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实际思考(当学生的思想不再被束缚)
在一些教师的印象里,课堂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教师讲课,学生认真听讲但学生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通过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我认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加上趣味横生的数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学生的实际思考?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生的实际思考
在一些教师的印象里,课堂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教师讲课,学生认真听讲。但学生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通过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我认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加上趣味横生的数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化陌生的情境导入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要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二年级学生对大数字接触不多,对数的认识从100一下子扩展到10000,数目大了,内涵丰富了,抽象的程度也更高了。
原本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材料(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价格),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但他们的兴趣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学生在前面刚学过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认为自己已经会了;另一方面是学生并没有购买这些物品的生活经验,感到有些陌生。而这部分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学生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比较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时(尤其是有些相似的数)特别容易出错;二是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时不是很准确。为此,我利用前不久到公园春游的现实情境重新设计了导入环节,因为学生春游玩得十分开心,并且玩游乐项目时一直要排队等候,所以对于公园里人非常多的现象也印象深刻。于是我先让学生估计那天在公园春游时人有多少,“5000”“9000”“1万”……学生争先恐后猜测着,对于较大的数字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然后我出示各个学校春游的人数,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化枯燥的讲解练习为有趣的比赛游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新课标倡导小学一至二年级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之后,我带着学生一起玩起了数学游戏。从盒子里摸数字球组数比大小、根据提示猜数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但刚开始,学生可能还不太适应游戏的方式和规则,因此参与游戏的学生显得比较紧张,而其他学生也没有真正参与进来。
于是,我让学生猜谁会赢,帮先写的学生建议把数字写在什么数位上更好。渐渐地,我看到学生越来越投入,虽然每次摸球组数看似只有台上几名学生参加,可实际上学生都在开动脑筋、出谋划策、各抒己见。随着比赛的进展,学生在游戏中十分轻松地掌握了怎样比较两个相似的万以内数的大小,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没有了枯燥乏味的反复讲解练习,在趣味的游戏中、在逐步增加难度的紧张有趣的比赛中,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化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新课程改革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变“静”为“动”,变“被动”为“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和数学活动。相较于静如止水的课堂,我更热衷于搅“乱”自己的课堂,喜欢看见孩子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听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同的学生,从具有开放性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当学生的思想不被束缚,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畅所欲言地争论。这种可能看上去“乱”的课堂,其实并没有失去它内在的安静,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乱”中激发,情感态度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他们会发挥得更出色,学得更起劲,效果会更好,课堂也会因此而焕发出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沙市张家三巷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7月06日第7版
作者:忻惠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