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救赎(好时的救赎)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好时在中国区大面积地裁员和精简经销商网络的动作,在业内引起一阵哗然日前,好时中国在一次电话回应中透露,将对中国区进行大面积调整,其中将销售通路和服务交于本土经销商,好时的管理层以及执行层将面临大面积裁员12月1日,好时大中华区总经理胡庭洲宣布辞职,总裁工作将交由总监临时担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时光的救赎?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时光的救赎(好时的救赎)

时光的救赎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好时在中国区大面积地裁员和精简经销商网络的动作,在业内引起一阵哗然。日前,好时中国在一次电话回应中透露,将对中国区进行大面积调整,其中将销售通路和服务交于本土经销商,好时的管理层以及执行层将面临大面积裁员。12月1日,好时大中华区总经理胡庭洲宣布辞职,总裁工作将交由总监临时担任。

销售渠道全部移交,员工进行大面积裁员,种种迹象表明了好时在中国的全面收缩。相较于其他品牌,好时在收购金丝猴又将其贱卖的时间段,导致自身元气大伤,中国区业绩连年亏损,直到2018年才开始恢复。

“好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是在担心自身的资金问题,中国市场虽然已经开始从疫情影响中复苏,但春节档临近,市场仍旧需要大量投入,在北美疫情不明朗的前提下,好时需要保证资金维护本土市场。”快消专家路胜贞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也有可能是金丝猴的失败让好时集团高层对中国已经并不具备信心。好时回应称,此次优化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开始评估,因此与此次疫情无关。且未来将在中国保有运营团队、运营机构跟办公场所。

好时中国的“地震”

2020年11月27日,胡庭洲通过电话会议,向全体员工发布了重要消息。“对在中国销售通路和服务的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我们将与一家大型的本土经销商合作继续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好时产品”“经营模式的转变会对好时员工在好时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

根据好时方面发布的消息,记者了解到好时中国将解散市场的运营部门,将市场运营全部交于经销商,同时将进行一定程度的裁员。好时并未披露将经销权交于何方经销商,但可以肯定的是,好时中国的渠道政策将由区域办公机构 区域分销商转变为大商总代理制,好时中国投资公司在中国市场扮演的角色将大大弱化。

根据内部员工的说法,好时中国的裁员在会议后立即开始执行。11月30日,好时中国发布了《员工劳动关系调整办法》公告,显示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及好时集团总部决定,对好时集团在中国目前的运营实体、经营方式、组织机构、业务部门等进行全面调整。内容包括对被裁员工进行经济补偿的具体措施,按照公告显示,好时中国的裁员将在12月11日之前完成。

对于好时的员工来说,虽然面临被裁员问题,但根据现有材料显示,好时仍旧会按照《劳动法》对被裁员工予以补偿。

就在裁员公示发布的第二天,12月1日,胡庭洲宣布辞职,总裁工作将交由总监临时担任。但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显示,早在9月份,胡庭洲就退出了好时(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董事以及法人代表的职务。对于胡庭洲的离职,好时方面的说法是胡庭洲是个人原因离职。

高层离职,员工大面积被裁,将市场转予本土经销商,这些特征直接体现了好时在中国市场的全面收缩,甚至可能再次退出中国,“将自己的经营团队全部解散,意味着好时自身不再直接接触市场,那么好时再次退出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毕竟好时在中国并没有什么重资产。

记者查阅了目前好时的产品,绝大部分产品均来自于国内其他企业代工。好时在中国也并未有任何上游生产的重资产,这对于好时退出中国完全可以快速实现。

2004年,由于内部腐败造成高层动荡,已在中国近10年的好时宣布退出中国市场。2006年,好时卷土重来,返回中国后专注于巧克力市场。

对于此次好时的巨变,好时给出的官方说法为“受到疫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等”。但朱丹蓬认为,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影响都是相同的,好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应该属于全球范围的战略收缩,“好时总部因为金丝猴的投资市场失败,已经对中国市场有所顾忌,此次拿中国市场开刀也是情理之中。”

“从好时全球市场来看,疫情之后恢复市场需要大量资金,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地区,但如果好时的资金有限,只能着重于某一个地区市场的话,保证美国的本土市场就是必然的,中国市场被放弃也就可以理解了。”路胜贞说。

好时市场被挤压

按照欧睿的市场数据,在2020年中国巧克力市场,好时市场占有率仅为3.2%,远低于玛氏32.8%、费列罗22.3%、雀巢8.3%、Pladis3.5%,排在第五位。

在2014年之后,中国就成为了好时除美国之外的最大消费市场。但在2015财年至2017财年,好时中国区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在2017财年,中国区成为好时全球亏损最为严重的市场。直到2018年好时中国的净销售额增长14%,营运利润增长18%,这是在过去的4年中好时中国第一次实现净销售额的增长。截至2019年3月底,相较原计划,好时中国的净销售额超额完成2%,营运利润超额完成34%。

虽然好时自身公布的数据显示好时中国区市场呈现向上发展的趋势,但英敏特数据显示,2015~2018年,好时在中国巧克力零售市场的份额由8.5%下降至5.1%,市场份额被玛氏进一步挤压。

好时在近年来试图通过并购的方式,进一步扩展中国广阔的三四线市场。在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好时在中国经历的最大曲折就是对金丝猴的收购以及出售。2014年,好时中国从赵启三手中接过金丝猴,并计划以30亿元完成对金丝猴的完全控股。但在完成对金丝猴80%的收购后,好时方面很快就发现,金丝猴完全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好时方面对金丝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就包括对金丝猴原有员工的裁减,对于原金丝猴经销商,好时并没有帮助经销商缓解库存问题,反而一纸诉状要求其还款。

“好时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收购了金丝猴,没有出现两个品牌共用渠道的局面,反而几乎解散和推翻了金丝猴原有的经销团队和渠道结构,最终的结果就是好时巨资收购的品牌反而成了好时的包袱,而金丝猴在好时的旗下已经奄奄一息。”朱丹蓬说,好时并未借助金丝猴实现市场渠道的下沉,收购金丝猴反而成了好时在中国交的最为昂贵的学费。

好时发现收购金丝猴的效果低于预期,这使得剩余20%股权的交割一拖再拖,直到2016年2月,才以约2亿元完成收购。这桩原计划以30亿元完成的交易,实际上以约26亿元完成,即便如此,该笔交易仍旧是好时目前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对于金丝猴的评估,好时曾对外宣称,金丝猴净销售和盈利能力显著低于开始的预期,并对金丝猴的商誉进行了一笔高达2.808亿美元的减计。

好时方面曾经一度放话“(金丝猴)卖给谁也不卖给赵启三”。但最终在2018年7月,好时以2亿元贱卖金丝猴。天眼查的股权穿透显示,交易方股东之一是当年出售金丝猴的赵启三旧部。

赵启三是否成了赢家不得而知,但好时在海外最大的收购案可以说以失败告终。

“实际上自从收购金丝猴之后,好时在中国市场就已经打乱了计划,中低端市场没有通过金丝猴打开局面,高端市场与玛氏、费列罗差距越来越明显。”路胜贞表示,在痛下决心贱卖金丝猴之后,好时再次轻装上阵,使得2019年市场开始出现转机之时,在2020年又遭遇到了疫情。“对于好时来说,中国市场虽大,但想要从中获利需要更大的投入,好时从中国抽身实际上是为了自身资金的稳定,以保证在海外疫情局势复杂的前提下能够生存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