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

在冷兵器时代,作为十八般兵器之首,刀的种类最多,就像枪族兵器可以叫矛、槊、矟一样,刀至少有一百种分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环首刀和唐横刀、唐陌刀,受演义小说影响,大家对宋朝的神臂弓和朴刀,也是印象深刻。

宋朝的军队已经开始装备火药武器,冷兵器从宋朝开始进入衰落期——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戚家军的火药武器配备数量已经超过了冷兵器,刀也变成了近战和防身武器,一般都是大炮猛轰、火枪齐射之后才轮到刀矛上阵,那基本已经是打扫战场了。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它们并没有消失,也没有军队被淘汰,只是换了两个名字——宋朝还在用陌刀,洪秀全给朴刀取了新名字。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1)

陌刀是从唐朝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李林甫主编的《唐六典》,在《卷十六·卫尉宗正寺·武库令》中,明确讲述了陌刀的前世:“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这样看来,陌刀是从汉朝断马剑演化而来,据说刘备的“双股剑”,就是左右手各持一柄断马剑,直到明朝,刘备的“顾应法”,还是军队必须习练的科目。

陌刀的前世是断马剑,但陌刀并不是像百科里说的那样“流行于高宗调露前后至开元十年之间,开始时使用陌刀是为了对抗突厥骑兵。”在唐朝建立之前,就已经有人使用陌刀了,这一点在《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中能找到证明:“阚棱,齐州临济人。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陌刃,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2)

长柄两刃大刀,一刀能斩杀数人,这跟李嗣业用的陌刀一模一样:“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与安禄山部将李归仁的战斗中)李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旧唐书·卷一百九·列传第五十九》、《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八 列传第六十三》)”

很多人都说陌刀到了唐朝就消失了,这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没有哪一种兵器会突然之间被军队淘汰,虽然陌刀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昂,按规定不允许将士带入地下,但是作为一种制式兵器,肯定有被继承和缴获的,也就是说,五代十国乃至南北两宋,仍然有大量陌刀或与陌刀相似的兵器存在,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尖两刃刀”。

在宋朝兵书《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刀八色》的兵器图谱中,我们一眼就发现了陌刀的影子:“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剑;掉刀,刃首上阔,长柄,有两刃、山字之制,要皆小异,故不悉出;屈刀,刃前锐,后斜阔,长柄。”。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3)

看了《武经总要》画出的八种刀型,再看看复原的陌刀,读者诸君肯定一眼就看出了两刃掉刀,其实就是陌刀的后世衍生物,只不过制作可能没那么精良,杀伤力没有陌刀那么大而已。

有人说梁山好汉用的朴刀,其实就是一种陌刀,这肯定也不是不准确的——宋朝偃武修文,严禁民间私藏弓箭铠甲,宋朝文人们不敢也不屑像唐朝诗人那样仗剑长歌而行,但是朴刀却不在禁止之列,比如我们在电视剧中,宋江像扛锄头一样扛着一杆朴刀招摇过市,就是正规军军官、原京营制使、大名府兵马提辖(跟索超一并提升,一开始杨志顶替了副牌军周瑾职位,正牌军索超与之比武,打成平手后都被梁中书任命为提辖,位在都监李成、闻达之下),在押运生辰纲的时候,拿的也是一把朴刀。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4)

押运生辰纲的杨志拿朴刀,想打劫生辰纲的晁盖等人,拿的也是朴刀,祝家庄老百姓家里摆放的朴刀,让病关索杨雄和拼命三郎石秀看了也眼红。

朴刀在正史中不见记载,但是直到朴刀二字怎么读,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朴刀,也写成博刀、泼刀、或钹刀。

《宋会要辑稿·兵二六·刀制·飞梭刀·着裤刀》的描述,能够让我们想象出朴刀的形制:“杆可长四五尺,状类枪而无钻,其用轻捷,着裤刀于短枪干、拄杖头, 安者谓之‘拨刀’;安短木柄者,谓之‘畲刀’。并皆可着裤。”

这个“裤”并不是裤子,很多城里长大的读者,可能没见过锄头铁锹,而用过锄头铁锹的人,也未必会把装木杆的那地方叫“裤”,要解释什么叫“裤”,咱们只能用下面图片来说明。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5)

看了《武经总要》和《宋会要辑稿》,读者诸君相比对朴刀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那就是把刀把做成刀裤行状,可以安装长木柄的短刀,就像上图所展示的那样,你可以说他是农具,也可以说他是兵器——斩木为兵,揭竿为帜,用来打仗就是兵器,用于生产就是农具,梁山好汉用的,就是这种打擦边球的家什。

其实看过水浒原著的读者,早就知道了朴刀是什么样的,因为卢俊义已经为我们展示了朴刀的用法:拿出刀头装在杆棒上,就可以双手握着跟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打斗了。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曾经给张士诚当过谋士,至少能算半个军事家,对武器应该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们看了那么多描写过朴刀的小说,只有施耐庵先生讲的翔实可信。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6)

在宋朝以后,朴刀好像就很少出现了,而且从宋朝开始,冷兵器的发展似乎就停滞了——火药武器逐渐装备部队,已经很少有兵器专家会把心思花在刀枪剑戟上了,即使是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更喜欢用枪炮,他发明的狼筅,只是起辅助作用,看过相关史料的读者都知道,戚继光的大杀器是战车和佛郎机。

戚继光打倭寇的战法,似乎可以看做是炮步坦协同作战的滥觞:车营火器比为 43.6%,每辆战车配备两门发射霰弹的佛郎机炮,面对光着脚冲上来的倭寇,先是大将军炮洗地,幸存的倭寇冲到近前,又被战车炮一通轰炸,几轮火枪齐射,倭寇已经丧魂落魄,这时候火器比为42.57%的骑兵队开枪冲锋,倭寇只能掉头就跑,最后才轮到步兵排开鸳鸯阵去摘倭瓜。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7)

虽然明朝清朝的正规军已经装备了大量火器,但是刀矛还是不可或缺的兵器,这就跟现在的步兵也要练习刺杀术一样,那是最后的保命手段。

军队可以用佩刀而不想用、不得不用,而揭竿而起的老百姓,则是想找一把好刀也难,于是朴刀就成了抢手货,即使到了清朝,太平军初始阶段用的也是半农具半兵器的朴刀,而且朴刀还因此有了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太平刀。

太平刀这个名字,是洪秀全“御赐”的,但是太平刀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平,因为清军被太平军的枪炮打懵之后,也还是大把花银子引进欧洲枪炮——人家淘汰下来的枪炮,打列强肯定不行,但是打太平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朴刀与斩马刀有何不同(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8)

陌刀因为不许殉葬,所以任何博物馆都找不到它的踪迹,而朴刀因为太过普通,基本没人愿意收藏,所以要找原件也相当困难,幸好因为时代还不算太过久远,朴刀的后代太平刀存世量不小,从太平刀中,我们也能看到朴刀的影子,只不过有些太平刀取消了刀裤,而是一体打造刀身刀柄,跟宋朝流行的朴刀,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看了陌刀与朴刀的前世今生,我们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不禁为这两种名刀的命运惋惜:陌刀的消失与变形,可以说是因为太好;朴刀不能列入制式装备,可以说是因为太烂,但是不管是太好还是太烂,他们在军队中的地位,都必将为热兵器取代,只有像乾隆那样的盲目自大者,才会抱着红缨枪和大刀片子不放,以至于清朝的衰落从乾隆朝开始,后来被人家吊打了一两百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