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击治理电信网络(察言观社破除坑人套路)

来源:【读特】套餐资费不明晰,诱导开通付费业务,任意变更套餐内容,人为设置携号转网障碍……8月2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在公共服务问题方面,再次点名电信服务收费乱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上海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打击治理电信网络(察言观社破除坑人套路)

上海打击治理电信网络

来源:【读特】

套餐资费不明晰,诱导开通付费业务,任意变更套餐内容,人为设置携号转网障碍……8月2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在公共服务问题方面,再次点名电信服务收费乱象。

说起来,诸如套餐资费缺乏透明度、给携号转网设置“隐性绊脚石”之类的问题,已是屡遭曝光。虽然在工信部等部门的专项治理之下,情况大幅改观——2020年初,在被中央巡视组通报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推出资费自选模式试点、在售资费全量公示和简化套餐变更互斥规则,及时下架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2020年底,工信部曾披露,已累计有1700万用户完成携号转网,一小时携转成功办结率超过 99%……可从网民反馈看,此类乱象离彻底消失还很远。

揆诸现实,互联网营销还催生了许多电信服务新套路:比如,人工、电子客服轮番电话“轰炸”,推销“免费”升级基础套餐,只要不同意就别想消停;又如,只说“流量随便用”“时长不限量”,却对费用上涨避而不答,关于“本地”“本省”等限制更只字不提;更有甚者,设置20年以上超长合约期限制转网……在电信服务成为大众刚需、三大电信运营商成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者的背景下,这些乱象的存在,无疑拉低了用户的消费体验,也损害了运营商的公共形象。

在电信服务连着数字中国发展图景,技术发展又为电信服务提质增效创造了条件的语境中,电信服务理应在便捷、畅通、实惠上做加法,而非阳奉阴违地跟政策要求、民众期许反着来。要靠真心实意的服务去吸引和留住用户,而不是利用“话术陷阱”去套路用户,用明降暗涨损害用户知情权,用擅自变更条款侵害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眼下,中消协再次对电信服务收费乱象敲响警钟,三大电信运营商当揽镜自照,对不当经营行为发现一例严肃处理一例;监管部门也应以消费者投诉为切口,对电信违规操作该严惩的绝不含糊。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原标题《破除坑人套路 整治电信乱象》)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郑蔚珩 高原

(作者:佘宗明)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