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联网络前景分析(从USB话机代工到办公协同)
21世纪以来,世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再到如今人人手机不离身随时随地的网络电话,通信方式几经更迭,不少公司被拍在了沙滩上,但也有企业抓住时代浪潮不断发展壮大。
亿联网络(300628.SZ)就在此列,从最初几人的创业小团队,成为如今近7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日前,第一财经实地走访亿联网络,回顾二十余年的筚路蓝缕,选择“死磕产品”、坚持“研发致胜”,保持“独立性”或许可以作为亿联网络成功的关键词。
1.艰难创业期:USB电话发家
新世纪伊始,诺基亚已成为全球最畅销手机品牌,互联网开始兴起。在国内,传统电话机虽仍是主流,却已出现式微趋势。2001年,陈智松、卢荣富、周继伟从经营不善的传统通信企业离职,合伙创立了亿联网络。三人有不少共同点——都是理工科出身,均毕业于重点大学的通信相关专业,且都曾是原公司的核心研发人员。
彼时,跨省通话需要高价长途话费,遑论跨国电话。一通电话就可能烧掉普通人数月工资。因此,一款名为Skype的软件兴起,使用该软件既可以实现即时聊天,还可以配合USB电话使用。通信计费方式也从国际漫游变成流量计费,成本大大降低。
亿联成立后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USB电话。2001年至2005年,亿联都在做USB电话的代工业务。作为初代产品,其技术壁垒不算高,硬件平台基于算力较低的单片机、C语言。当时亿联对产品嵌入了“回音消除”算法,凭借这个小小的升级,其USB电话不到一年便拿下了全球第一的销量,让亿联网络的初创团队赚到了第一桶金。
为了扩大规模,这五年间,亿联投入的资金由起初的100万元扩大至300万元。与大多数初创企业一样,缺钱是永恒的话题。为了筹钱,创始人们甚至试图说服当时公司租住的办公楼的房东“入伙”,但房东表示只能以租给亿联的办公室作为投资——那是厦门华联电子大楼天台上加盖的一层三居室,后来没几年就成了违章建筑。
亿联最终还是拒绝了房东。
2.摸索转型期:Sip话机更迭数代,市占率全球第一
2005年,亿联网络已经能够凭借USB电话业务实现自身资金周转,基本不用再通过融资来扩大投入。也在这时,亿联开始扩大业务版图,着手做Sip(系统)话机产品线。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支撑起来公司随后十几年的发展。时至今日,Sip话机依然是亿联主要营收来源之一,而USB电话早已被时代淘汰。
Sip话机是基于Sip协议的VoIP话机,是统一通信系统(UC)中的桌面通信终端。在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市场,企业通信从模拟电话系统到IP电话系统的转换过程创造了大量的IP话机需求。
为了在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亿联必须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与性能。为此,在产品音质方面,亿联研发团队从结构、硬件、软件进行全方位设计,还自己设计了元器件的规格,要求供应商按规格供货;为了软件的稳定性,研发团队反复测试,直至产品能够通过各种标准的考验。
最初,亿联的Sip话机与USB话机一样,均是OEM(代工)业务,但公司始终认为该模式绝非长久之计。一方面,做代工没有品牌溢价;另一方面,在OEM模式下,亿联依赖其下游客户去找销售渠道,在与下游客户谈判时,亿联的地位也相对弱势。
为了摆脱受控于他人的局面,亿联成立了自主品牌“Yealink”,并逐渐降低代工产品的比例。到2011年,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亿联明确了逐渐抛弃OEM业务的策略。据悉,在当时,亿联也给华为做过代工,渠道稳定,但该条线也在公司完全销售自研、自主品牌的战略决策下,成为历史。
有多年代工的基础,市场对亿联自主品牌的接受度较高,就这样,亿联的产品贴上“Yealink”标签走向全世界。“如今来看,做自主品牌的决策还是很正确的,我们的销售能够拿到更多的品牌附加值。”亿联网络有高管如是说。
2011年来,亿联的Sip话机更新数代,营收规模和市占率逐年提升。
2017年,亿联网络在A股创业板成功上市。Frost报告显示,这一年亿联的Sip话机产品市场份额与客户满意度同为全球第一,成为畅销欧美企业通信市场的中国品牌。
此后至今,亿联网络的Sip话机全球市占率始终稳居第一。
3.做未来的产品:推出视频会议系统
在不断扩张Sip话机业务的同时,亿联也在思考更长远的发展。
2015年,亿联正式推出VCS业务,也就是现在的视频会议系统。
企业统一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私有化部署和云端部署。私有化部署是指企业自行搭建通信系统,需要承担服务器和系统的购买及维护费用;而云端部署是指企业向UC平台运营商购买统一通信服务(UCaaS),定期付费即可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传统友商一直采用私有化部署,亿联的第一代视频会议系统也是私有化部署,但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市场下沉,不仅设备的成本高达几百万、上千万元,一年所需专网费用也动辄百万。过高的资本开支也使得企业的使用门槛高高在上。
亿联的第二代视频会议业务采用公有云部署,相比第一代,更多中等规模企业开始有意愿购买。
