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悠然采菊(陶渊明的慢生活)

提起陶渊明,很多人率先想到的应该是他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柴桑人,东晋杰出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陶渊明的诗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陶渊明悠然采菊(陶渊明的慢生活)(1)

他是中国山水隐逸派的开山祖师,他所描绘的"桃花源"成了后世无数文人争相追求的精神乐土。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探访一下古人的"慢生活"。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悠然采菊(陶渊明的慢生活)(2)

纵观全诗,陶渊明,他的生活可真真是"慢"出了境界。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陶渊明悠然采菊(陶渊明的慢生活)(3)

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高明在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陶渊明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陶渊明悠然采菊(陶渊明的慢生活)(4)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体悟,去咀嚼。

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