教授时,她的薪水比男同事要少很多,而当时全美能够做到教授职位的女性,不足20人。

因为性别无缘于接受教育的母亲,整个求学生涯的踽踽独行,以及求职过程的屡屡受挫,都让金斯伯格意识到:针对女性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想要消除这种歧视,也需要从根源上进行。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8)

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任何社会对此作出的阻碍不仅不道德,还是违宪的。

从事法律工作的金斯伯格,深切的意识到让女性陷入被动局面的原因,是来自整个法律体制的不公平。

所以 1971年,她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工作时,在接手萨莉·里德案时,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美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可以用来对抗一切性别歧视。

因为如果所有人都生而平等,男女两性都是人,那么她们在法律中就应该享受平等的对待。

在萨莉·里德案中,离异的萨莉曾经和丈夫争取儿子抚养权,但没有成功,之后,儿子由父亲方抚养,却因为在父亲家中玩枪而导致意外死亡,萨莉想要拿回儿子的遗物以做留念,但是她的前夫也要求保留儿子遗物。

爱达荷州的法院支持前夫的诉求,因为当时该州的法律规定:当双方都具有接收遗物的同等资格时,男性必须优先于女性。

法律对女性不公,而法治社会又要根据法律做判决,所以金斯伯格另辟蹊径,从宪法中的平等保护条款入,最终打开了女性挑战歧视性条款的法律依据。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阿贝·格鲁克说:对于女性而言,她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倡导者。她改变了法律对性别的看法。直到1971年,美国最高法院才意识到宪法禁止基于性别的歧视,而这种改变源于金斯伯格。

金斯伯格从根基上打开了挑战性别歧视的法律依据,从此,她开始在各个方面打破女性的生存瓶颈和职业壁垒。

比如1970年,空军上尉斯特雷克怀孕了,却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金斯伯格询问斯特雷克,是否在职业生涯中,面临歧视,斯特雷克回答说,因为她是女人,所以不允许她接受飞行员培训。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9)

所以,金斯伯格将视角再次放大,立足于公共工作领域,对女性的排斥问题,因为如果男性可以成为飞行员,接受飞行训练,女性就不应该被排除在这个领域之外。

1996年,金斯伯格起诉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认为该学院没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就将女性排除在外,是违背美国宪法精神的,当然,她的胜诉,意味着更多的职业向女性打开大门。

从此,女性可以进入军事学院,从事军事训练,证明自己可以和男人一样,做男人可以做的任何工作。

并且,作为9位大法官中代表自由派的女法官,金斯伯格的工作不仅是争取女性权益,而是一再重申自己的诉求:女性主义的本质,是平权主义,不是男女两性的平权,包括对同性恋和各种跨性别者的平权。

比如,金斯伯格认为婚姻法是违宪的,因为婚姻法只保障了男女两性的婚姻权利,却将小众群体排斥在外。

不仅如此,在基督教文化的大环境下,金斯伯格坚持为女性争取堕胎权。

金斯堡始终认为,堕胎权是妇女自治的关键。

她曾在1993年的听证会上表示:这对女人的生活,尊严,至关重要,女人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身体,自己为自己做决定,政府无权干涉女性的选择。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10)

而近几年,随着保守派慢慢占据上方,9个大法官中有5个是保守派,4个自由派,很多州开始禁止女性堕胎,伴随着金斯伯格的去世,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人们很难想象,如果特朗普任命一个保守派法官,女性的权益会不会出现历史性的大倒退。

金斯伯格在去世后,她的孙女传达了她的遗言:我最强烈的愿望是,新任总统就任后,我才能被取代。

很多她的支持者表示:这个愿望应该被实现。

能不能实现,我们不知道,但是金斯伯格终其一生,实现了所有对母亲的承诺。

她曾经被采访问及:你所认识的人中,谁最聪明?

金斯伯格回答了母亲的名字:西莉亚·阿姆斯特·巴德。

当记者又问她:纽约服装区的记账员,与最高法院大法官有什么区别?