亿联提出的概念是“云 端”,其中“云”指的是软端,即亿联会议等软件;“端”指的是智能硬件端;云平台负责数据传输及管理、硬件负责数据采集。在多人会议室场景中,每个人拿着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入会是不适用的,会议室有统一专业的智能硬件设备才能满足需求。
随着统一通信快速发展,“云 端”概念也逐渐被市场认可、接受。据IDC,2020年全球视频软件及服务(UCCollaboration)市场规模达221亿美元,同比增长45%;企业会议终端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Fortune预计,2028年全球统一通信及协作(UC&C)市场规模将达1138.1亿美元,8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4.5%。
2018年,亿联成为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开发了微软的Teams桌面电话。此后,亿联逐渐成为微软的金牌合作伙伴,与微软合作开发了10余类产品。
随着亿联的品牌声誉和产品质量在业内渐受认可,亿联的合作伙伴名单也越发长了起来,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微软、Zoom和腾讯认证的民族通信品牌。
除了话机和视频会议以外,2020年,亿联设立了云办公终端的第三条产品线,包括便携式免提会议电话、个人移动办公摄像头、个人移动办公耳麦等产品,主要应用于企业通信中的个人办公场景,尤其是移动办公、远程办公等场景。
由此,亿联网络致力于提供企业通信整体解决方案的理念基本明确。
2022年上半年,亿联网络实现营业收入2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64%,是2015年全年收入(6.62亿元)的3.5倍。其中新兴业务会议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55.76%;云办公终端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07%。
4.财富密码:重视研发,死磕产品
三位创始人陈智松、卢荣富、周继伟都是研发出身,亿联自创立之初就是以研发为本的技术型企业,研发可谓亿联的财富密码。
由于主要面向海外市场,亿联在海外竞争的基本逻辑就是高性价比,但首先要确保产品与竞争对手处于同一个梯队,而非单纯的低价。“企业通信行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鲜有价格战,主要原因在于采购决策人是企业IT人员,其采购行为要对公司未来5~10年的整体通讯效率和通讯质量负责。”
另一方面,研发水平的高低也关系着亿联的供应链安全。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缺芯潮也影响了企业通信行业,2021年更甚,虽然企业通信市场需求向好,但由于芯片供应不上,亿联三季度业绩目标险些无法达成。
为了摆脱供应链缺芯的困境,亿联开始采用以国产芯片为主的多芯片方案策略,保持方案的敏锐度,专门配备团队去研发快速替代芯片解决方案。幸运的是,亿联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做芯片的底层方案设计,在全市场缺芯的情况下,亿联凭借能够快速适配买到的芯片,同时满足原来的产品设计需求,快速提升了市场份额。
而研发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亿联每年招聘都向研发倾斜,每年25%左右的员工增长,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研发类人才。
2021年,亿联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3.27%、占营业收入9.90%;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5.18%,占公司总人数的50.12%。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亿联也设置了一系列晋升通道和股权激励计划,达到工程师以上的研发人员均有股权激励覆盖。
2022年4月,亿联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659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73%。这是该公司第三次推出股权激励,藉此绑定核心技术及管理人员,推动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结语
二十年来风雨兼程,从厦门华联电子顶楼里走出来的亿联网络,如今已成为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厦门市A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亿联网络成为大国冠军的关键,或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紧握“研发”这则财富密码,从技术出身,以研发为本,聚焦主业,坚持提升产品实力;
对市场保持敏锐的嗅觉,反复打磨精品;
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前提下,与上下游伙伴合作共赢。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