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丧志玩什么 原创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作者:井茂东

玩物丧志玩什么 原创玩人丧德玩物丧志(1)

三千多年前,武王灭纣,威德广被四海。西方有蛮夷之邦进贡了一头獒犬,高四尺有余,能解人意,威猛善斗,与中原之犬大不相同。时任太保的召公奭,担心武王会因喜好此犬而荒废政事,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名曰《旅獒》,告戒武王不要“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篇文章就记载于《尚书·周书》。

这里说的玩人,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随意狎侮与戏弄他人。玩物,就是沉溺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于不能自拔。

召公奭认为,有盛德的君主,是不会狎侮他人的人格的。如果你狎侮了君子,君子就不会为你的事业尽其心志;如果你狎侮了小人,小人就不会为你的事业尽其劳力。喜好玩人的君主,上失君子之心,下失小人之力,他的统治地位也就很难维系了。至于玩物,君主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花费在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之上,哪里还有心思过问政事呢?

作为一国之君应勤政爱民,而不应沉迷声色犬马;作为普通人更要克勤克俭,修身齐家,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而不应玩物丧志,游戏人生。

作为青年学生,要像龚自珍诗中所言,“春华不自赏,壮岁求其根”,而不应“荒于嬉”,“毁于随”。因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朝气蓬勃,锐意革新,意气风发,敢想敢做,要像革命先驱李大钊说的那样,“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遗憾的是,时下有许多青年学生并非如此。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青年人爱玩,但爱玩的年轻人终究难当大任。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德”和“志”都没了,即便有才,也是废才、歪才或坏才。

玩人丧德。坑骗父母,丧失了孝道;欺骗朋友,丧失了信义;玩弄异性,丧失了人格;欺凌老弱,丧失了良知;欺上瞒下,丧失了威信;轻侮老师,丧失了师道尊严;蔑视警察,丧失了法律尊严;挑战老板,破坏了职场规则;自欺欺人,良心不得安宁。凡此种种,一之已甚,若集大成,难以为人。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不择手段取得的暂时领先,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公理的评判。

玩物丧志。公元前669年,卫国公子赤即卫懿公继位。该人养鹤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为鹤建豪华栖身之所,请名师为鹤做美食,招来宫女伺仆为鹤梳理羽毛;还给鹤们封了仙马、神乘、玉女、银童、丹凤、大元帅、二将军等雅号,让鹤坐战车,骑战马,把练兵场当训鹤场,把军需粮当鹤饲料……终于,公元前659年,北狄王攻打卫国。卫懿公慌了神,吩咐将士快快披甲上阵,但将士们无动于衷:“还是让‘大元帅’、‘二将军’,骑上‘仙马’‘神乘’,带上‘银童’‘玉女’出征吧!”最后卫军惨败。

由古而今,自远及近,玩物丧志者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当今有的青少年厌学、逃学,把兴趣和时间交给了网吧,沉溺在电子游戏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导致精神行为障碍,出现心理病态。对青少年来说,电子游戏、智能手机、庸俗文学作品无疑就是精神鸦片,如不自我约束放任自流,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心理依赖,衍生难以预料的后果,青春的理想、进取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都会被“网瘾”逐渐侵蚀,最终全部吞噬。可以说,打游戏、玩手机、谈情说爱、阅读庸俗文学作品会让年轻的心一点一点走向颓废,让你再也不会有奋发有为的美好青春,这就是玩物丧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孔子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出于左而目不瞬”,就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任尔东西南北风”,就能做到“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就能做到“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请别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请别在直面人生的时候,选择逃避。惟其如此,你才有足够的底气说:我问心无愧,不负此生。

青少年朋友们,高尔基曾说过:“人的生命只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腐烂,另一种是燃烧。”与其像野草一样腐烂,不如像篝火一样燃烧。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乘风而起,翻动扶摇羊角,舞出最美的人生。或许,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每天的生活是在燃烧,还是腐烂?是在碌碌无为、浑浑噩噩中地虚度年华,还是在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中让生命呈现最大价值?希望你们在夜半时分拷问灵魂,让一颗迷惘彷徨的心在黎明前钟醒大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