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z flip 5g对比z flip3(三星GalaxyZFlip3)
腾讯数码 文|王原
谁也没想到,让折叠屏再次出圈的不是那些越变越大、越炒越贵的“平板”,而是一个越变越小的“小方块”。去年的三星Galaxy Z Flip一经发售就卖到断货,像粉饼盒一样的小巧设计还一度成为热门时尚单品,但不够强悍的性能以及5G的缺席也使其饱受争议。最近,这款产品终于迎来了迭代,全新的三星Galaxy Z Flip3 5G不仅补齐了这些短板,还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
“小巧,惊艳”大概是上一代三星Galaxy Z Flip给大部分人留下的印象,时隔一年,三星Galaxy Z Flip3 5G又给自己新增了“精致”“时尚”的标签,有着焕然一新的面貌。
最直观的当属近乎纯平的玻璃背板,边缘为很窄的2.5D弧面,在视觉上没有上代产品的大弧面那么臃肿,即便是在折叠状态下也显得十分纤薄,且更具一体感。在配色上,三星Galaxy Z Flip3 5G则加入了深色的选项,对于部分男性用户友好了不少。
我手上这台则是名为“夏夜森林”的墨绿色,虽然颜色变得深沉,但与“化妆品盒”的形态特征依旧不冲突,反而有种高级感,并且与其他物品一同塞进小包包里看起来格外和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占地方,对于女孩子而言无非是多带了件化妆品,183g的重量也不会带来什么负担。
镜头模组附近与后盖采用了双拼的设计,用一整块黑色玻璃将摄像头以及背部副屏“隐藏”了起来,尽可能地减少整个后盖的元素,看起来更加简洁。同时副屏的尺寸也增加至1.9英寸,可显示更多内容,实用性直线上升。
这块副屏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智能手环,虽然不大,也使用了Super AMOLED材质,显示效果很不错。除了能显示详细的通知消息外,曾经单调的文字显示日期时间加入了类似表盘的图形元素,有的还支持点击交互,比如这套小动物主题,在素材上选用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每一次点击都会显示不同的动物图形。
此外,三星还在这块副屏上加入了一些快捷小组件,包括天气、闹钟、录音机等。在折叠状态下,双击电源键还可以在副屏上显示后置镜头拍摄的内容。在手机展开状态下拍照时,副屏也可以同时开启显示画面,在拍摄人像时使对方调整姿势表情变得更加容易。
中框以及铰链外壳表面采用了磨砂设计,手感温润,看起来也更有质感。圆润的边缘与后壳的2.5D玻璃完美衔接,削弱了棱角感。在材质上则选用了装甲铝,对比传统的阳极氧化铝工艺有着更高的强度,这段时间一直不戴壳裸奔使用,也没有出现磕碰与划痕,采用大猩猩玻璃的后盖亦是如此。
侧边的电源按键集成了指纹识别模组,在两种形态下都能快速解锁手机,在经常戴口罩的当下格外实用。在展开状态下,由于机身比较修长,电源键和音量键的位置有点偏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可自由悬停的铰链是三星折叠屏的传统优秀艺能,使手机能够以更多样的形态应用在不同场景,比如在桌上水平放置时,可以将屏幕略微抬高,长时间浏览内容或看视频时不必一直低头,对颈椎很是友好。
不过更实用的大概还是在拍照上,在使用后置镜头拍摄时,可以将手机折出一个角度,这时你就可以解锁俯拍、仰拍等不一样的视角。此时上半部分屏幕显示取景画面,下半部分显示的则是相机的各种按钮,同时手机下半部分还能作为底座,基于这一特性还可以用来拍摄长曝光画面。
同理,在自拍时,你也可以脱离手持与距离的限制,变得更加自由,另外对于女生而言三星Galaxy Z Flip3 5G还能充当一个化妆镜的角色,日常拿来应急还是很实用的。另外如果你日常视频通话、会议、上网课等使用场景比较多,三星Galaxy Z Flip3 5G也能帮你解放双手,并且手机底部的麦克风还是朝向自己的,方便收声。这么一想拿来拍个vlog什么的好像也很合适……
再说回铰链,在三星Galaxy Z Flip3 5G在折叠时的手感我觉得格外舒适,在有明显阻尼感的同时,整个过程又很丝滑,并且不费力,单手打开也不是什么难事。这种感觉相当亲切,将我一下拉回十几年前的翻盖机时代,能够找回这样的情怀也算是折叠屏带来的福利之一,如果能像隔壁MOTO一样给折叠屏来个翻盖机复古主题那就更好玩了。
将三星Galaxy Z Flip3 5G完全展开后,你将看到一块6.7英寸的屏幕,不过这块屏幕的长宽比为22:9,所以看起来较为修长,可能对手比较小的朋友不是很友好。大概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三星Galaxy Z Flip3 5G默认采用了经典的导航键设计,也提供了当下主流的手势操控的选项,从我个人这段时间的体验来看我更偏向于前者。
这里先来看大家最关心的折痕问题,对于目前的折叠屏技术而言,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治,在户外或强光照射下,熄屏或显示深色画面时三星Galaxy Z Flip3 5G的屏幕折痕依然能显现出来,但相比此前已经改善了不少。
