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六回经典摘录(红楼梦百种学问里的千个谎言)

红楼梦第十六回经典摘录(红楼梦百种学问里的千个谎言)(1)

红楼梦是世界级的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是世界级的小说家,他不但是伟大的小说艺术家,而且是伟大的心理学家,作者利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阅读习惯和心理盲区,把一系列的秘密稳稳当当的掩盖了三百年而没有被发现。这一系列的秘密和朝代和年代有关,和地域有关,更和当事人的出身、性格、行为及风云变幻密切相关。这一系列的秘密是全局性的,系统性的,绝不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甚至胡乱猜想可以概括的。在清朝当政时期,有人看出来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因为文字狱的缘故不敢公开。令红楼梦作者没有想到的是,几百年过去了,满清王朝已经成为历史,当年明末清初的史实已经大白于天下,后世文学鉴赏水平持续提升的时候,红楼梦里蕴藏的秘密依然没有被破解,不但没有破解,而且各种误读纷繁交织,甚嚣尘上,无数专家和民众都陷于派别以及与红楼梦核心秘密无关的各种理论争得脸红脖子粗,一个个红学家摩肩擦踵,一部部解读红楼梦的书籍层出不穷,但是真相却越来越扑朔迷离。如果有一天真正的谜底浮出水面,反而一时无法让大众信服和接受。

为什么红楼梦的秘密如此难解?因为红楼梦里有百种学问,千个谎言。百种学问和千个谎言共同构成网状的叙事结构,在这个复杂的结构里镶嵌和缠绕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诸多线索,这些线索经过抽丝剥茧后就可以归纳总结出红楼梦的一系列秘密。这里的百种学问有:

文学类的有诗、词、歌、赋、戏曲、楚辞、方言学,韵律学,谶、偈、诔、灯谜、酒令、笑话等。

其他学问有:哲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宗教学,逻辑学,古玩学,植物学,动物学,园林学,建筑学,绘画学,农业学,冶炼学,数学,化学,法学,心理学,医学,遗传学,伦理学,药剂学,地理学,烹饪学,戏曲,婚姻学,旅游学,版本学,神话,政治学,玄学,军事学,经济学,管理学,战略学,天文学,民俗学,水利学,还包括喜闻乐见的百家姓等等。

红楼梦真事隐,假语存,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关键的主人公隐去了,关键的背景故事也被隐去了,主人公的真实身份被隐写,重要的人物的性别和身份在表面故事里被转换了。整部书由好多虚虚实实的真假参半的故事组成,人物关系也虚实相间。作者用一把辛酸泪写就了满纸荒唐言,红楼梦全书其实是由上千大大小小的谎言组成的:

红楼梦的几个神话故事都是荒唐言;

红楼梦第一回的甄士隐是姑苏城的一个小乡宦是谎言;

冷子兴对贾府的描绘绝大部分都是谎言;

太虚幻境里的警幻仙姑和贾府没有关系是谎言;

贾敬是宁国府的继承人是谎言;

红楼梦里隐性主人公贾珠在二十岁一病死了是谎言;

贾元春是贾政的女儿是谎言;

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是谎言;

薛宝钗是薛姨妈的女儿是谎言;

贾宝玉是贾元春的弟弟是谎言;

妙玉和贾府没有任何瓜葛也是谎言;

……

下面让我们看看红楼梦全书各章回里到底有多少玄妙、机关和不为人知的谎言。

第二十一回:

第一, 宝玉也不理,忙忙的要过青盐擦了牙,嗽了口,完毕,见湘云已梳完了头,便走过来笑道:“好妹妹,替我梳上头罢。”湘云道:“这可不能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先时怎么替我梳了呢?”

第二,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

第三,宝玉道:“正经该叫‘晦气’罢了,什么蕙香呢!”[庚辰双行夹批:好极!趣极!]又问:“你姊妹几个?”蕙香道:“四个。”宝玉道:“你第几?”蕙香道:“第四。”宝玉道:“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

第四,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第五,袭人冷笑道:“你问我,[庚辰侧批:三字如闻。]我知道?你爱往那里去,就往那里去。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声鹅斗,叫别人笑。横竖那边腻了过来,这边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伏侍。我们这起东西,可是‘白玷辱了好名好姓’的。”

第六,因这个媳妇美貌异常,轻浮无比,众人都呼他作“多姑娘儿”。

第七,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 自古便含酸。

第二十二回:

第一, 话说贾琏听凤姐儿说有话商量,因止步问是何话。凤姐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庚辰双行夹批:好!]你到底怎么样呢?”贾琏道:“我知道怎么样!你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这会子倒没了主意?”

第二,只是勒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

第三,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

第四,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第五,宝玉见说的这般好,便凑近来央告:“好姐姐,念与我听听。”宝钗便念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第六,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

第七,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第八,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第九,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第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第十一,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第十二, 三人果然都往宝玉屋里来。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第十三,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