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

1.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为G的物体,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使重物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

A.向上加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G

B.向上减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G

C.向下加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G

D.向下减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24 cm,遮光条的宽度d=0.52 cm.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如图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________,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

图8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总共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3)

(3)现需通过图像进一步验证你的结论,请利用表格数据,在图9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相应的图像.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4)

图9

3.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5)

(1)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①取下沙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

②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则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________的点迹为止.

(2)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aF图象(沙和沙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则该同学探究的是: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条件下,_____________成正比.

(3)上题中若沙和沙桶质量过大,不能远小于小车质量,则可能会出现下列图象中的(  )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6)

4.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如下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求体重计的示数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7)

(1)匀速上升.

(2)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3)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5.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体重计上.若升降机由静止上升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g取10 m/s2.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8)

(1)求0-10 s内升降机的加速度大小;

(2)求20 s时间内人上升的高度大小.

6.如图所示,木箱在100 N的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以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拉力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求: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9)

(1)木箱的质量;

(2)撤去拉力后木箱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7.质量为30 kg的小孩坐在10 kg的雪橇上,大人用大小为100 N、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从静止开始使雪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时撤去拉力,使雪橇自由滑行,设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0)

(1)10 s末雪橇的速度;

(2)雪橇运动的总路程.

8.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小汽车正在以10 m/s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12.5 m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的阻力的大小.

9.一滑雪人与滑雪板的总质量为60 kg,从长为100 m、倾角为30°的斜坡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10 s滑到了坡底.取g=10 m/s2,求: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1)

(1)滑雪人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人与滑雪板所受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10.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的游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某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0,斜坡AB的长度l=36 m。斜坡的倾角θ=37°(sin 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2)

(1)人从斜坡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为多少?

(2)人滑到水平面上后还能滑行多远?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向上加速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G,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向上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故B错误;向下加速时,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故C错误;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G,故D错误。

2.【答案】(1)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3)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4)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5)

 (2)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见图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6)

【解析】(1)遮光条的宽度很小,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遮光条在极短时间内的运动可看成匀速运动,故通过两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7)

v2=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8)

.遮光条从光电门2到光电门1做匀加速运动,由vv=2ax可得a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19)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0)

.

(2)当合外力一定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近似相等,所以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

(3)如图所示.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1)

3.【答案】(1)减小 间隔相等 (2)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拉力 (3)B

【解析】(1)由图乙所示纸带可知,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小车做加速运动,平衡摩擦力太过,木板倾角太大,应减小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间隔相等为止.

(2)由图丙可知,纵轴表示加速度,横轴表示力,探究的是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质量不变,由图象可知: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若沙和沙桶质量过大,不能远小于小车质量,小车加速度与力不成正比,aF图象不是直线,aF图象向下弯曲,由图象可知,会出现B所示情况.

4.【答案】(1)600 N (2)840 N (3)300 N

【解析】(1)匀速上升时:由平衡条件得:

FN1=mg=6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压力为6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600 N.

(2)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2-mgma1,

FN2=mgma1=84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压力为840 N,即体重计示数为840 N.

(3)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3=ma3,

FN3=mgma3=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压力为300 N,即体重计示数为300 N.

5.【答案】(1)4 m/s2 (2)600 m

【解析】(1)由图象知,0-10 s内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N=700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N-mgma,得:a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2)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3)

m/s2=4 m/s2.

(2)0-10 s内的位移为:x1=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4)

at

=200 m

由图象知,10 s-20 s内体重计对人体的支持力FN′=500 N,所以F合=FN′-mg=0

所以这段时间内升降机做匀速运动,故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x2=att2=400 m

故20 s时间内人上升的高度xx1+x2=600 m

6.【答案】(1)22 kg (2)1 s

【解析】(1)对木箱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Fsin 37°+FN=mgFcos 37°=Ff,Ff=μFN

解得:m=22 kg

(2)木箱匀减速运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ma,0=vat.解得:t=1 s.

7.【答案】(1)3 m/s (2)17.25 m

【解析】(1)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水平方向:FcosθFf=ma1

竖直方向:FN+Fsinθmg=0

又:Ff=μFN

代入数据解得a1=0.3 m/s2

10 s末的速度为va1t=3 m/s

(2)撤去F前,整体做匀加速运动,位移x1=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6)

a1t2=15 m

撤去F后,整体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滑动的加速度为-μmg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0-v2=2a2x2

解得:x2=2.25 m

雪橇运动的总路程为xx1+x2=17.25 m

8.【答案】-4.0×103N

【解析】由v2-v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7)

=2ax得,加速度a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8)

=-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29)

m/s2=-4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1.0×103×(-4) N=-4.0×103N.

F是负值,表示力的方向跟汽车的速度方向相反.

9.【答案】(1)2 m/s2 (2)180 N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30)

at2得

a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31)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32)

m/s2=2 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f=ma

解得Ff=mgsinθma=600×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33)

-60×2 N=180 N

10.【答案】(1)6 s (2)14.4 m

【解析】(1)人在斜坡上下滑时,受力如图所示。设人沿斜坡下滑的加速度为a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34)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f=ma

Ff=μFN

垂直于斜坡方向有FN-mgcosθ=0

解得a=2 m/s2

l

失重与超重的例题(超重和失重的习题)(35)

at2,解得t=6 s。

(2)设人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为v,则有vat

解得v=12 m/s

在水平面上滑行时,设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解得a′=5 m/s2

设还能滑行的距离为x,则v2=2ax

解得x=14.4 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