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和尚有话说

台湾白先勇先生认为《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他认为《红楼梦》一书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小说最高标准,这本书有极深厚的宗教哲学思想,却能以最鲜活动人的故事人物表现出来。

鲁迅先生这样论《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言确是。

和尚之所以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悟道之书,就在于作者乃至书中贾宝玉托借石头红尘一梦,而领悟到繁华虚幻,万境皆空的人生虚无和无奈感。这个系列文章,和尚就立足这一点来看待其中的诗词。

自本篇文章起,和尚将进入红楼梦诗词的具体评述和阐发。

本文将从两首词来看贾宝玉性格矛盾与内涵。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1)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2)

王和尚品读:

林黛玉进贾府见到宝玉时作者先对宝玉面貌做了一番描述。其词如下“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这段描述极为精彩,首先赞其容貌俊美,然后点出其多情温柔,虽怒而常笑,天然有一种风流态度。宝玉的性格是“天生惯能做小服低 ,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其多情,在外人眼中就显得“无故寻愁觅恨”,其真和痴,也似乎是“似傻如狂”。

据脂砚斋评点,在《红楼梦》末尾有一情榜,而宝玉的定评是“情不情”,即对一切有情无情之人和物,都抱有一段痴情和怜惜。考宝玉性格,石头坠落在“青埂峰”下,是为“情根深种”。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3)

第一首词着重描写宝玉的性格。他虽然外貌俊美,但却似“绣花枕头”,外不通世务,外犹似傻如狂了,生性愚顽,怕读文章,但是却痴痴傻傻,多情善感。宝玉的性格在外人看来就是性格乖僻,毫不理会外人的批评。

第二首词则重在对宝玉提出批评和规劝。宝玉虽然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但是却不能振兴家业,一旦家族败落,大厦倾倒,他又不能安身知命。因此白白浪费了光阴,对于国家和家庭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作者下断语说他“第一无能,不肖无双”,并且珍重地指出,“莫效此儿形状”!

对这两首词,历代评论者多认为是作者明贬暗褒,来肯定宝玉追求性灵和自由的性格。和尚对此不以为然。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4)

和尚以为,《红楼梦》一部大书,系作者自愧而成。作者由于家庭败落,于凄凉孤苦之时写书来回忆和缅怀家族的往事。百年基业一朝丧尽,作者历尽家族风波和人情冷暖,对人生、家族和国家有了更为冷静和绝望的理解。因此,他对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多是抱着悲观和怜悯的态度,对自己则更多的是自责和反思。这种自责和怜悯,也挽不回家族败落的命运,因此这种自愧深切而绝望。

《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言转述荣宁二公的言语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由此可见,宝玉应该是可以继承祖业,振兴家族的人选。但是宝玉最终一事无成。故而,作者对宝玉既有理解和同情,更多的则是惭愧和自责。因此词中对宝玉性格的描是真实的,作者对宝玉的性格也是充满反思和自愧的。

宝玉追求性灵和自由,在外人看来却显得乖张,这既是宝玉的悲剧,也是作者无奈。宝玉应该继承祖业,但他却“不通世务,怕读文章”,这也揭示了宝玉性格中的矛盾。

作者经过一番悲喜之后,再回忆其少年时光,难道没有辜负时光的自愧么?而面对自己不能振兴家业,对于仍在嬉游无度的膏粱子弟,他的警醒难道不够有力么?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5)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行文极为狡猾,他时常在文中故意夹杂一些颂圣之语,意在打消读者或者当权者对此书的怀疑和警惕。因此“莫效此儿形状”,也是作者常用的一种笔法。既有对膏粱子弟的规劝,也有对宝玉性格否定,也暗含对全书主旨的模糊化处理之意。因为该书写世家故事,映射贵族,这样的行文对于作者和书稿也是一种维护和保全。

略论宝玉的性格及矛盾

首先要指出,书中之宝玉并非作者本人。他是作者以自身经历和感悟而创造出来的人物。其遭遇和思考会带上作者经历和感悟的印迹。作者以“石头”的经历来叙述百年家族的兴衰,这本身就带有审视和思考的意味。因此,作者对于宝玉之感情,应该是有同情、有怜悯,也有钟爱和理解。但是对宝玉之遭遇,作者应该也带有思考、批判、反思和自愧之意。这既反映了书中宝玉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揭示出作者对于世事的绝望和迷茫之意。

宝玉此人,内心善良而多情。虽是世家子弟,却不像贾珍贾琏之豪奢淫逸,也不似贾蓉之凉薄,贾瑞之好色及贾环之邪僻。但是他也不似贾兰之少年老成,努力奋进。宝玉更多的追求是自由和真情。说他“无用”,缺非虚言。宝玉首先不喜读经世致用之文章,对于汲汲于名利之人也非常鄙薄;其二,宝玉待人接物非常注重礼节,也很能体谅和关怀别人;其三,宝玉之痴狂,恰是他真性情的表现,表现他内心纯良之例在书中比比皆是。

但是,宝玉生于富贵之家,家族之富贵上赖祖荫,而祖荫一旦断绝,富贵之维持就难以为继。因此,振兴家族的重任就需要依靠贾家后辈人的努力。宝玉生长于兹,他自然会明白他身上之责任。因此,宝玉内心之追求和现实之压迫就形成了矛盾。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6)