在大部分情况下,折痕带来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像图中这样看视频时就丝毫看不到折痕带来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Galaxy Z Flip3 5G不仅采用了第三代柔性屏技术,还采用了第二代动态AMOLED屏幕,支持120Hz的自适应刷新率,在带来丝滑流畅的观感同时又能控制住功耗。
毕竟是三星自家产品,这块柔性屏的观感也相当出色,对比常规屏幕也不拉胯。2640*1080分辨率、425的ppi使屏幕所显示内容足够细腻,在色彩表现上还是熟悉的三星那种讨喜风格,最高1200nit的峰值亮度在户外强光下也能清晰分辨所显示的画面内容。总之论折叠屏的显示素质,三星还是一如既往地能打。
另外从第一代Galaxy Fold上就有着较好体验的分屏操作也一直延续到如今的三星Galaxy Z Flip3 5G上,还是熟悉的滑动屏幕边缘呼出的可编辑的快捷菜单,拖动应用图标至屏幕上下两个区域即可实现分屏,并且同样支持文字、图片等的跨应用拖动。
屏幕折叠处的两侧密封得很严实,无需担心灰尘进入等情况,而且三星Galaxy Z Flip3 5G还支持IPX8级防水,耐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此前的初代三星Galaxy Z Flip搭载的骁龙855 plus算是较大的遗憾,性能一般,还没有5G,在这次的三星Galaxy Z Flip3 5G中这一短板终于被补全了。它采用当下主流的骁龙888芯片以及LPDDR5内存与UFS 3.1闪存,这也是当下大部分旗舰机的主流配置。唯一的小遗憾大概就是仅提供8GB的内存选项了,如今通过调用一定存储空间作为内存扩展的技术并不难,建议三星后续可以在系统中加入这一功能。
在旗舰性能的加持下,游戏体验也有了保障,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主流游戏都能在60帧稳定运行,对于高帧率的支持还有待后续的适配。
由于屏幕长宽比与传统手机不同,游戏中的UI按钮等均集中在偏屏幕中间的位置,需要后续自行调整。游戏画面的左右两侧显示的内容要比传统手机略宽,但上下方向上会略有裁切。另外,由于屏幕表面是一层柔性玻璃,屏幕的触感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软,玩游戏时的手感与传统屏幕也没什么区别。
受制于机身结构,三星Galaxy Z Flip3 5G的电池容量依旧保持在3300mAh,用旗舰机的标准来看算不上高,毕竟还有屏幕与骁龙888这两个用电大户。但经过实际测试,日常中度使用的续航表现还算坚挺,用个八小时左右基本没什么问题。
充电方面则支持25W有线快充与10W无线充电,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它还支持4.5W的无线反向充电,相比于传统手机的这一功能,三星Galaxy Z Flip3 5G折叠后的小巧机身用作无线充电甚至还更方便,对于双机党来说算是个比较实用的功能了。
镜头不多,拍照却好得有些意外
最后聊聊拍照,三星Galaxy Z Flip3 5G采用了后置双摄,分别为1200万像素广角主摄与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对于三星来说也是常规操作了,而且机身结构本身就比较紧凑,留给拍照模组的空间本就不多。但千万别小瞧这两颗镜头,实际成片质量相当出色。
从样张来看,三星Galaxy Z Flip3 5G的细节表现非常清晰,色彩调教还是熟悉的三星风格,不追求过分的艳丽,更偏向与真实,但在观感上要更通透,尤其适合拍摄户外蓝天白云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十分舒服。
近距离拍摄时背景虚化也十分自然,表面的纹理等小细节也展现得很清晰。超广角画面下画面视野扩大了近一倍,且与主摄之间在色彩表现上没有差异。
夜间模式下的画面非常干净,亮度提升明显,商店的灯牌等高光也得到了压制。并且在超广角模式下的夜景画面也有着同样的表现。总的来说,三星Galaxy Z Flip3 5G的拍照体验有点像iPhone,虽然镜头不多,从字面参数上看着也很普通,但胜在算法强大,实际体验甚至比当下很多旗舰还要强。要是从二者之间做个对比,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三星在色彩上的讨喜,拿来就能用,省去了很多后期处理的麻烦。
总结
直到今天,折叠屏手机在很多普通用户眼中依然与“高端”挂钩,在一些厂商手中也被定位到顶级产品范畴。但抛开折叠结构与高昂的售价,很多折叠屏手机并没能带来传统高端旗舰应有的体验,甚至还有些娇贵,很难让人心甘情愿为之买单。
相比于推动手机形态的进化,先缩小与传统手机之间的差距似乎才是如今的折叠屏手机发展的方向,三星Galaxy Z Flip3 5G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更坚固的外壳与更强的密封性弥补了不够皮实耐用的缺陷,更好的屏幕显示效果与更强的性能、拍照能够媲美传统高端旗舰。同时在外观设计上的小而美不仅便携,又给颜值加了分。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探索折叠屏更丰富的可玩性,相比一味地炫技显然要靠谱得多,面对用户的“高端”认知才能更有底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