金斯伯格回答说:区别是一代人。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11)

在金斯伯格看来,历史永远是进步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将美国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二战中纳粹主义被击垮,母亲一生缺乏教育却努力活得自强,她一生致力于将女性从种种束缚中解救出来,她也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以对于未来,她始终非常乐观。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12)

愤怒,怨恨,嫉妒,这些情绪只会消耗你的精力,要以一种平静的方式,一种会吸引他人加入你的方式进行斗争。

电影《性别基础》和《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RBG》,以不同的角度再现了金斯伯格的一生,其中后者,在豆瓣评分9.3分,也掀起了全球的RBG热潮。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13)

人们将金斯伯格的衣物发饰头像,做成各种T恤和马克杯等纪念品,表达对这一理念的狂热支持。尤其是狂热的年轻人们,将她作为文化偶像加以推崇。

但其实,作为一名法官,金斯伯格本人在女性主义发展的道路上,非常的谨慎,温和,克制。

《大西洋》报的评论员利特威克就写过:人们过分炒作RBG,可能过分简化了金斯伯格的知识和能力。她不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而是一丝不苟的法律战术家。

虽然公众热衷于将她视为激进性别平等的象征,且她本人也一直努力为女性主义而努力,但是,她的方式是委婉的,甚至可以说是充满智慧的。

和很多愤怒的女权主义者不同,金斯伯格永远是尤达大师一样的平静。

她曾经说过:愤怒,怨恨,嫉妒,这些情绪只会消耗你的精力,要以一种平静的方式,一种会吸引他人加入你的方式进行斗争。

比如,金斯伯格从不将女性主义拘泥于女性的权益斗争,而是平等的权利斗争。

所以,她常常会讲关于男性无薪假的诉求。

在金斯伯格看来:女性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被生育假加强了,女性怀孕生孩子要休产假,但男性却不需要休产假,看起来是在维护女性的权利,其实是在强化男性不需要承担家庭责任,且让女性在工作中更容易被边缘化,只有男女两性都休产假,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再比如,1975年,她曾经受理过一个案子,一名叫斯蒂芬 • 维森菲尔德的男人,妻子因难产去世,他需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而无法外出工作,这个时候,他申请育儿补助金,却遭到了拒绝,因为当时的法律规定,育儿补助金是为没有工作的母亲提供的福利。

金斯伯格认为这是一种性别歧视,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是男女不公平的表现,所以,她极力为斯蒂芬争取到了福利保障。

金斯伯格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告诉所有人:默认对女性的不公平,会纵容社会很多不公平的存在,且这种性别不平等,伤害的不只是女性的权益,还有很多男性的权益,真正的女性主义,致力于构建真正的平等。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14)

金斯伯格的身体一直不好,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被结肠癌,胰腺癌折磨,2018年12月又因为左肺癌而不得不接受手术,但是,她一直保持坚韧,乐观,自强不息。

并且,她和丈夫马丁的婚姻,也堪称是现代平等婚姻,平等育儿的典范。

两人是大学同学,一同毕业,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是丈夫马丁非常开明,非常支持妻子的工作。

当主持人问他,你会给她的工作提什么建议时,智慧的马丁表示:她不会给我如何做饭的建议,我也不会给她如何做一个律师的建议。

两个人相互扶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马丁常为他们的两个孩子做饭,甚至发明了很多名为「至尊厨师」的食谱。

女性主义有哪些角度(女性主义究竟是什么)(15)

一定程度上,金斯伯格成为女性典范,源于她无论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拥有着令女性羡慕的完美打开方式。

并且,当一个人处于权力的漩涡时,往往处于两个动机而工作:要么原则性动机,要么权力动机。

金斯伯格始终坚持初心,大约也是令人艳羡的原因。

而她尤为让我敬佩的地方在于,她以自己的一生告诉所有女人:女人想要争取独立自由平等,首先就要接受吃苦,需要坚持走一条看起来艰难辛苦的道路,既想偷懒又想获得平等对待,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次,女性主义,不是女性特权,女性主义的本质是:针对所有人的平权运动。

独立女性单单认识到独立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尽可能的找到更多战友和支持者,记住,以一种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以一种能够吸引别人参与的方式进行。

文 | 子萱

图 | 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