首先,宝玉内心并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至少在他少年时候是如此。君不见,宝玉之父贾政,在少年时也是一个诗酒风流之人,后来之刚正端方确是为家族计。因此,宝玉的未来必然也是走其父之路。其二,宝玉也无继承祖业之能力,他不喜经济之道,更不愿与人揖让交接,他之所爱在于闺房儿女之乐。这似乎是性格原因,其实更多是作者由于对官场和人情的鄙弃而不愿意让宝玉坠入泥淖之中。第三,从作者全书布局出发,作者在前文细致描述贾家的兴盛和宝玉之多情,正是为后文家族崩颓做蓄势,这种不可挽回的悲剧感才更强烈,更让人绝望。其四,宝玉生于家族末世,贾家虽然外貌光鲜,内里已经腐朽败落。这不能靠宝玉一人之力来扭转,因此对这种颓势,作者只有冷眼旁观罢了,宝玉也只有望洋兴叹而已。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宝玉最后为何会出家为僧,就在于他由无望而看穿,由绝望而撒手。这是作者自身的领悟,也是书中宝玉唯一的出路。他既无力挽救,也无心挽救,在人世的一番际遇,却让他看透了人生与人情,因此他唯有悬崖撒手才能得到内心的平安。可以看出,宝玉内心之矛盾是无解的。作者借宝玉之经历来抒发虽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也是无解的。作者在经历一番离合悲欢之后,看穿世事,他之缅怀和回忆也不过是心内的一抹亮色而已。面对自己和家族,他怎能不掬一把伤心泪?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7)

另外,宝玉喜闺房女儿之事,其实也是一种逃避。或许他志不在经济之途,他看穿了汲汲于名利之人的丑恶形状;或许他厌倦了世事的无常轮回,世界的变动和兴衰不在他可理解和掌控之中;或许作者在多年之后反思家族的命运,也明白了兴衰与起落不过是一瞬间,故而他不能改变,也无意改变,故而宝玉宁愿在闺房中消磨时间,也不愿意读圣贤书,取经济之道。

宝玉是多情而博爱的,他喜聚不喜散。宝玉之多情在于他对一切都报以同情和理解。他有种背负和承担的大勇。贾环烧伤他,他宁愿说自己不小心烫的;彩霞偷蔷薇硝,他为了息事宁人也自己承担了。他也让自己房里的丫鬟恣意取乐,极少加以管束。宝玉的这种善良和宽容,在贵公子之中确是少见的,这种性格也弥足珍贵。宝玉之爱,在于与心爱之人长久共处,他自号“富贵闲人”就希望能够一起长长久久。但是现实是不允许的,这美丽的幻梦也终于会醒的。正是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割裂与矛盾,在红楼梦后期集中爆发,这种撕裂的疼痛也一定会长留在宝玉和作者心中。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8)

宝玉对黛玉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灵魂伴侣。黛玉之缥缈脱俗,黛玉之执着爱恨,和黛玉内心的纯真和坚守也是宝玉内心所欣赏和敬重的。宝玉内心有追求自由的渴望,但是现实的重压让他觉得孤独,故而他视黛玉为知己,而黛玉与他一起长大,耳鬓厮磨,对黛玉也有一种关怀和保护之意。而宝玉爱情悲剧的造成,是现实不容他自由发展自己,而宝玉又不够坚决和担当,黛玉的孤僻和自傲,也不见容于世,这是两人性格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关于宝玉、黛玉和宝钗爱情的分析,请详见后文。)

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书中宝玉的年龄在80回之前停止在十四五岁。这一点很值得思考。作者对贵族生活的记忆仿佛在十四五岁停止了。首先,宝玉的年龄在停止在成年之前,他的所思所历,均属于自由快乐的青春时节,而他对家族琐事的看法也显得幼稚,但是他的思想有时却超越了他的年龄,比如对读书人的看法,“鱼眼睛”的看法等等,这些虽然单纯但是绝不幼稚,恰恰是作者内心想法的写照。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9)

另外,作者为何将宝玉限定在十四五岁呢,或许一旦宝玉成年,他就必须承担家族的责任,而他赖以成长的大观园也早晚会凋零会破败,这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文中宝玉所排斥的。所以,宝玉的年龄,正好在踏入现实之前,他可以自由快乐,可以恣意妄为。因此,说红楼梦是一曲青春的挽歌,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宝玉的爱情纯粹而美好,作者虽然写情色房事,但是却让宝玉一直保持单纯,这似乎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纯粹而无性。当然,书中宝玉早早就有了性经历,但是那却似乎像是一种仪式,而宝玉对女性的看法却仍然保持着纯真和爱护。

第四,或许对于作者来说,青春期是他在富贵之家最美好的记忆,他所有的温柔与缠绵都在抄家那一瞬间崩溃,故而作者对于青春和家族荣耀的回忆仅仅停留在青春期。这一点,和尚不敢断言,仅作猜测。

贾宝玉经历了哪两个的爱情悲剧(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10)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宝玉虽然温柔博爱,但是他仍然是贵族公子,他不可避免会染上一些纨绔子弟的习气。比如,赶走茜雪、脚踢袭人,结交蒋玉菡等等。这并非宝玉之病,恰恰可以看出作者对贵族公子审视的冷静,也显示出贵介公子无所事事的真实感来。当然这些时间也暗含作者深意,以待和尚后文细细阐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